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关键期”的概念,找到特点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儿童发展关键期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学科在家长学习领域广泛流传。

尤其是经历过早教培训的幼儿家长,对关键期和敏感期更加熟知,比如1岁的口唇期,2岁的叛逆期等等。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敏感期变得不再那么独特,家长们也就慢慢忘记了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历程。

了解“关键期”的概念,找到特点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关键期的概念,应该伴随孩子一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这个时期施加正确的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

教育的“关键期”也叫教育的关键年龄、最佳年龄、敏感期,是指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

在这个年龄段发展各种智力、能力、成效最大。

对于塑造孩子来说,关键期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铁水,可以浇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坨,再改变就困难了。

关键期对与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它如同一个助力器,为他提供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让他轻松搞定一项能力。

了解“关键期”的概念,找到特点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这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想要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显著”。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追踪研究,如果人的智力17岁达到100%,那么4岁会达到50%,4-7岁达到80%,8-17岁又获得另外20%。

因此7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之前尤为重要。

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就是抓住关键期。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并用科学的教养方式陪伴孩子度过成长的关键期。

那么,入学后的孩子又将经历哪些关键期呢?

比如,学习关键期。

在学习关键期内,儿童能够学得好,发展其特殊的能力,如数学能力、语言能力、艺术方面的唱歌和演奏能力等。

过了学习关键期,相关的学习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进行相关的学习。

儿童早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机能有不同的关键期,与神经突触的生长和修剪有关。

早期经验对大脑突触的联结起到了调节作用,由于丰富的环境刺激,突触数量增多,为脑高级功能模块的构建创造了前提条件,关键期是大脑获取和学习一系列技能特别有效的时期。

了解“关键期”的概念,找到特点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如果错过了某些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虽然后来的一些补救措施有效,但是大脑功能的组建和相关能的发展却受到了影响,也就意味着教育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果一个班级的老师对关键期的相关理念和知识体系能够不断理解和消化,并与家长沟通时能够很好地传达和讲授,那么这个班级的家长们无疑是幸运的。

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素养水平不同,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儿童出现问题的认识、理解也不同,使双方产生心理分歧,产生矛盾。

所以,更多时候,关键期的理论知识,仍然需要家长们通过更多学习途径,去进行梳理和了解,从而才能更好理解孩子在此时期的部分问题和心理状态。

我们要切记,教育的本质要遵循规律,家庭教育亦然如此。

比如6岁到12岁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学龄期。

学龄期的孩子,面临着很多新的任务,从原来主要在家庭生活,转化到主要在学校生活。

生活环境变了,交往的对象变了,生活的内容也变了。

学习状况的好坏,影响着孩子对生活的整体感觉,也影响着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尤其我们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学习压力,学校压力,升学压力都很大,家长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在学龄期,特别是学龄初期,学校和老师往往都比较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了解“关键期”的概念,找到特点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目前很多优秀的小学,已经实行一年级班主任年轻化的政策,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一年级充满陌生和压力的环境下,有更加温柔、活泼、快乐的年轻老师作为陪伴和指引,使他们更容易适应校园生活。

那么,在学龄期,好的父母应该什么样?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爱学习、努力学习、学习成绩还特别好的孩子。

但很多家长忽视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建树,在随着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往往给孩子带来不可弥补的危害。

随着青少年校园欺凌、自残自杀等社会新闻的不断增多,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但问题归根到底并非学习压力所导致,终究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和亲子关系发生了眼中的畸形。

望子成龙并没有错,错的是对孩子内心的呵护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发展普遍规律,认识并遵循儿童成长的正常轨迹,还要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

到了学龄期的儿童,优秀的家长应该想办法跟孩子拉开距离了,不要全方位、全时空地去监控和关注这孩子,而应该给孩子一点独立发展的空间。

好的父母,应该是在孩子小时候全身心、全方位、全时空地呵护,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不断地退后、不断地放手、不断地拉开距离的父母。

了解“关键期”的概念,找到特点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伴随着孩子不断的成长,只要他会的就不要再主动帮他。

所以,学龄期的孩子,家长只保持跟孩子感情上的联系就可以了,生活上的照顾尽量减少,学习上的帮助尽可能不给。

学龄期孩子的教育,更强调身教重于言教。

自己率先垂范,给孩子树立一个热爱生活、勇于拼搏,不向困难低头的家长形象,就能让孩子发展这些积极的品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花朵!

我们要遵从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花朵的原则,用心去呵护他们的成长。

我们应该在满足儿童成长发展的共性需求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成长关键期的同时,坚持因材施教提升个性化指导。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也就注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遵循儿童整体发展趋势,但同时也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

尊重孩子的独有的发展特点,才是一个家长智慧的象征。

也许我们一个鼓励和肯定得眼神,可以让他们思维无限跳跃;

一句温暖的话语,可以让他们重新振作;

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让他们铭记永远。

即便没有更大的改变,只是希望能给他们注入美好,投入关注。

了解“关键期”的概念,找到特点才能助力孩子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共性化的培养和统一的课程,与真正的个性化相去甚远。

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探索其内心喜好的自由,让孩子成就他自己。

而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未来找到自己擅长又喜爱的事情,幸福健康地生活下去。

面对已经沉睡的孩子,我们相约守护他的世界,让他的内心永远沉静淡然。

不让他的天赋潜能埋没,不让短板成为他人生道路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关键期   突触   孩子   助力   敏感   时期   家长   年龄   概念   压力   能力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