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带动滑雪热,冷冰冰的活动打开热呼呼的产业,规模7千亿


冬奥会带动滑雪热,冷冰冰的活动打开热呼呼的产业,规模7千亿


2022北京冬奥会在2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同时让我们近距离欣赏冰雪运动的魅力。你可能想不到,北京冬奥会可不只是带来了一届精彩的比赛,它还让一个产业在国内进入高速发展期,这就是滑雪产业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国内的滑雪场数量就开始飙升,到2021年初,国内有了650多块标准雪场,比2015年涨了3倍。光是去年一年,全国就新增了1200多家滑雪相关企业,同比增长60%以上。

这儿还有一组数字:2019~2020年滑雪季,全国滑雪人次为1045万人;2020~2021年滑雪季,全国滑雪人次为2076万人,直接翻番;预计2021~2022年这个滑雪季,全国滑雪人次很可能再次翻番,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

如果再加上滑雪装备、教练、摄影服务等周边,这个冰雪季的总产值将破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在这个铲屎官遍地走的时代,2021年国内宠物经济的市场规模才4000亿元,不及冰雪产业的一半产值,这还是在冰雪项目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想见,北京冬奥会之后,冰雪运动在国内会进一步升温,冰雪产业还要上一个台阶。

前不久,知名评论家“兔主席”正好聊到了国内冰雪乐园的发展,冰雪乐园是指包括了滑雪和各种雪上娱乐项目的主题乐园。“兔主席”认为,相比于欢乐谷、华强方特这样的国内主题乐园来说,国内冰雪乐园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发展的后劲儿更足,没有明显的瓶颈。这是为什么呢?这两年,国内主题乐园的发展也是红红火火啊。

“兔主席”认为,从生意模式上说,主题乐园那些看起来非常刺激的游乐器械项目,比如过山车这些,是很不好做的生意。首先,这些大型的游乐器械是固定资产,前期需要有大量资金投入,之后每年还要折旧,资产价值一直在缩水;其次,这些设备的维护检修成本、运营成本都比较高,需要有一个庞大的运维服务团队;还有,如果单靠感官体验刺激的话,游客是很容易失去新鲜感的,玩几次就不来了。如果乐园为了留住游客,不断提升项目的刺激感的话,又会有更大的隐患:一旦危险项目发生意外,对乐园的运营会有长期负面影响。

所以,国内主题乐园看着人山人海,但这个钱并不好挣,是典型的重资产、高成本。业内流传一句话,“中国的主题乐园有70%都是亏损的,20%持平,只有10%能盈利。”国内主题乐园的龙头之一华强方特,三次冲击IPO上市都没能成功,关键就在于盈利能力上不去,方特旗下28座主题乐园,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就算是一些看上去盈利的乐园,其实很大一部分收入是来自地方政府的资金补贴。


冬奥会带动滑雪热,冷冰冰的活动打开热呼呼的产业,规模7千亿

例如:像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这样的国外大牌乐园,也是同样的生意模式啊,人家的盈利能力怎么这么强?你别说,这两者看着是同样的业态,但是生意模式还真不一样。我们分析一下具体的区别:

国内主题乐园,主要赚的是门票钱,门票钱往往占到乐园总收入的80%。园区每天的接待人数是有限制的,门票的提价空间也不大,两三百元也就到头了,再贵就没人来了。

而国际大厂,就以迪士尼为例,门票上有更大的溢价空间,能卖到四五百元一张;更重要的是,门票只占到乐园总收入的30%,而其他70%来自游客在景区内的二次消费,也就是餐饮、住宿、购物等等。所以你看,同样是每年接待五六百万游客的主题乐园,国内品牌和国际大厂的盈利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为何游客到了迪士尼乐园就成了败家剁手党,在国内主题乐园就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呢?这里头有乐园本身运营服务的差距,不过这个差距是可以很快补课的;最大的差距其实是在于,国内乐园没有超级IP。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迪士尼乐园里的米老鼠唐老鸭雪糕,还有环球影城卖的小黄人冰淇淋,都是几十块一支,利润高得吓人。但是游客一点不嫌贵,很高兴地买了拍照发朋友圈。想想看,没有这些超级IP加持,国内乐园要是把普通冰淇淋卖到几十元一支,肯定会让游客直骂坑爹。还有,环球影城里哈利·波特区的餐厅,虽然卖的只是最简单的英式菜品,像炸鱼薯条之类,价格也不便宜,但游客就是觉得非去不可。去那儿可不是吃饭,而是去感受魔法学校的食堂,能吃出魔法的味道,怎么能一样。至于乐园里的衍生品就更是了,没有IP加持的衍生品根本卖不动。

国内主题乐园想做出和国际大厂一样的超级IP,这已经超出了主题乐园本身的能力,它需要的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升级,用国产超级IP来反哺主题乐园。像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它们本身就是国际文化产业巨头,花了数十年时间打造的一批超级IP,主题乐园只是文化产业的线下场景延伸。没有超级IP的主题乐园,是无源之水,无论你在运营上怎么努力,都很难有高利润。

所以,回到开头“兔主席”的结论,为什么说国内做冰雪乐园比主题乐园要容易些呢?因为冰雪乐园没有那么依赖IP,绕开了主题乐园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冰雪乐园里,冰雪才是绝对主角。只要踏踏实实做好基础设施和游客服务,再加上一开始我们聊到的,借冬奥会东风,国内冰雪运动进一步普及,国内冰雪乐园的增长空间是很大,目前TOP 10 亚布力新体委滑雪场、怀柔怀北国际滑雪场、万达长白山国际滑雪场、万龙滑雪场、密苑云顶乐园、北大壶滑雪场、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太舞滑雪小镇、神农架国际滑雪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其中,万达长白山国际滑雪场在运动设施条件、市场关注热度、游客满意度等多个分项指标中获得较高得分。


冬奥会带动滑雪热,冷冰冰的活动打开热呼呼的产业,规模7千亿

冰雪乐园和主题乐园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开游乐园的,但是冰山下自己的商业模式(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和盈利模式(怎么赚钱)是有很大的不同。

就像同样去健身,虽然都是天天去健身,但是有的人练的线条完美,有的人练得就一般,因为冰山上表现肌肉、腹肌、线条,但是冰山下面却是控油控糖,努力汗水,肌肉解剖学,科学饮食,规律作息,欲望克制。一样的事物本质的区别在于商业管理和运作的不同,未来三、五年必定是冰雪乐园及配套设施服务的大爆发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冬奥会   影城   滑雪场   北京   冰雪   游客   规模   产业   乐园   主题乐园   国内   国际   滑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