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白龙潭,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小故事


老北京的白龙潭,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小故事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前面儿和您讲了几期老北京有关黑龙潭的故事,而对应的,和白龙潭有关的,讲的就比较少了,今儿个呢,就和您聊座老北京的白龙潭,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小故事。

说到北京的白龙潭,最有名的当属北京市密云县白龙潭风景区了,它的具体位置是密云县太师屯镇龙潭沟境内,地处密云水库的东岸,北靠长城,距北京市一百公里。它地处南北两山的峡谷地带之中,这个峡谷,古称石盆谷,又称龙潭沟。在这里,山泉水从二十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流下来,从而形成有三潭三瀑之美景,它们被统称为三潭泻玉。这水从山崖上沿着两道水沟,旋转而下,冲入一潭,在一潭中打了几个圈后再跌入二潭。二潭也有三丈深,往西是沙滩。水漫过沙滩,流入三潭。白龙潭通常指头潭,头潭为瓮形,深三丈有余。潭边的山崖上,有一棵平顶的松树,斜斜的伸出来,正遮在白龙潭上,就像给龙潭撑了一把伞。后来这些都在修水库时炸掉了。二潭中的下潭沿也被炸下六、七尺深,三潭至今仍保持原样。
经过从元代至明清几百年间的建设,这里的白龙潭,古建林立,香火旺盛。在旧时,它隶属皇家森林公园。这里景美,山美,水也美。景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如有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龙泉寺和五龙祠,白龙塔,明朝戚继光书写“同游不少攀鳞志,独有波臣愧此身” 的诗句。还有清末李鸿章墨宝的诗碑;乾隆,嘉庆的御笔碑以及清朝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途中,在此地下榻,而修建的行宫等等。

这座白龙潭,最辉煌年代应为清朝康、乾时期,传说那时这里有四殿十八亭台及大戏楼等景观。它们因地制宜、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龙潭沟谷中。四殿十八亭台古建筑,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修建而成。瀑布两侧的八字石上,有乾隆御笔:“飞圣境,则灵潭”。潭南侧山下有一块巨石,上有康有为亲书镌刻“神气风庭”。“白龙昼饮潭,修尾挂后壁”是北宋苏辙留在这里的诗句。由于此地山川瑞丽,水波荡漾,景色优美,故此,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也常聚于此。而四方的民众,也经常来白龙潭求雨、祈福。但来这里游玩的朋友,往往容易忽略了,景区里石佛亭内的元代佛造像,这里原名为石佛寺。寺内有一高2.46米,宽2.1米的花岗岩上雕有释迦摩尼的浮雕坐像,周围刻有胁侍,飞天和供养人,这些坐像,雕工细致,神态自然。文革期间石佛寺被拆毁,造像被沙石掩埋,后经修缮,并在原处建石佛亭,加以保护。

据传,在这里,从汉代以来,就有“应龙能致云雨”传说,其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白龙,曾居住在这座深潭里,那小白龙是东海龙王的小儿子,他同情百姓疾苦,为造福生灵来到这里,并造就了这座“白龙潭”。并千百年来,一直在这里行云布雨,为四方百姓耕耘造福。

而在当地的传说中,白龙潭封潭、开潭的时候,是非常灵验的。这封潭,是指沙子把潭填满。上游的河里,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沙子,象沙米一样,流进潭里,大约四五天时间,直到把三个都填满了。以后再发多么大的水,沙子也冲不走了。而开潭的过程,正好相反:上游会流下一股清凌凌的泉水,而这时在潭里的沙子,象有人在用棍子搅拌,它们随着旋转着的水,就全都给带了出去,而潭里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水。在时间上,开潭比封潭快,只需两、三天。据说封潭和开潭,是对这三个潭的一次彻底的清洗的过程,说白了,就是做次大扫除啊。当地人还传说,在北洋政府军阀混战时期,冯玉祥的部队和奉军打仗的时候,这里每当冯军占领时,就封潭。冯军一走,就开潭。抗日战争时期,小日本以来到这里,就封了潭,到了日本投降时,这里又自己开了潭,中间一直封着,没开过潭。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白龙潭的灵性。

在其鼎盛时期,清朝的乾隆帝,曾多次派官员,来这里祭龙、祭潭,并有时也御驾亲临此地,来为民众祈雨。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里进而形成了每年二月、八月祭龙的皇家典制。“安定必农本,盛世必亲民,明君与民乐”,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基本规律。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前后,上游流下水来,之后的某一天,一声巨响,大块大块的冰从潭里被掀出来,动静极大。传说,这座白龙潭底的侧壁上,有个能联通东海的海眼。那动静儿,就是小白龙从东海带足全年所需要的雨水回来了。届时潭口泥沙喷溅而出,继而涌出清澈的泉水,此景便叫做了“开潭”。这时正是春天农作物播种时节的开始,周边农户无不欢呼雀跃,继而有了“三月三”庙会盛况。这“三月三”的庙会,一般举行三天,而“三月三”是正日子,千百年来,这天人最多,规模也最大,更是有众多的游客是专程的慕名而来。

而围绕白龙潭里白龙的身世来历的传说,民间有四种说法儿:1、不明说:也就是不讲白龙的出处,只说白龙某日化身为一白衣俊男,突然出现在了当地,其来历不得而知。2、北海说:白龙原住北京的北海,明朝时因皇帝朱棣派刘伯温在北京建都,不便于在北京居住,遂出北京东行,溯潮河、清水河而上,来至白龙潭。3、龙宫说:此说白龙与黑龙同为龙子,黑龙年长为兄,白龙为弟。奉父东海龙王之命,到燕山利民。行至密云地界,黑龙北入云蒙山居黑龙潭,白龙进雾灵山安身于白龙潭,哥俩各镇一方。4、沙场说:有当地老人说白龙是从白龙沟向南,过了梁二里,那里有个地名儿叫沙场,他是从那儿过来的。

关于白龙的形象,各家说法比较统一,均为白衣英俊的小伙。只是在传说之外有人说,五龙祠里的白龙形象,为一位微笑着的白衣慈爱的长者。这两种说法,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和愿望,一方面,人们希望白龙用青春的活力打败和镇住恶势力;另一方面,人们也希望白龙有长者之风,能够宽仁厚待百姓。白龙住在白龙潭里,人们送礼、祭拜自然就要送到这座潭里。根据当地的习俗,要将所送之礼,投入白龙潭三个潭中的头潭之中,白龙对礼品满意就收下,如不满意礼品就顺着旋转的潭水进入二潭、三潭里。民谚有云:“一潭龙、二潭龟,三潭王八堆成堆”。二潭、三潭的这些居住者,按次序选择完毕后,剩余的,被淘汰的礼品便随流远去。
  在当地,还有段关于白龙从天庭回来后,惩治下属的故事。这里面儿有两种说法儿:1、大义灭亲说:讲的是,有次白龙去天上汇报工作,而这潭水里的王八们,给当地降雨后不收,从而造成了灾害。白龙回来后,怒而尽杀之;另说在白龙潭上游的山上,有块巨大的、形似古代当官的人所带的乌纱帽的奇石,其左右还各有一帽翅,这块奇石,据说就象征着白龙的官位。白龙去天上开会,这里的王八、龟、螳螂、猴子等等,为了争纱帽(大概就是临时的管理权)打得不可开交,白龙回来后,大怒,于是就用神力将它们定在原地,使其各具原形,永世为石。在这两种说法儿中,白龙下属所犯的过失,一类属于渎职,一类属于统治阶级,其下层之间的内讧。它们的这种行为,都严重的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因此这也是百姓们所厌恶的,但人们又别无它法,只好通过白龙来出气了。
  从上述传说中可以看出,白龙潭作为是古老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及民俗文化,在当地(即太师屯地区及密云)的产物,如果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那么就可以说,作为当地文化结晶的白龙,便是白龙潭人民的魂了。

那好了,今儿就先和各位聊怎么多,咱们回头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密云县   石佛   密云   龙潭   乾隆   明朝   东海   沙子   北京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