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系演化模型证实:无暗物质填充的星系并不是异类

为了解释如何让宇宙顺利运转,理论表明所有星系都应有大量暗物质填充,然而这些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几个几乎不存在暗物质的星系,严重挑战宇宙运转规则。所幸最近,一组团队确认了无暗物质星系如何生存于包含大量暗物质的宇宙中——前者失去暗物质有迹可循。

新星系演化模型证实:无暗物质填充的星系并不是异类

暗物质虽然始终庐山不见真面目,但有许多线索可指路,第一个同时也是最早的证据为星系。观测数据表明,星系外侧旋转速度比牛顿重力预期来得快,表明必须有数量庞大的质能拉住星系外侧才不至于使星系分崩离析,自此暗物质站稳脚跟且再难与星系分开。模型表明暗物质凝聚成细丝并在密度较高的地方形成节点,这些节点反过来又吸引可见物质聚集以形成星系团,由于星系包含许多暗物质,后者便透过不断合并塑造了星系团如今结构。


因此,很难理解一个星系不含暗物质。


然而 2018 年,科学家遇上极度尴尬的时刻:发现一个几乎不存在暗物质的星系,名为 NGC 1052-DF2。由于 NGC 1052-DF2 星系位于由大型椭圆星系 NGC 1052 主导的星系群附近,当时研究团队怀疑数十亿年前,这个羽翼未丰的巨大椭圆星系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导致 NGC1052-DF2 星系缺失暗物质。


另一个想法则是 NGC 1052-DF2 星系内部经历过灾难性事件,将所有气体与暗物质清除掉,并阻止新恒星形成。


隔了一年,2019 年又有另一团队发现第二个不含暗物质的星系,名为 NGC 1052-DF4(简称 DF4),证明 NGC1052-DF2 并非特例,宇宙中一定有超乎想像的无暗物质星系在等著挖掘。


新星系演化模型意外证实过去推论

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团队原本想对星系演化进行新建模,该模型却意外产生了 7 个几乎没有暗物质的星系,研究人员于是藉模型查看这些星系的演化过程,发现最一开始,这些无暗物质星系其实都是正常的小星系,暗物质也存在,但最终皆因与附近更大星系合并而被剥走暗物质。


简而言之,这些小星系原本被吞没了,但不知怎么又带着约一半恒星出现在另一边,只是少了所有气体与暗物质。


该理论证实了 2018 年团队的想法,即相邻星系之间碰撞会引发劫掠,体型较小的星系被这一撞可能只剩下一些恒星和残留暗物质。


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团队表示,这也说明缺乏暗物质的星系应该不只上述已发现的 2 个,尤其是大质量星系附近,宇宙中可能多达 30% 大质量星系都有无暗物质小星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暗物质   星系   加利福尼亚   星系团   模型   异类   恒星   分校   宇宙   团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