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悬崖之上》有感


你知道,从一个剧本,到一部电影,到底要经历什么吗?

从前期剧本写出来,到中期整个剧组的拍摄,再到后期在大荧幕上映,这些过程是慢长的,

而且也会有很多变化。

电影《悬崖之上》上映之后,编剧全勇先先生也发表了原始剧本,讲述了在苏联接受特训的

共产党谍报人员,在执行秘密任务时,身陷绝境,与敌人斗智斗勇,不畏牺牲的故事。


观《悬崖之上》有感


我一般喜欢先看书,再去看电影,觉得这样的观影体验可能会更好

当我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深深地被剧中的人物所吸引,剧本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小说,

很多细节和人物表情,周围环境,戏剧氛围,给了我们读者很多的想象空间。

剧中的四个特工,在执行任务的一次又一次的危险中,跟敌人周旋,他们表现出了作为一个

特工的冷静,智慧,果断,在发生危险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从来都不是自己,而是自己

的同伴,和自己一起奋斗的人,在生死面前,他们都想选择牺牲自己,来保全他人。

演员的演绎出来的思考,痛苦,纠结,给人的印象很深刻,让我们觉得确实就应该是这样

的,在死亡面前,在完成任务,保全同志的选择面前,他们果断且睿智。


观《悬崖之上》有感


而剧中,让我最感动的是,作者不只是写了家国情怀,大爱无疆,也写了他们细腻的人间真

情,有夫妻之爱,有兄弟之情,有情人之关切,也有父母对自己孩子之记挂,亏欠。

正因为剧中的人物角色,都富有有感情,电影拍出来才有温度,说明他们不是一个个只知道

执行任务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眼中的泪光,眼睛不敢眨一下流出来的眼泪,也侧面说明了他们心里的隐忍,和痛苦。

他们是理智的,是专业的,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

剧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是周乙,他克制,智慧,每说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都是为了情节做铺垫,最后跟老张诀别的对话,一连几个哽咽的“还有吗?”“还有吗?",也表现

出了他内心的柔软。


观《悬崖之上》有感


还有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片段,老张和妻子王郁分开的时候,两个人都不确定是不是今生

最后一次见面,他们没有生离死别,肝肠摧断,只是说,如果谁活着,一定要找孩子。这一

句话,直接让我泪崩了,在那个时代,有多少人为了国家,过了和平,牺牲了自己的家庭。

他们的心里一定是痛苦的,但是又坚持自己的事业,希望全中国人民能够拥有光明,他们真

的是平凡普通,又很伟大。

电影是在导演和编剧的相互影响、彼此磨合中完成的。我们已经在银幕上看到了“导演版的悬

崖之上”,接下来,我们可以看一下“编剧版的《悬崖之上》”,从多个维度考量剧本,一定会

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悬崖   剧中   果断   编剧   剧本   面前   印象   痛苦   人物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