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文丨青天御史

编辑丨青天御史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冬奥会高科技腾空出世,能让“犯规天团无处遁形,西方买不起的装备,我国研制倾注了三项航天核心技术,从被垄断到反超,北京冬奥会的这四大核心“黑科技”被我国独自攻克

这最后一种更是大快人心,他们是怎么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四种,自由视角拍摄技术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自由视角技术

早在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上,仅仅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裁判就做出了20次犯规评判,其中竟然有十个判罚给了我国运动员,包括我们的大将选手武大靖,剩下的十个给了除韩国以外的十个国家

但在我们的赛场上,裁判每一次判罚都是经得住检验的,这多亏了我们的高科技360度环绕VR技术。为了看清运动员“运动中的动作细节”,我国打破美国垄断,专门为北京冬奥会自主研制了自由视角拍摄技术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自由视角拍摄技术

其中一个被命名为“猎豹”的超高清4K轨道摄像机,占据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赛道的最外围。之所以叫做“猎豹”,也取决于他名副其实的速度

据了解,顶级运动员最高滑行速度可以达到70公里每小时,而猎豹能够以9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对运动员进行智能捕捉、跟踪。在VR技术加持下,能实现360度无死角回放,任何一个轻微细小的犯规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自由视角技术

这是将先进的计算机视觉运动跟踪能力人工智能,从实验室中带到了冬奥会现场,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自由视角”技术,为冬奥会提供赛事转播技术服务。也正是有了这项技术呀,才让“犯规”在本次冬奥会上无处遁形

根据提供部分转播业务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自由视角拍摄技术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就已经被投入使用了,但当时技术大部分被美国垄断了。而在本次冬奥会上,我国团队也中标获准的为本次冬奥会两项赛事提供转播服务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第三种、国产雪车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雪车

高科技装备是体育竞赛尤其是冬奥会赛场上暗藏的较量,不管是哪项比赛,谁的器材更符合该项运动的标准、需求,谁在竞技中就会如虎添翼,尤其是作为本届冬奥会最“烧钱”的项目装备国产雪车。你肯定不会相信眼前的这辆车,没有发动机,造价竟然高达上百万元,并且需要二到四人操作,雪车也因造价昂贵被称为“雪上F1”。

你千万不要觉得能不能加入这项比赛仅仅只是技术的问题,这还得看你有没有钱,光是一辆雪车的运费,就需要数万人民币。曾经在上届冬奥会中,英国的两名选手为了参加雪车比赛,在国内发动了募捐活动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雪车翻车

当然了,买不起的可以去租,曾经澳大利亚就租过荷兰的一辆雪车,奥运结束之后就要运到荷兰归还。但租雪车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为每辆雪车的性能都不一样,所以选手刚租到雪车时,对车的性能来不及适应比赛成绩不理想翻车是常有的事儿。

如果是不小心损坏了,赔偿的费用也是相当昂贵的,所以雪车是很多国家运动员的噩梦。在本次冬奥会以前,绝大多数的雪车都是由德国的三家公司生产的,由于技术被垄断了,每辆雪车都卖到了天价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雪车

当年在平昌冬奥会上,宝马公司就为德国雪车队打造了高科技碳纤维雪车成功助力德国队获得了冠军,但当时我国国家雪车队刚刚成立了2年,在雪车制造方面更是一片空白。为了能让我国运动员用上自己的雪车,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国开始了艰难的研发之路

2021年1月,我国第一代雪车问世,从此在这一领域达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八个月之后,我国的第二代雪车就已经成功地完成交付。实现了从落后到领先的突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百辆雪车的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研制的雪车可是拿出了“造火箭的气魄,因为这是我国国家火箭队与汽车国家队红旗的强强联手。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第二代雪车

足足在国产雪车上倾注了三项航天核心技术,研制出了宇航级纤维复合材料、高精度整体制造技术的国产雪车,并且结合流体力学计算,用上了航天的风洞实验和结构设计技术,使我们的国产雪车相较于国际同类产品风阻系数上小了8%左右,将先进航天材料技术应用到冬奥装备上,有力保障了装备的高性能和高质量,中国制造再次刷新国际标准,不少其他国家队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第二种、赛事转播监视器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冬奥赛事转播监视器

如果不是海信画质芯片领域20多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和研发,我国在本次冬奥会上的现场直播系统,还是得被日韩的专业显示器卡脖子

根据了解,基准监视器与家用显示器大不相同,这些屏幕必须具备高分辨率的数字液晶面板、高纯度的色彩过滤、快速响应时间苛刻要求,他堪称显示行业的标尺,并且价格不菲。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海信监视器

一台32英寸的基准显示器需要30万元左右,相当于一英寸1万元,这简直就是天价。除此之外我国进口这些设备不仅消耗资金,运输还需要大量时间,但海信的入局打破了这一局面

2020年九月份,海信研发了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准级广播监视器,打破了日系品牌垄断,填补了我国技术的空白。如今,我国冬奥会的两台B级转播车全部搭载海信监视器。除此之外,冬奥会的8K广播级专业监视器海信也参与了开发,并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8K赛事转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海信专业监视器

第一种、高钒密闭索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

在此次冬奥会的各类场馆中,有一个场馆让大家印象深刻,沿着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国家速滑馆幕墙上有着22条“冰丝带”光华流转,仿佛是运动员冰刀上留下的一圈圈划痕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灵动的膜结构“水立方”相得益彰。

而空中俯瞰这座建筑马鞍形状屋面像是一个巨大的网球拍,这些编织成巨大钢铁天幕的线就是高钒密闭索,并且这些索体全部采用的是国产钒索。它具有承载能力强、密封性能好的特点,用量用量分别为98根和60根仅有传统屋面的1/4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建馆初期,我国急需用到这种高钒密闭索,但技术全部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价格还十分昂贵。为了彻底摆脱西方对国际市场的垄断,我国决定依靠自主研发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证明国货的高水平、高质量

事实证明啊,我们做到了,但这项技术面临的考验一点也不小。为了攻克密闭所有生产线研发团队还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实验、缆索进场前期,工人们忍受着零下15度的天寒地冻,24小时吃住都在工地,来不及搭建有暖气的工棚。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高钒密闭索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人们认为能为冬奥会场馆的建设出一份力,多苦也值得。有了这样的热情,我国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巨力索具就下线了第一批产品。不仅所有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且成本远远低于美、西方等同等技术的价格生产工期还可以节约一半,再次证明了巨力索具在国内甚至国际锁具行业的主导地位

最终,我国将高钒封闭所首次使用在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上,既节能环保、节约材料且符合绿色办奥的要求。但凡使用过国家速滑馆的外国运动员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称中国的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最舒适、最安全的速滑馆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国家速滑馆

在冬奥会场馆外,巨力索具也出现在了航空航天、大湾区的建设,甚至是2022卡塔尔即将举办的夏季世界杯主体育场等国内外建设项目中,据说2024即将承办第33届奥运会的法国也有意引进这项技术,这些都彰显了我国生产研发的硬核实力,我国也正在逆势崛起

关于冬奥会的关键技术,你还有什么深刻见解呢?欢迎留言讨论。

冬奥四大科技被攻克,从垄断到赶超,助力冬奥会顺利进行

国家速滑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冬奥会   海信   雪车   监视器   助力   视角   运动员   我国   自由   国家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