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血、保心肺,“赶”走体内湿气,试试拍打这5个穴位

1、曲池穴

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经常按摩拍打,可以调和气血、疏经通络、清热解表、保养心肺、排出湿气等作用。

当你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以感到酸胀为宜。

在临床上,曲池穴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咽喉肿痛、齿痛、瘾疹、湿疹等病症。

快速取穴:取穴时,将手弯曲,横纹尽处,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即曲池穴。

按摩方法:左臂微微弯曲,用右手食指按压在曲池穴上,用力按揉,左右交换,各100下。

通气血、保心肺,“赶”走体内湿气,试试拍打这5个穴位


2、委中穴

膝窝这个位置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人体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的穴位,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的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也是最好的“祛湿口”,你回忆一下,是不是一到夏天这里会非常湿,因为这里经常排湿气出来。平时每次按捏几分钟即可,出现微热就可以停止了。

快速取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3、足三里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湿当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觉前用艾条灸,可以协助阴陵泉祛湿。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

“足三里”穴具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人的脾是生出人的痰的来源,也是管理人体内湿气的,中医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常灸足三里穴对人体各系统都有调理气血之功,扶正培元,平衡阴阳,祛邪防病,可使元气不衰,延年益寿

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通气血、保心肺,“赶”走体内湿气,试试拍打这5个穴位


4、丰隆穴

丰隆穴也称化痰穴,是专门化痰的。中医这个“痰”有很多的说道,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痰,一般是指呼吸系统的分泌物,我们平时吐的痰就是这个,故狭义的痰又称外痰。广义的痰指内痰,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我们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功能,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这种液体是不咯出来的,而留伏在体内产生病变。“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因而会使人体生病。

取穴技巧: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穴的位置,取犊鼻穴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在腓骨略前方肌肉丰满处,按压有沉重感。


5、承山穴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主要是调理脾胃功能,运化水湿的穴位。其效果跟红豆薏米粥有异曲同工之妙。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所以,刺激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经常按摩此穴能舒畅同一条经络上的经气,散寒祛湿,对痔疮、便秘等肛门部疾患也有功效。经常按压此穴,还可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腿疼转筋、小腿痉挛等效果良好。

承山穴的位置: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通气血、保心肺,“赶”走体内湿气,试试拍打这5个穴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湿气   穴位   气血   委中   曲池   丰隆   狭义   小腿   体内   人体   位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