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开栏语

古城宣化历史悠久,“一抓一把历史,一靠一身长城”,置身古城之中一砖一屋皆有一段故事,一山一石皆留一段典故。古老的城墙、楼阁、民宅、寺庙、车辙……不断冲进眼帘,这些文化符号展示着宣化的演变,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挖掘古城宣化背后的故事,即日起,“美丽宣化”微信公众号开设《走进古城宣化·触摸历史记忆》专栏,触摸宣化记忆,探寻古城珍奇,再现宣化悠久的文化底蕴。

走进古城宣化·触摸历史记忆(五)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子彬 摄

古城宣化随想(一)

往事越千年

宣化,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东临首都北京,西接煤都大同,北倚蒙古高原,南接华北腹地,头枕阴山山脉,脚踏泥河湾之土,柳川河、洋河、龙洋河之水环城而过,山川秀美,人杰地灵。

20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活居住。宣化西南60公里处,我国著名的泥河湾旧石器遗址和宣化城附近的刘家窑、王河湾、水泉、龙门、赵川、关子口、西望山、李大人庄、小白杨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证实在6000年前,人类活动就已遍及宣化各地。

夏商时已有文献记载,西周时为燕国北境。居沟通南北之要冲,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之中心,历史上是汉族与东胡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子彬 摄

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郡、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天下分36郡,宣化仍属上谷郡。

由此算来,从他确定建制的那天起,已走过2300多年的悠悠岁月……

古时,宣化管辖的范围很大,“东至京都顺天府(今北京市)界,西至山西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界,南至直隶易州(今河北易县)界,北至沙漠,广四百九十里,轮六百六十里。”基本相当于今张家口全境加上北京延庆区。现在一般指宣化区,面积只有300平方公里。

“一抓一把历史,一靠一堆长城”。沧海桑田,桑田沧海。2300多年的宣化古城,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变化。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站在2300年后的今天,穿越时空长长的隧道,张开想象“隐形的翅膀”,遥望古城悠悠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遥想当年古城四周绝美的风光,绮丽的环境,我们的心里充满憧憬和向往,充满迷恋和祈盼,古时的宣化啊,我们心里的圣地,该有多么美?该有多么靓?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子彬 摄

公元前221年,距今23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宣化,为上谷郡,作为北据胡人的边塞前沿。那时候,宣化周围群山环抱,众流环绕,森林茂密,艳阳高照,空气清新,天蓝如洗。狮子、老虎、大象、犀牛、黑熊、黄羊、麋鹿等大型珍稀动物,在林间奔跑嬉戏。天鹅、大雁、老鹰等飞禽翱翔空中,鸟语花香,绿草茵茵。城外西北80公里,就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草原。

公元前140年,距今2100多年前,大汉帝国时,宣化还为上谷郡,城池虽不太大,却因一个人而声名大振。这就是“飞将军”李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句,如此贴切地描绘了宣化这座大汉边城雄关锁钥的雄姿和“飞将军”李广的英勇无敌。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高丽敏 摄

李广,甘肃天水人,曾任上谷郡等北域七郡太守。《史记》专门为其列传的“汉代名将”, 被称为“飞将军”李广。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至匈奴人闻名丧胆,不战而逃。

公元710年,距今1300多年前,唐朝玄宗年间时,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一心想谋反,看中了宣化块风水宝地,遂在宣化原城上扩建为雄武军城。使之成为谋反时的钱粮基地。

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幽云十六州沦陷后,宣化为辽归化州治所,太宗耶律德光将祖城南移,在宣化建立行宫和御行殿,接受群臣朝拜。圣宗耶律隆绪为其母萧太后在宣化建造了行宫。

明朝初建,蒙古势力退回草原,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宣化成为拱卫国家安全的战略前冲。宣化在明王朝的九个边城中,作为九边之首,是驻兵最多的地方,明朝常备军估计有100多万。宣府镇驻军就占全国总兵力的九分之一,驻军最多时达15万人。宣府的总兵是九边中官阶最大的,为正二品,是挂“镇朔将军印”的将军。当时在全国来说,挂此军印的将军只有两个,因此,宣府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被称为“京师锁钥”、“长城要塞”、“神京屏翰”。

宣化又是一块非常包容的土地,从建制那天起,2300多年来,道教、儒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都在宣化找到了自己根植的土壤,宣府境内的庙宇林立,多元文化在这里共生共荣。

传说中,宣化的古庙宇甚多,素有72座桥和72座庙之说。其实,宣府的庙宇远不止这些,据《宣化县新志》记载,明末清初,宣化古寺庙有128座,据日籍比利时人贺登崧所著的《中国地方城市信仰状况—宣化市宗教场所的全面调查》记载,1948年,宣化城有古寺庙198座。古城宣化,曾经拥有怎样的辉煌?曾经拥有怎样“倾国倾城”的风韵呀!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2009年,在距宣化宣化古城20公里的洋河南滴水崖。发现了大小如拳、型圆如球的玛瑙,它色彩丰富而艳丽,质地细腻油润,称为“上谷战国红”、又称“北红玛瑙”、“上谷赤琼”等。其特点是:储量大、图案多、色彩艳、圆料居多、成型规整、便于雕琢。由于“上谷战国红”,具有其它玛瑙难于匹敌的艳丽红黄色、细腻多变的丝纹,故为玛瑙中的上上品。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科学家宋应星在其所著《天工开物》(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著作),下篇《珠玉》中,对张家口地区所产的玛瑙,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今京师货(玛瑙)者,多是大同、蔚州九空山、宣府四角山所产,有夹胎玛瑙、截子玛瑙、锦红玛瑙”。可见宣化的玛瑙,至少在明朝时期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加工和开采的。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李金田 摄

战国红玛瑙,是在距今1.3亿年之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等大自然作用下形成的。这充分证明了远古时期,宣化位于碧波荡漾、苍苍茫茫大海的边缘,水资源非常丰富,野生的树木连天遮日,成群的大型动物,在蓝天绿荫中自由自在的生活。

那时候的宣化,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城内古朴典雅,城外森林葱郁,水系发达,野兽出没,百鸟欢歌。现在,在距古城西南约20多公里的洋河南立石沟、东寺沟、西寺沟附近,发现了许多直径2米多的树化石、树化玉,这足以证明:当时宣化四周树木的茂盛和高大。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小的时候,宣化地下水还非常丰富,到80年代初,体育场内挖一铁锹,就能出水。宣化城西城北城南,仍有大片稻田,那三河之水孕育的稻米,非常好吃,稻香扑鼻。

在我们儿时,柳川河的水还很大。城北10里多地的王河湾,泉水又大又多。夏天,蝶飞燕舞,我们在柳川河里游泳、摸鱼、捞虾……冬日,千里冰封,我们在十多里的柳川河里,尽情滑冰、嬉戏,过瘾极了,真可谓“驰冰骋雪,一泻千里”。那时总觉得天非常蓝,阳光特别温暖,空气特别清新,我们陶醉在大自然里,流连忘返,常常忘记了回家。正是有了这条河,我们的童年,才有了这许多童趣、欢乐,我们的少年,才多了许多喜悦,才多了许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多了许多知识,多了许多大自然的馈赠。生命里正是有了这样一条河,人生才多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听父亲讲,50年代初,北山上还有许多狼,老人们常常用“狼来了”的故事,吓唬我们。狼是大型食肉动物,狼多,说明当时宣化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动物多,狼才能生存。

30年前,洋河的水,还非常大,来往的行人只能从唯一的洋河大桥上通过。洋河南是大片的芦苇,常常能捡到雁蛋。洋河河畔的鱼塘里,甚至沟渠里,肥鱼跳跃,蛙鸣阵阵,塘边水鸟潜翔,人们脸上喜气洋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今天,宣化人多了,车多了,高楼大厦多了;树少了,水少了,蓝天也少了,大型动物基本上没有了。环境被我们改造得太快了,今天,缺水也成为这座城市之痛。这样的事,想起来让人心痛,让人惋惜,让人怀旧----古时的宣化该有多么美呀!

宣化,美丽的宣化,不仅属于现在的我们,更属于将来的子孙后代,属于整个人类文明。面对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我们每个宣化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留下来?让我们的“梦”中有乡愁、有自豪、有骄傲。是不是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爱护宣化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样,面对美好的未来,我们才能微笑着说,我们无愧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宣化人”。

作者简介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孙辉亮:河北宣化人,82年入伍,毕业于北京防化工程指挥学院。曾任20集团军高炮旅军务参谋、总参炮兵指挥学院教员、学员队队长、军务处参谋、学员队政委等。

2010年转业到地方,现任宣化区政府党组副书记。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领导科学》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百篇。

上谷文化研究会简介

上谷文化研究会是由我区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教师和文化爱好者自愿结成的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社团组织。由中共宣化区委宣传部主管,成立于2017年11月。研究会宗旨:“研究地域历史,开掘文化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国学公益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树立地方文化符号。”

上谷文化研究会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文化活动、研究、考察活动,创办了会刊《上谷文化》和公众号《上谷文化院》,栏目开设有:历史钩沉(宣府记忆、红色档案)、上谷人物、古郡揽胜、收藏天地、柳川论坛、他山之石、艺术百味、雄武风韵、新知博览、学会动态等。迄今已出版会刊13期,制作宣传片《山水涌金地—宣化》,编辑出版中英文对照宣传手册《千年古郡-宣化》,2020年和宣化区政协联合编撰出版《纪念察哈尔民主政府75周年专辑》,2021年编辑出版宣传资料《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谷文化专辑》。

来源:上谷文化院

编辑:陈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美丽宣化

您好,这里是蕴含千年历史的宣化古城,认识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宣化   阴山   古城   飞将军   明朝   河湾   历史   玛瑙   研究会   您好   千年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