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近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公布了月船2号拍摄的月球表面照片,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阿波罗11号、12号当年留下的登月舱。有网友据此表示,谁还敢说美国阿波罗11号没有登陆月球?而且,这些照片的分辨率看起来要高于中国的嫦娥二号,这是为什么呢?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经历了8年的任务延期,终于在2019年,月船2号发射升空,这是印度的第二枚无人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维克拉姆号)和月球车(普拉冈号)三部分组成,这意味着它要进行无人登月任务。

月船2号按计划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绕月飞行的轨道。经过两周左右的调整,着陆器-月球车组合体与轨道器分离,开始踏上了着陆轨道,计划在月球正面南极附近登陆。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降落和软着陆由着陆器上的机载计算机执行,地面任务控制中心无法进行修正,这个过程被描述为“恐怖的15分钟”。一开始着陆器一切正常,任务中心还时不时传来掌声。

但随着高度的下降,着陆器逐渐偏离预定路线,并在距离月球表面2.1公里的地方失去联系,任务中心陷入沉寂。信号丢失后,着陆器预计以50米/秒的速度高速撞上月面,在月球上硬着陆,这也意味着软着陆彻底失败。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根据后来的调查报告,着陆器坠毁的原因是机载软件出现故障。在下降第一阶段,着陆器的下降高度和速度都是正常的。但到了第二阶段,着陆器的降落速度超过了预期,这种偏差超出了机载软件的设计参数,最终导致着陆器无法受控下降,坠毁在月面上。

美国宇航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拍摄了维克拉姆号着陆器的坠毁地点。照片显示,着陆器坠毁在预定着陆点600米的地方,残骸散落在周围数公里的范围内。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着陆器坠毁了,但好在轨道器还能在轨正常运行,部分任务得以继续。月船2号轨道器在10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绕着月球飞行。轨道器携带着8台科学仪器,可以对月球和太阳开展观测。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根据月球2号传回的最新月表照片,可以看到阿波罗11号、12号留下的登月舱,太阳光照射过来,在月表上留下了它们的影子。1969年,阿波罗11号、12号登月舱相继登陆月球正面,前后共有4位宇航员踏上月球的表面。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对于当年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有的人质疑月面没有火箭发射塔架,宇航员如何离开月表?

阿波罗登月舱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下降级和上升级。在登陆月球时,下降级火箭发动机启动,让登月舱减速,并安全降落在月面上。当宇航员完成月面任务后,他们会进入登月舱的上升级。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此时,下降级将会成为临时发射塔架。上升级启动火箭发动机,离开月表,与月球轨道上的舱段进行对接,然后再返回地球。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阻力,而且月球的引力也要弱很多,所以上升级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燃料,就能离开月表。

此前,我国的嫦娥二号也拍摄了月表照片,从中可以分辨出6次阿波罗载人登月任务留下的痕迹。与月船2号拍摄的月面照片相比,嫦娥二号的照片似乎要模糊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月船2号携带着一台高分辨率相机(OHRC),其分辨率可达0.32米,超过了美国LRO的0.5米,在月球轨道器中拥有最高的分辨率。因此,月船2号可以拍到高分辨率的月表照片。

相比之下,我国嫦娥二号的照片分辨率确实更低一些。毕竟,嫦娥二号比月球2号早了9年去月球。嫦娥二号以7米的分辨率绘制了全月球图像,并以高于1.3米的分辨率捕获了月球虹湾地区的图像,为嫦娥三号在2013年成功着陆月面打下坚实基础。

印度公布月船2号照片,可见美国登月舱,网友:谁说美国没登月?

轨道器分辨率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能够成功登陆月球才是关键。我们的嫦娥探测器不但成功登陆了月球正面,而且还史无前例地成功登陆了月球背面,并且还成功把月球岩石和土壤带回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登月舱   美国   阿波罗   照片   宇航员   印度   探测器   嫦娥   月球   轨道   分辨率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