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01 宠爱,让女儿逐渐魔化

从小,我父亲就崇尚“武力教育”,他的训斥和“棍棒教育”,给我留下了无法磨灭的阴影。即便大学毕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可内心中的自卑,却无时无刻地折磨着我。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所以,当我的女儿降生后,我就暗自发誓,一定让她在充足的爱和肯定中长大。

万万没想到,这竟然成为我们母女反目的罪魁。

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我从来不打击她的自信心,“你真棒,你最厉害”几乎成为了我的口头禅。

女儿考试考差了,我总是安慰她:“没关系,下次一定能考好!”

女儿在学校里和男孩子打架,看到男孩脸上的伤,我心里都是暗喜:以后不怕她被人欺负了!

我总是潜意识中去将她的行为合理化,因为我生怕那句话说太重,就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理,因此,“批评”的话,我总是难以开口。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我发现事情逐渐变得糟糕起来,她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

上课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又喜欢出风头;回家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往往一个作业,准备工作就得做20分钟等问题层出不穷。

“你XX做得好,但是……”的句式,是我惯用的沟通方式,我觉得既让她不反感,又让她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每次她都满口答应,总让我产生“成功沟通”的错觉。

可是,从五年级开始,她的成绩就开始出现明显下滑,从原来的13名左右,下降到25名之后。眼看着离上初中的日子越来越近。

我心急如焚,可是越是关键时刻,我就越不敢说话太重,怕她承受不了而去干傻事,所以说话更是处处小心,顺着她的心意。

结果怎么样呢?那学期期末,她的成绩直接下滑至班级30名以后了!

不仅如此,我发现她开始无法接受批评,只要一指出她的问题,她就会找一堆借口推脱。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眼高手低,一面说自己要考第一名,一面偷奸耍滑,作业时,一会不写答,一会儿计算错误,每次苦口婆心劝诫:“要注意细节,不然考试的时候会丢很多分”。她的回复总是:“考试的时候我才不会这样做呢。”

果然,在她这样的应付中,小学生初中只进入了一个很差的学校。

万万没想到,这竟然也不是最坏的结果。直到她进入初中3周后,我才明白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那天,女儿回家后,严肃地对我说:“我不想上学了,我现在一想到学习就厌烦。”此后便一言不发,连续10多天都呆在家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她无动于衷,不上学的心志让我觉得可怕。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那些日子,我整夜睡不着,我不断问自己,是孩子本质差,还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那段时间,我开始疯狂地学习孩子的教育方式,我看教育书籍,听专家讲座……直到那时,我才醒悟过来,女儿成为如今的样子,全是我教育方式错了!

02 糟糕女儿让我重获新生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个家庭,只有系统掌握好教育方法,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我开始学习育儿知识,像当初学习时那般努力,笔记本都用掉了3/4个,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曾经我所犯下的错。

在读到《父母语言》时,里面的话让我深受感触:

教育孩子孩子第一步——充分认清自己。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要做好这件事,明白“我是谁,我的能力怎样”尤为关键。

因为正确的认识,才能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和目标之间,究竟有多远的距离。他才不会心存侥幸,眼高手低。

这就是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为了让她有不断进步的劲头,害怕真话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不成想,我的每一个鼓励和夸奖,都在给她描绘一个“不真实的自己”。

她考差了,得到的是安慰,是下次你可以考好的谎言。她就会心安理得地认为:我这次考差了就是失误。却从来不会去反思其实是自己读题不认真,上课没听懂。

她做题时,总是不写解答,不注意计算,她自认为“这些都是小问题,考试的时候我一定不会犯这种错。”可往往就是平时养成的坏习惯,让她的成绩不断地差下去。

为什么她上初中后会突然厌学?我相信这一定是长期累积的情绪导致。

书中讲了一个类似的案例,那个孩子之所以厌学,就是父母过度的夸奖让孩子产生了自负心理(觉得自己很厉害),可事实上,现实却在不断提醒她:你很差,你什么也不是!

当一个人开始真正认识到自己其实什么也不是的时候,这种冲击往往比打骂带来的自卑更具有伤害性!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搞清楚了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我真是悔不当初,但我同时感觉幸运,因为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帮助她,她的未来会因为我的学习而得到改变的,老师的鼓励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

于是我开始根据自己的所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帮助女儿走出厌学的阴影。

03 孩子的厌学,被我用3步治好了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反复给我们强调了:解决孩子问题的第一步,永远都是有效沟通——打开心结,梳理问题,合理规划。

所以,我和女儿有了第一次深入沟通,为了不让她心存抵触,我郑重的跟她道歉。

那天,我跟她说了很多很多,开始她一声不吭,可后来,她终于开口告诉了我她厌学的原因。

她说:“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是一个天才,即便自己不努力也可以取得好成绩。”

“可是,后来成绩越来越差,我突然发现,原来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看到那些我平时还不如我的同学都去了好学校,而我却被大家嘲笑,所以就想破罐子破摔!可是,虽然每天躺在家里,但我内心却很难受,因为我知道这是错的。我想努力,超过她们,可是却觉得自己做不到。”

……

那天,孩子边说边哭。我却越听越激动,因为我明白了,长期的失败对她打击很大

,但是同时,这就是难得的让她在认清自己的过程中,同学的嘲笑让她产生了“羞耻感”。

这种感觉,虽然让她产生了厌学情绪,但老师说得对,父母需要学会利用孩子的情绪,来实现她人生的转机。

我知道,接下来该趁热打铁了!

04 利用“羞耻感”,她的人生开始扬帆

在《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有时候,“羞耻感”所产生的能量,远大于“鼓励”给人带来的冲劲。所以父母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情绪。

那次沟通后,女儿重新回到学校。她开始努力学习,但我很清楚,“三分钟热度”是她最大的敌人。果然,坚持了不到一周,她就被数学折磨地想要放弃。

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帮她找借口,而是告诉她:没有什么成功可以一蹴而就,如果你做事还像以前一样全凭一时兴起,那么你还是一事无成!

随后,我拿出一张纸,帮她清楚得罗列出她学习上的不足:

三分钟热度,不爱坚持;

眼高手低,目标制定不当;

忽视细节,缺乏反思。

我郑重地告诉她,必须克服这3个问题!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此后,每天学习结束后,我和她都会花15分钟的时间来反思——今天哪里做得不好!

每天的总结,让她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她知道自己的基础薄弱,所以每天晚上都会设定时间来巩固基础知识。为了让自己一直保持动力,她也学会了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来制定目标。

比如:

数学最薄弱,计算上容易出错,每天练习10道计算,下次测试进步5分!

语文整体平稳,但是古诗阅读读不懂,每周练习5篇阅读,下次测试进步2分!

……

不得不承认,当“羞耻感”推动她前进的时候,她对自己清晰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让我感到震惊,这哪里是以前我所见到的那个看起来不知天高地厚,内心却非常脆弱的孩子呢?

女儿厌学后,我才醒悟:没有“羞耻感”的孩子,永远学不会上进

而我做了什么?无非就是分析了她的现状;找到了她的心结;调整了教育方式而已。

如今1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女儿各科成绩已经稳定提升,稳居班级前3名。但她没有停下脚步,因为这所学校已经装不下她未来的梦了!

05 每个孩子,都配得上一次救赎

是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人生。

我今天把经历分享出来,就是希望告诉各位父母那:打也好,骂也罢,教育孩子,永远也不是一种方式行天下。懂得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每个孩子都有“涅槃”的机会!

如果您正在为孩子青春期叛逆、学习没有内驱力、孩子沉迷游戏、学习拖拉等问题感到苦恼的话,那一定要开始学习。

几本书不一定能帮助您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可能其中的某几句话,会给我们带来育儿的启示和触动,而这种触动不正是为教育孩子留下一个契机吗?

当然这些书中不只有乏味的理论,更有针对性的案例和解决方法,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思路。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获得!


父母的语言-沟通技巧 5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羞耻感   厌学   女儿   孩子   眼高手低   上进   下次   父母   成绩   方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