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现如今,文章似曾相识的屡见不鲜,因为网络太发达了,很多人吃喝拉撒睡,无时不刻的依赖网络,更别说写文章了。再说度娘也忒宽容了,你有求,她必应,只要开口,芝麻开门样样有。于是乎,抄袭就变成某些人又想立牌坊,又想什么什么的虎皮了。本来肚子里没什么存货,总想着附庸风雅,这种捉襟见肘的尴尬让一些人去羡慕嫉妒那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岂不知,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的,学问学问,简而言之就是学和问,一是虚心学,二是不耻下问,想不劳而获的攫取别人的劳动果实是十分可耻的。天真的孩子们如果要问,天下什么最可耻,直觉告诉他,最可耻莫过于“偷”了,偷别人的文章与偷别人的东西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古来有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怎么抄?笔者理解,先把人家的东西拿来认真的观赏、揣摩,然后粉碎、搅拌,之后做成你想要的模型,消化得越细碎,就越接近本质,古诗词里常说的化典无痕。只有那些懒学、钝感、无知的人,才会整句、整段甚至整篇的抄袭。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抄袭之风自古有之,可推测之明清之际的“以文取仕”的弊端,明清时的科举考试循规蹈矩,不允许有丝毫发挥的余地,那些形式主义极强的“八股文”不知束缚和埋没了多少文人志士的斗志和灵感。面对如此僵化、死板的作文要求,“抄”是必然和无奈的选择,所以,这句以“抄”为标志的俗语应运而生,形象生动的嘲讽了当时的应试制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现如今抄袭之风的盛行,也与当前短平快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许多人根本没有兴趣研读、思考和认真学习,五光十色的生活让人心不古,作风浮夸,但还想装潢门面,所谓临到用时方恨少,抄袭来得便捷省力,这样做不仅坏了文品,也损了人品。笔者奉劝抄袭者,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所谓知书方能达理,脚踏实地的学习,哪怕文章稚嫩,但那是你自己的东西,敝帚自珍,通过真正的“原创”来进行自我救赎吧。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装潢门面   牌坊   敝帚自珍   短平快   现如今   明清   学问   笔者   东西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