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华人星光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北京冬奥会结束了,可作为一个运动员,

朱易的奋斗生涯才刚刚开始。

这段时间以来,因为两次失误,

19岁的她受到了“网暴”,

潮水汹涌的质疑声纷至沓来,

“滑的太烂了”,“丢人”,

最扎眼的评论是:

“你爸的AI机器人都比你滑得好。”


一些网友甚至信口开河:“你能被选中,

是因为你的父亲暗箱操作,

你应该感谢你那‘权贵’的爹!”

事实上,

所谓的“暗箱操作”完全是这些人的臆测,

因为归国时间,

朱易比她的父亲朱松纯要早两年。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一个放弃一切回国的科学家被说成“权贵”,

一个放弃一切回国的运动员,

被骂得体无完肤,

键盘侠一通“指点江山”,

却从来不知道,

这对父女究竟是怎样的人。


朱易的父亲朱松纯,

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

他是普通的农村家庭出身。

18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所学校曾走出数学大家华罗庚

物理学家潘建伟等“大佬”。


1992年,他考上美国哈佛大学,

攻读计算机硕士学位。

接着,又去布朗大学读博,

因为勤恳发奋,他被菲尔兹奖获奖者,

(世界数学界诺贝尔奖)

著名国际数学大师大卫·曼福德收为弟子。

一直以来,

大卫·曼福德门下的中国学生,

屈指可数。

而朱松纯作为大卫的得意门生,

在国外给中国人争得了脸面,

这一点,试问键盘侠们做到了吗?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大卫·曼福德和朱松纯


从布朗大学毕业后,

朱松纯的人生走上快车道,

在国际一流刊物及会议上,

发表论文100余篇,

他开辟了四个方向的理论科研成果:

视觉统计建模与计算理论;

实现图像与场景的解译计算框架;

将计算机视觉与认知科学等学科结合;

探索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新的研究路径。


1990年,朱松纯,

率先将概率统计建模与随机计算方法,

引入计算机视觉研究,

提出图像与视频的结构化解译的框架、

数理模型和统计算法,

发展了广义模式理论,

这在全世界,是独树一帜。


从1992年到2017年,

他在全世界拿下数不清的大奖,

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

国际最高奖项马尔奖,

他便问鼎了三次!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他在美国三所顶尖大学任教:

斯坦福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

洛杉矶加州大学,

并获得洛杉矶加州大学终身教职。

更让国人倍感振奋的是,

前些年,

华人在国际顶尖科刊上话语权微弱,

很多重要的学术期刊负责人里,

几乎没有华人的位置。

可朱松纯打破了这样的局面:

2011-2013年,

担任国际模式识别协会评选委员会主席;

2012年,

担任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计算机学会副主席;

2012年,

担任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主席;

2015-2020年,

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

AI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MURI首席科学家。

到今天,朱松纯,

已经是世界AI视觉领域当之无愧的泰斗。


而让人感动的是,

取得如此傲人的国际成就,

身为一个中国人,

他始终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祖国。

这些年,他给中国带来的,

是科研的种子和希望。

2005年,朱松纯在湖北省,

带头发起创建民办、

非营利性国际交流平台莲花山研究院,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数据标注团队,

并任院长。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沈向洋(左)朱松纯(右)


2005年,朱松纯筹办了,

莲花山研究院首场研讨会,

参会人员中有一人名叫李飞飞

受朱松纯这场研讨会的启发,

后来创办了享誉世界的ImageNet项目,

(大型可视化数据研究库)

再后来,李飞飞成了世界AI界的“女神”,

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可以说,一定程度上,

是朱松纯“启示”了李飞飞,

走上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路。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李飞飞,三排右五


此后连续五年,

该研究院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

和暑期免费讲习班,

在湖北,

为中国的年轻科研人搭建起了一个,

具备国际研究水准的平台,

中国的计算机视觉领域,

从这里播下人才的种子,

到今天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今天,

多数曾参与莲花山研究院的成员,

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翘楚,

这些人,

将会是未来中国人工智能界的半壁江山。


而在学生眼里,

朱松纯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师,

刚去他实验室的前三个月,

因为他太严格,

很多时候学生会不适应他的批评,

但慢慢了解他就好了,

因为面冷心热的朱松纯,

其实一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去考虑,

找工作什么的他都很为学生着想。

他常对大家说:“做研究像下围棋,

不能东下一颗西下一颗,

地盘全被别人占了。”

时间久了,大家都了解了他的为人,

工作之外,大家“老朱老朱”的叫着,

朱松纯却也没有端什么高架子,

和和气气的不恼。


2017年7月,

朱松纯在洛杉矶创立暗物智能科技,

第二年,

朱松纯就选择了将公司落户广州。

他的心里有中国,这样的不忘本,

传承在他的女儿朱易身上,

就是放弃国外一切,回到中国效力。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朱易出生在美国旧金山,

可她受父亲朱松纯影响,

从小饱读诗书,对中国文化深感自豪。

长大后,

她成为一名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曾夺得全美花滑锦标赛新人组女单冠军。

在2018年,因为中国冰雪运动较弱,

中国体育总局,

想方设法物色海外有华人血统的运动员,

请了多位回国,

朱易是第一位“归化”的运动员。


因为对花滑的热爱,也是对中国的热爱,

朱易毫不犹豫地决定,

放弃国外的一切,

成为中国花样滑冰女单运动员。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2021年11月,

在代表中国队花样滑冰大奖赛意大利站中,

朱易以171.25分,

刷新了个人运动生涯女子单人滑最佳分数。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朱易,左二


而同样的情怀,展现在朱松纯的身上,

便是选择回中国效力。


朱易回国之时,

体育部门还不知道朱松纯的重要性。

后来北大清华看朱松纯的女儿都回国了,

便试试争取朱松纯也回国。

在2021年,

朱松纯正式回国,

担任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筹)院长。

业界外不太懂朱松纯的回国意味着什么,

可业内为此可是欢呼热闹了很多天。

这个名字国内大众听得不多,

但在AI视觉领域,说如雷贯耳也不为过,

“能把朱松纯请回来,清华太顶了!”

“朱松纯都回来了,

其他海外大佬还会远吗?”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清华是这样评价的:

朱松纯为计算机视觉,

在中国的发展与人才启蒙做出了贡献。


而到了如今,

在质疑朱易和朱松纯这件事上,

那些信口开河的人把因果和时间都搞反了,

不是因为朱松纯的关系朱易进了中国队,

而是因为朱易的回国,

才“带回”了自己的父亲。


饶毅,

这位掀起过“学术界举报地震”的刚硬学者,

就此事说了这样几句话:

“北大教授不可能影响体育总局,

在奥运选拔这么重要的决定。

把朱松纯当成权贵批评,不仅误解,

而且是伤害依靠自己而成功的穷孩子。”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另外,朱易遭到“网暴”的情景,

和多年前的一幕幕何其相似:

曾经体操王子李宁赛场失利,

有人给他寄来刀片说他是“体操亡子”;

曾经刘翔不慎摔倒因伤退役,

他们说他是刘胆小,刘跑跑,

却对刘翔曾获得的45枚金牌视而不见;

曾经皱市明为中国拿到两枚奥运金牌,

当他输给日本选手,

人们骂他是丢人现眼......


而这些人,

哪一个不是人类中的精英,

他们为中国披过世界荣光,

哪怕是昙花一现,

也已经是绝大多数人,

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了。

然而在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扭曲思想下,

当这些运动员们处于低谷时,

得到的不是宽容,

而是狠狠踩上来的一脚。

可以战死,但永远不能失败,

不知道这是运动员们的悲哀,

还是我们的悲哀。


这次冬奥会上,

朱易因为失误被骂上热搜,

在此前的选拔赛中,

她的跳跃相对稳定,

尽管冰协会给出合理的评分和成绩,

然而由于本次冬奥会的失败,

她面对很多网友冰冷的批评。


可是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朱易2018年时是潜力新星,

但一次训练中,朱易严重受伤,

冰刀插进她的右脚,让她远离赛场很久。

这一次比赛,

伤病、缺少比赛经验、心理压力过大,

让她在北京冬奥会上表现不佳,

可是她还很年轻,还有成长的空间,

朱易的母亲,在比赛结束后,

对女儿说了四个字:逆风飞翔!


就如本次冬奥中的徐梦桃,

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

28岁的徐梦桃在比赛中出现失误,

头朝下摔到雪地里,

那个时候网络“妖风阵阵”,

称她是失败者,

几万人说她:“退役吧,走好不送。”


可是四年后,

徐梦桃创造了中国雪上运动新的历史,

拿下了北京冬奥会,

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的金牌。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奥林匹克宪章》写道:

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精髓。

而今,是谁在践踏奥运精神?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朱易参加选拔赛


父亲是放弃一切回国的科学家,

女儿是放弃一切回国的运动员,

这对父女,

以身许国,全心奉献,

这是何等荡气回肠的风骨,

这又是何等可敬可佩的家风!


坐在观众席上旁观的,

永远没有资格嘲笑一位努力的运动员!

坐在电脑背后敲字的,

永远没有资格,

去诋毁一位为国奉献的赤子科学家!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每一个努力的运动员都应该被尊重!

希望这个社会,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恶毒,

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诋毁!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华人星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放过朱易,放过她的科学家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大卫   洛杉矶   父亲   冬奥会   人工智能   中国   运动员   科学家   视觉   计算机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