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大家好,我是豆爸,年前,一位沈阳九岁男孩牵动了全城人的心,从孩子失踪,全城找人,到最后得知孩子溺亡的消息,让很多家长都为之落泪。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究竟是怎样的事情,会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据有关新闻报道,孩子先是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争执,回家后又受到了妈妈的批评,说他不想上学就去捡瓶子,然后孩子便离家了,导致了最后的悲剧。所有人得知这个原因后,都觉得惋惜。我相信天下所有的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妈妈对孩子严格要求并没有错,错的是所使用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如果妈妈当时能换一种方式与孩子交谈,先让他冷静下来,再处理孩子学习生活上的不当行为,那么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有人此时可能会嗤之以鼻,想着,不是你的孩子,脾气上来怎么忍得住。那么我想说,如果你不把他看做你的孩子,而是当做朋友,你还会这样做吗?

一个生命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觉醒的过程,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早,各种适合与不适合孩子成长发育的信息,比比皆是,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孩子早熟。而我们很多家长判断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的根据,还停留在这个孩子听不听妈妈的话,在学校是不是遵守纪律,是不是学习认真,成绩是否优异,对孩子的情感和情绪表现基本不重视。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但是如果一个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接受各种要求,他将来就一定能成功吗?就算他成功了,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他的情绪、情感发育会正常吗?那么,他会快乐吗?我们老一代那套棍棒式教育并不适合现在的孩子。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孩子,就是一张镜子,在他的身上就可以映射出他的心理生活环境,把他放在批评中,他就会喜欢谴责;把他放在讽刺中,他就会习惯自卑;把他放在暴力中,他就可能成为一个魔鬼。而往往提供这种不良环境的人,就是我们,最爱他们的父母。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要怎样用我们的行为语言,给孩子制造更好的心理生活环境呢?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一) 与孩子交朋友。

孩子和孩子最容易成为好朋友,为了孩子,让我们也重返童年吧!收起我们的阅历,和孩子一起玩闹,你会很快地成为他的朋友。

(二) 把“说教”变成感同身受。

作为家长,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要孩子一不听话,马上就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其实这样很讨人厌,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领导每天都站在你的面前,指出你这里不对,那里也不对,你会开心吗?你可能会大喊这是“这是职场PUA”,一样的,孩子会怎么想呢?所以,不如让我们换种方式,可以根据孩子现阶段的表现,找一部差不多类型的电影或是一本书,然后带着孩子一起看,看好后与孩子讨论电影中或书中的情节,顺带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三)、定期举行家庭会议。

其实,这个观点源于我和我先生,我先生是个不爱表达情感的研究员,有事都闷在心里,后来,我想了一个方法就是定期举办一次家庭会议,我们可以互相说自己的不满,事先规定,每个人不许在家庭会议中发脾气。有了孩子以后,我发现,这个方法对与孩子沟通同样奏效,鼓励他发言,说出生活中的不满,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小小的人儿,心里想的事真的很多,家长切记不要再此时否定孩子。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四)、对于意见分歧的事,我们要学会“好好商量”。

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与家长意见分歧的事,家长越强势,孩子越容易躲闪隐藏,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好好商量。商量的步骤大致如下:冲突的点是什么?找出冲突实质。列举各种解决冲突的办法。分析孩子不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双方协商找到合适方法(此时,即便你认为是错的,也接受)。实践(如果是错的,要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五)积极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

在当今这个“内卷”严重的社会,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遇到压力。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面对繁重的课业,超长的学习时间,父母老师严厉的管控,重点学校的入围,师生同学关系的处理等等,都会多多少少的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对一些学习成绩差,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严重。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把压力疏散,具体做法:认真聆听孩子的话,孩子愿意表达时,我们一定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才有兴趣说下去,也会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自己是重要的。不要攀比。最伤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你看谁家的那个谁,人家妈怎么那么会生,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你看你,连人家的一个角都比不上。”这个我非常感同身受,我小的时候,母亲单位阿姨家的孩子,学习特别好,我比不上,母亲总会这么说。这么说并没有激励我进步,而是让我很讨厌那个孩子,也很自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积极鼓励的态度,可以说“你虽然比他学习差点,但是只要你像他一样努力,你的成绩可能比他还要好。”教会孩子多渠道思考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考问题,不要把所有事都绝对化,唯一化,这种思想很危险,孩子一旦失利,可能造成孩子心理崩溃,逃避社会,或出现自杀倾向。所以从小我们就要告诉他条条大路通罗马,失败了,没关系,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开阔胸襟,总有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

总结: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言行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互敬互爱互信的亲子关系,给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岁孩子失踪案启示:跟孩子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把孩子当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孩子   都会   可能会   感同身受   启示   冲突   家长   父母   妈妈   方式   心理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