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其中四颗是气态行星,四颗是岩质行星,木星是当之无愧的行星老大,它的质量达到了1.9亿亿亿吨,其他七颗行星的质量全部加起来,也不到木星的50%,可见木星有多么的大。

木星在天文界有“行星之王”的称号,可是这个称号只限太阳系,一旦走出太阳系,木星的老大地位也将不复存在,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比木星质量大的行星多到无法统计。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比木星质量更大的行星,我们称之为超级木星,而超级木星所在的星系很少有单星系,基本都是双星系或者多星系。

科学家在半人马座方向发现了一颗超级木星,编号为“b Centauri (AB) b”,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左右,地球的3000多倍。

如此巨大的行星让我们大开眼界,它所在的星系是一个双星系统,同时围绕两颗恒星公转。不得不说,双星系统和多星系统才是宇宙恒星系统的主流,像太阳系这样的单星系统反而是比较少见的。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可就是少见的单星系统,太阳系演化出了地球这样的生命星球,诞生了人类这样的伟大文明,正是看到了地球所在太阳系的与众不同,不少的科学家在寻找地外生命星球和文明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单星系统为主要搜索目标。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双星系统和多星系统会有生命星球甚至是智慧文明的存在,毕竟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b Centauri (AB) b”的质量达到了木星质量的11倍,那么还有比它更大的行星吗?可能在一些朋友的认知里,行星可以无限大,没有一个上限,可是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行星是有质量上限的,并不能一直增大。

我们都知道,行星的质量越大,它内部核心的压力和温度也就会越大,当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点燃核心的核聚变,从而让行星演化为恒星。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一颗行星的质量达到了木星质量的13倍左右,核心的压力和温度就会点燃序聚变,从而由行星演化为一颗褐矮星。

褐矮星是一种质量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的特殊天体,它并不属于行星,是行星向恒星演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当褐矮星的质量进一步增大到木星质量80倍左右的时候,核心不会启动离核聚变,演化成为真正的恒星-红矮星。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由此可见,恒星的形成也不是一步到位,也是由星云物质一步步向中心凝聚,先成为类似于行星这样的天体,然后质量继续增加,先演化为过渡的褐矮星,质量继续增加,演化为红矮星。

当然,红矮星也不是恒星的极限,在恒星家族中,红矮星的质量也只能算中下,在它的上面还有黄矮星,白矮星,红巨星,蓝巨星,红超巨星。

由此可见,理论上来讲,宇宙中最大的行星,质量也不会超过木星质量的13倍,而“b Centauri (AB) b”能够达到木星质量的11倍已经是接近于行星质量的上限。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了,行星的质量达到木星的13倍左右就会点燃内核的核聚变,而核聚变的原料是氢元素,只要一颗行星的物质中没有氢元素,是否意味着,即使行星质量达到了质量上限,也无法启动核聚变?如果是这样,那行星的质量就可以突破上限,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那么行星的构成物质中可以没有氢元素吗?其实只要我们了解了宇宙物质的构成,你就会知道,这个可能性基本没有。

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诞生之后,演化出了各种物质元素,在众多的元素中,氢元素占据了74%,氦元素占据了24%。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氢和氦加起来就占据了宇宙元素的98%,剩下的2%包含了其他的元素。宇宙元素的这个物质构成比例,在宇宙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恒星和行星都是形成了原始星系之中,而原始行云中的物质构成等同于宇宙物质构成。

所以,在原始星云中,氢元素同样占据着74%的主导地位,在原始星系演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恒星还是行星在形成的过程中,氢元素都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比例。

可能有朋友会疑惑:既然如此,为什么像地球这样的岩质行星,物质构成中,氢元素的占比没有气态行星那么高?其实这一切的背后原因都跟恒星太阳有关。

超级木星距地球约325光年,质量是木星的11倍,地球的3000多倍


恒星太阳形成后,释放出的太阳风会将附近区域的,比较轻的元素向更远的地方吹,这样,在太阳附近的一定区域内,像氢这样的比较轻的元素就会越来越少,而比较重的重元素就可以更多的保留下来,于是形成的行星中,氢元素就较小,重元素反而更多,这就是岩质行星的形成逻辑。

超过太阳风一定的区域外,氢元素聚集得更多,形成的行星中,氢元素比例更高,这就是气态行星的形成逻辑。所以,太阳系分为了宜居带和宜居带外,宜居带有四颗行星都是岩质行星,宜居带外也有四颗行星,都是气态行星。

太阳系这样的行星分布规律有可能也适用于宇宙中大多数的恒星系分布,当然,由于我们对宇宙星系了解得还比较少,并不排除有的星系,靠近恒星的区域也有气态行星的存在。

浩瀚的宇宙大到我们无法想象,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想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信息,只有努力发展科技,科技越强大,才能够探索更遥远的星空,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木星   双星   气态   质量   星系   太阳系   恒星   行星   宇宙   元素   地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