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又遭遇肺结核,整整21天,一群医护精心守护这个小生命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何丽娜 见习记者 许紫莹 通讯员 张弛

“太小了,面黄肌瘦的,托在手上就那么一点点。”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主任詹璐说起第一次见到小宝(化名)的情景,仍然止不住心疼。当时孩子出生已经一个月了,体重却还只有1.5公斤,就跟一条鱼差不多大。

小宝是个早产儿,30周时便早早离开了妈妈的身体,出生时体重才1公斤。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在当地医院的保温箱里待了一个月后,她开始发烧,检查发现肺部有感染,且怀疑是结核菌感染,于是被辗转送到了杭州红会医院。

整整21天时间,包括这个特别的春节,新生儿治疗团队、儿童结核团队和护理团队联合起来,全力以赴挽救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小生命。

早产又遭遇肺结核,整整21天,一群医护精心守护这个小生命

孱弱早产儿患上肺结核

治疗过程举步维艰

早产儿因为身体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免疫系统缺陷导致免疫力较低,相较健康足月儿更容易患病。小宝刚到医院时,呼吸急促、心率很快,需要一直吸氧。而经检查,她的肺部是结核杆菌和细菌的混合感染,治疗难度非常大。

第一关是促进喂养。

结核菌感染是消耗性病症,孩子需要补充能量,没有充分的营养摄入她就没有充足的精力和体能去对抗疾病消耗。因此,促进她的喂养,让她长体重十分重要,当然也很不容易。

因为小宝实在太小了,一开始并不能吃太多,而且一不小心还容易呛奶。医护人员们只能一点点耐心喂,从一开始的每2小时15毫升奶量,慢慢加到20毫升、25毫升……出院时,她已经能够一次喝下30毫升奶。

早产又遭遇肺结核,整整21天,一群医护精心守护这个小生命

第二关则要在抗感染的同时增强吸氧能力。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本身造血功能就不完善的她出现了贫血症状,经前期治疗已平缓下来的心率又开始加快。詹璐只能先给她输血,增强血液携氧能力,而后逐步调整治疗方案,经能量补给、减轻肺水肿、加强抗感染等一系列操作后,小宝终于可以脱离外界帮助自行呼吸。

“从原来的吸氧到不吸氧,这就是一个跨越,说明她的肺功能在慢慢好起来。”詹璐坦言,几个团队的医护,每天最关注的就是小宝的体重,前面几天看着不变得体重,大家都在担心,一遍遍复盘治疗经过,生怕哪个环节有疏漏,直到一周后看着小宝的体重慢慢上升,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出院时,送走已经长到2.1公斤的小宝,大家都觉得非常满意。

第一次收治这么小的婴儿

护理难度前所未有

红会医院结核科和内科总护士长孔晓华告诉小时新闻记者:“我们结核科以前没有护理过这么小的宝宝,所以都没什么经验。护士去给她换尿不湿的时候,虽然开着空调,但她的皮肤马上变色了,因此我们又立刻联系新生儿室,搞好恒温箱让她住。”

早产又遭遇肺结核,整整21天,一群医护精心守护这个小生命

普通情况下,婴儿在恒温箱里身下是尿垫加垫巾,但由于不适应,小宝的表情很紧张,手脚也蜷缩在一起。于是结核科又请来新生儿科护士,重新做了张像船一样的婴儿床,“可能是因为床像妈妈的子宫一样柔软,小宝马上就放松睡着了。”孔晓华说。

护理团队需要严密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体温、呼吸和体重。尤其是宝宝进出量的计算要非常仔细,每次尿不湿大小便份量的计算,护士都得用天平秤对比。

小宝刚住院时才一个月大,护士打针找不到浅静脉,结核科还请来了省儿保麻醉科医师帮忙,医师打了很久才成功。孔晓华回忆道:“小宝的静脉比针头还要细,实在太难打了。”

早产又遭遇肺结核,整整21天,一群医护精心守护这个小生命

虽说小宝的父亲24小时全程看护陪同,但新手爸爸哪知如何照顾孩子?所以,医护人员还自发筹集了宝宝的衣服裤子、尿不湿、奶粉等日用品。

2月5日,经过21天治疗的小宝终于可以出院,出院时体温正常,吸吮正常,生命体征平稳。

对于早产又不幸感染结核的小宝来说,成长的道路上还会遇上一只又一只健康“拦路虎”,但詹璐主任说,他们会竭尽全力帮助这个特别不容易的孩子。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结核菌   早产儿   心率   肺结核   医护   结核   护士   体重   精心   团队   小时   生命   宝宝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