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能赚取垄断利润吗?

互联网企业能赚取垄断利润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古三古四 ,作者古原


前言


有一位经济学资深研究者在群里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他说:“学经济学就象打怪兽,需要一个关一个关过,而第一个关就是垄断关。”

不能把垄断这个问题搞清楚,那经济学就永远入不了门。

作为经济学科普作者,很是惭愧,去年一年只写了两篇关于垄断的文章,这远远不够,虽然有系列文的计划,但总是没有完成,2022年,一个月出一个系列文,这个目标依然要坚持。

垄断系列,这个系列计划是四至五篇文章 ,20000-30000字。这个文章与常规的经济学理论文章不太一样,我还将结合我对互联网商业的理解,对互联网商业进行分析,所以这个系列文,既是经济学理论的通俗解读,还是互联网商业的分析文。

希望得到读者们的支持。




第一章:问题



思考永远是我们探寻真知的起手式。

而思考来源于问题。思考垄断问题,其实就来源于问题。今天不谈理论,只从商业世界上找出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

最近这十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商业大师讲课,他们说,免费获取流量,把市场干大,然后才会进入收获期,这就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思考的背后,其实就是垄断理论。他们认定,只要前期亏损占领市场,完成垄断后,就可以随意调价,赚取利润。

真的吗?不如我们拿一个商业案例来分析一下吧。

假如你开一个网吧,你试图垄断一个城市的市场。

那你采取一种方式,那就是低价的方式,先把竞争对手全部干翻先,先占领市场先,然后再来赚钱。

这个商业模型是否可行?

很多会说,当然可行,你看滴滴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那我们就先从商业开始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用这种商业模式来开网吧呢?如果这是对的,哪行哪业都可以这么干呀,为什么我们却看不到呢?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了。

我们假设网吧目前当地市场价是3元一小时,你直接降到1元一小时的赔本价。

那么你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你是否会认为,你的竞争对手就会马上死光了?

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去做生意,一定是一个失败者。

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是复杂的,价格只是他们考虑的一个因素之一。

我们换一种角度,假设这时你是一个网吧业主,面临另一个网吧的低价抢市场,你会怎么办?

那我会升级网吧,搞战队模式,搞社交模式,将网游战队吸引到这里来,价格不但不降,我还要涨价,把软硬件都进行升级,我就只做一些有消费能力的网游迷的生意。

这时,发动进攻的企业复制他,再把这种价格再打下来,那是不是就能消灭他了呢?

当然可以,但是依然会有网吧升级别的模式,比如专门搞个妹子网吧,全是女人,没有男人,不许吸烟,设计卡哇伊等等。

你会发现,原有的网吧市场在价格竞争下,会有无数的新的网吧业态会出现,那这家试图占领全城市网吧份额的企业,就得不断的跟进,不断的模仿并降价。

好了,终于有一天,市场上的大的竞争对手全部干倒了,就剩下这一家了。

那真正的问题来了,你认为,这时他能赚到钱吗?

为了打击其他网吧,这家网吧企业前期投入了十个亿,那现在要赚回来怎么办?

价格战之前的市场价是3元一小时,打价格战打到了1元一小时,如果是你,你会调到多少呢?

你会说,我会调到5块,投入这么多,我得捞回来呀!

如果你这么干,你马上会发现,你不但不能赚回来,你的网吧客户马上流失大半。

因为基本的市场供需理论在这里,假定原来的市场价是3元,客户量是10万,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少,你涨成5块,那客户量会减成5万、甚至三万了。

就如同,今天全市的外卖员的外卖费用同时约定,全部涨到20元一单,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就是不点了,咱下楼吃吧。客户量马上会大量下降。

所以,你要保持原有的客户量,那调价的上限是什么?那就是依然保持3元一小时,这时,你才能保持市场原来的客户量。

但这时,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因为你把价格打到1块钱,价格下降,也会增加客户量,你为了满足市场,你的店都开的特别大,坐的满满当当的。

但涨回到原市场价时,也会导致新增的客户流失了,因为这部分客户在3元每小时的那个市场不是需求者,只不过被你一元一小时拉过来了,你涨回3元了,这部分客户自然就流失了。

那这个时候,你就非常痛苦了。

因为店铺的面积增加,租金增加,电费增加了,但客户量却减少了,相比起原有市场中的3元每小时的状态,整个市场机位增加了可能有50%,店铺面积增加了50%,但营收却回到了原来的营收。

这时,你会发现,你不但赚不到钱,你还会亏损。

原本三元每小时的市场,网吧业主们总体是盈利的,但全部到你手上来了,你却只能亏损,因为一样的营收,费用却高了一倍。

更大的麻烦实际上不止这些。

客户也会因为价格长期降为一元,产生价格上的依赖。长达三年的价格战,让客户的预期发生了改变,他们认为一元一小时才是合理价格,你上涨到3元每小时,还面临着大量原来接受3元价格的客户,他们也不愿意来了。

而你作为投入了这么多固定资产的企业,你的财务模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假设固定资产折扣费用一天为100万,店租和基本管理费用一天100万,而客户每小时的直接成本是0.5元,那这时,每增加一个客户使用时间,都会让你的各项费用占营收比例降低,让你的毛利增加。

也就是说,财务上无法接受大量的客户离开,因为离开,连费用都打不平了,就不要说收回投资,而是你将持续亏损。

还有一个天大的麻烦,既然你都收三元一小时了,原来的网吧业主们只不过是退出市场,而不是被你搞进了太平间。

他们经营管理的经验并没有丢掉,那马上租个店面就开始开店,于是市场又会回到以前的格局,而你的成本比他们的要高,除了前面的那些成本外,还有大量的管理成本,因为你构建了无数个分店,你搞了很多店长,上面有一堆的总监、副总。

而他们老板就是店长,甚至全天住在网吧里,管理成本极低,他和你竞争,很容易。

那这时,你的正确选择是什么?

最多小幅涨价,比如涨到1.5元,然后想办法通过客户赚其他的钱,比如代理点饮料推广,网络游戏推广类的业务,在网吧计时收费这个领域,你基本上是不可能赚回来了,而且你将持续亏损,直至你的资金用完,然后倒闭,所有的方法只不过延缓你倒闭破产的速度。

你看,一个人们认识中的垄断理论,当他在进行具体的商业实践时,却一定是以倒闭作为结局,不信,你可以试一下。

这个时候当然有人来挑战我。

网吧这种扩张模式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他们的边际成本很高。

什么叫边际成本呢?


就是你为了新增客户量而要付出的成本,比如网吧要有更多的客户量,就得租更大的店面,要买更多的机器,要投入更多的装修,管理人员也要增加。

而互联网模式就不一样了,因为客户增加后,他的边际成本无限趋向于零啊。

比如滴滴。

滴滴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一个APP,就是一个软件而已。

他是网约车司机与乘客之间需求对接工具。

网约车司机不断增加,乘客不断增加,滴滴要付出的成本是什么?增加服务器就可以了,满足足够多人同时并发需求。因为大部分交易是自动自发在网上完成的,我的边际成本是很低的,新增一台服务器可能就能多服务几十万人。

滴滴是一个中介模式,他与传统的线下中介不一样,线下中介要增加交易量,得不停地开门店招人,边际成本很高,而滴滴只需要增加服务器。

这些人的观点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特殊,所以,互联网这种模式就是可行的,他打败所有的人,然后就可以提价赚钱了。

那我们同样站在滴滴老板的角度,来替他进行一下商业策划。

滴滴曾在与快车合并并击败UBER后,占据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为了达到市场份额的极大化,滴滴前后花了一千多亿人民币,他的融资金额超过了200亿美元。

且不说盈利,如何将这200亿美元赚回来,对滴滴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滴滳的收入来源于撮合交易后的中介费,具体体现在收取司机收入的20-30%,实际上你可以这么理解,顾客和司机各支付了10-15%的中介费。

那要提价,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将价格提高,第二个方案,将中介费提高。

我们先假设市场上没有什么曹操出行,美团出行这一类的竞争对手,就假设只有他一家,看看他这种模式是不是有操作性。

原来打车10公里,50元,那这时,我将其价格调整为100元。

根据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的原理,我们可以判断出,这种调价行为必然会导致打车的客户数量减少,我们假设减少了50%。原有一天2000万单,减少至1000万单。

同时,市场上有100万司机,原来他们一天可以有20单,现在就变成一天只有10单了。

如果一单的价格是20元,也就是说司机一天的收入从400元,变成了200元。

如果中介费比例保持不变(20%),那司机的实际收入就从320元,变成了160元。

结果就是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司机会退出市场,因为收入不达预期。

但司机的退出行动还会持续,因为当司机数量减少时,你打车等待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就开始转向拦巡游出租车了,价格上升后,客户更加要求时间快速,但你司机减少了,我就会选择择其他的方式出行。

这意味着订单进一步减少,司机收入进一步降低;司机不断退出网约车市场,人们又因为司机少等待时间长又减少滴滴的使用,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滴滴不但不能从滴滴涨价中将投入收回来,反而会因为涨价最后让自己破产灭亡。

那第二种方法行不行呢?价格不涨,只涨中介费。

消费者没有感觉,因为看起来好象只向司机收费,那就将提成提到50%,翻一倍,把投资捞回来。

这个结果上面已经论证过了,他只能带来司机数量的大量减少,收入减半了,还有多少司机干呢?同时将一部分不愿意等的客户赶出网约车市场,你提成高了,但订单量少了呀。

2000万*20元*20%多呢,还是800万*20元*50%多呢,可能差不多,你不一定能增加多少收入。

滴滴的投资商都坚信滴滴将来可以盈利,于是投了200亿美金给他,但现在的滴滴作为第一大出行软件服务商,他赚钱了吗?

2021年二季度,滴滴实现净亏损242.71亿人民币。

2021年三季度,滴滴实现净亏损303.75亿人民币。


这么大的亏损幅度,以至于民众都不敢相信,你一天2000多万单业务,你亏哪去了?


不是每一单,你都有最高30%的提成吗?不是你只做了一个中间网站吗?你怎么能亏这么多?


除了因投资项目失败亏损208亿外,其他的亏损就是出行业务的亏损,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再来看微信。

腾讯在中国日常社交即时通讯软件中的占比是多少呢?我可以说是接近10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在哪个成年人不用微信可以与他人进行网络沟通的吗?几乎没有。

因为你所有的朋友、客户全部在微信上。

微信2020财年,全部利润是1227亿。如果去除一些与微信相关性不大的收入的吧,比如网游就占了腾讯收入的34%,达到1561亿元,还有一些企业云、企业金融、投资收益类的收入,如果去除这些,与微信相关的利润,最多也就是三四百亿。

如果你是马化腾,今天下属给你提交了一个方案,一年就能多赚1200亿的方案,你看看你要不要用。


这个方案就是微信收取年费100元。

这个费用并不高啊,你想想,你电话一年不得交个几百上千元吗?

微信可以让你打视频电话,可以玩群,还可以开群视频,有一大堆的功能,一年交一百而已。

12亿用户,一年一百,微信一年增加营收1200亿,还不用增加成本,就是直接收费。

如果你是马化腾,你要决策这件事,你会不会同意?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我肯定是立马交100块的,因为不交这一百块,我生活都无法正常了,太多朋友通过微信联系和合作了。不要说100,1000我都交。

现实中,马化腾没有干这件事,你使用微信是完全免费的,那你想一想,为什么他不这么干呢?

不是说好了垄断了就提价吗?怎么垄断了还免费呢?

你知道微信为这个免费要付出多少代价吗?

至少5-10万台服务器,还需要巨额的带宽资源,还需要起码上万名工程师的日常维护,年度费用起码是数十亿至百亿不等,但你却不用交费就可以使用它。

有人说,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微信免费,然后用他来引流,别的商业模式收费。

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商业模式就一定成立吗?

你玩游戏全是靠微信引流过去的吗?那么多火爆的游戏,没有微信不照样火吗?

微信自己搞拍拍网电商,不是死的很惨吗?完全不是对手。

微信自己搞微视,现在基本上消失不见,说好的十亿客户引流微视,怎么就干不过抖音快手呢?上百亿投资就扔水里了。抖音做短视频有微信这种工具引流吗?

微信公众号文章系统有强大的微信客户作为基础,怎么就被一个没有任何客户基础的头条干死了呢?

视频号追了几年了,追上抖音了吗?今年微信生态大会就是不肯公布视频号用户时长,为什么?短呗,和抖音比相差太多,不好意思公布呗。

微信上怎么没有长出来一个美团呢?

微信上怎么没有长出来一个滴滴呢?

十二亿客户在手,干什么不行?你看到微信利用他的客户基数作成过哪一个领域的老大么?一个都没有。

不但没有,反而很多项目都被其他没有客户资源的独立APP干死了。


这一现象并不只是微信独有,你看到百度收费了吗?


百度是搜索引擎独家老大,但是他用搜索引擎全网第一的优势干成过哪一件大事么?也是一个没有。


不但没有,现在的百度已经进入亏损状态了。


2021年11月17日,百度(BIDU.O)发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第三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13%;归母净亏损165.59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达136.78亿元。此前百度在二季度亏损5.83亿元。至此,百度已连续两个季度亏损。

还有全球社交媒体巨头——拥有几十亿用户的脸书。


扎克伯克无比焦虑,急急推出元宇宙概念,焦虑什么呢?几十亿用户呢,在绝大多数国家,他就是唯一的社交媒体,为何不提价收费?大赚一笔?


为什么不利用用户优势,什么业务都做呢?反而是在干什么什么不成呢?


你看,明明垄断了市场,却时刻担心自己的安危,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垄断理论,还得结合商业思想,我们才能一个一个搞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边际   司机   利润   成本   收入   网吧   模式   客户   商业   价格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