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后再无法培养的能力

绝对音高听觉也叫固定音高听觉,是一种在普通人群中比较少见的能力,是一种年龄大了以后很难后天训练培养出来的能力,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人来讲有很多便利。

固定音高耳朵能够辨别孤立乐音的振动频率,说出其准确的音名,也就是能知道所听到的孤立乐音的实际音高。

这种能力其实是后天形成的对听觉和大脑皮层的听觉神经簇的联系能力,但是有的人可以形成,有的人非常难。

3 9岁这一时期进行一定量的科学系统的训练一般孩子是完全能够建立绝对音感的感觉的,12岁以后这种能力的培养成功在统计上的机会小于086%。

另外的人大都可以培养相对音感:给予一个比较音(振动规则的音,也叫乐音),听者可以正确分辨其他乐音和此音的音高相对关系,换言之,重点是乐音和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而非正确听出任一音的音名。

类比识字的话,假如绝大多数人需要至少给两个字,已经告诉其中一个字念什么,这样才能念出另外一个字,(我说的是假如),只有一个字断然是认不出来的,这可以类比相对音高辨别能力。

而只有独立一个字可以念出来的就需要固定音高听觉。

有固定音高辨别力对于从事音乐 很多好处,至少体现几个方面:

一是听音记谱,可以不用参照音高就可以记下准确的音高。

二是演唱演奏中可以及时分辨音准。

三是欣赏中可以高傲、挑剔地辨别演奏者、演唱者的音准。

四是对于音乐创作也有帮助。

最后就是你说的乐器调音不需调音器啦。

现实一点,如果绝对音高感很强考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可以得高分,甚至可以免修。但是仅有绝对音高还不够,还需结合节奏的听辨能力才行。

另外音乐的其它要素:强弱、音色、音乐气韵、情绪与风格的听辨能力也很重要,单独有绝对音高是瘸腿的,无力的。

如果不从事音乐,绝对音高听觉能力还真没什么大用处,因为自然界中振动规则的音是很少很少的,这是一种在音乐世界中才有用的能力!

如果从事音乐,只有绝对音高听觉能力出色也真没什么大用处。

绝对音高听觉能力也有程度差别,单音、和弦、旋律、多声部的对位与和声、复杂的织体……

再拿识字比较,拥有了绝对音高听觉相当于能念出字的读音,但不一定明白字的意义。

音乐中的音还不像汉字一样有固定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音乐中的音有点像汉字的偏旁,结合其它偏旁部首才能有意义,音乐中的音也只有结合其它音,意义才会生成。

“丌”“亖”“厶”这样的字,好比没有“固定音高能力”的可能念不出来也不知道意义,而拥有“固定音高听觉”的人只能念出来读音,但也不知道字的意义。

“互联罒高速发展,如今人们生活离不开互联罒,在罒络上购物,在罒络上聊天……还兴起了互联罒+的概念,把线上,线下沟通起来……”

罒这个字,放到文字上下文中,估计都能猜出来是啥,此时“固定音高”“相对音高”对于理解此文差别不大。

类似的音乐意义辨别也是不分固定音高还是相对音高听觉,需要的是对音乐文化的熟悉与了解,要通过大量欣赏,认真学习音乐理论,潜心分析研究音乐等途径才能做到。

现实中,从小正规学习乐器和音乐的孩子中具有绝对音高听觉能力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据说莫扎特很小时候就可以听一遍记下九个声部很长的乐谱,这不仅需要音高听辨力、也需要节奏,和声听辨力与超常的音乐记忆。


12岁后再无法培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音名   能力   音高   音准   汉字   偏旁   乐音   听觉   意义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