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北京冬奥越来越近了!

近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获奖奖牌

在上海完成验收。

经过18道生产工艺和20道的质量检验,

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奖牌

即将抵达奥运赛场。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图片来源:新华网


作为冬奥会、冬残奥会的

标志性视觉载体,

奖牌的设计既体现

举办国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

也凝聚着设计者的

巧妙构思和精彩创意。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

奖牌设计蕴含何种理念?

灵感来源何处?

今天,让我们走近奖牌设计团队,

探索奖牌的诞生过程。



传承经典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已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时,“金镶玉”迎来了传承之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亮相!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同心”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它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象征全世界人民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之下,团结一致,共同分享冬奥盛会的荣光。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而在“金镶玉”和“同心”诞生背后,都与一位设计师息息相关,他,就是杭海。


“五环同心”构想诞生

作为一名中国专业设计师和设计教育者,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一直致力于传播与发展中国传统造物哲学与工艺思想,在他看来,在设计工作中将中华传统文化契合当代世界文化语境至关重要。


杭海与奥运渊源颇深。作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奖牌设计团队主要成员,杭海和团队一起突破了夏季奥运会奖牌使用金银铜的惯例,将中国玉嵌入奥运奖牌,让“金镶玉”成为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拥有金属之外特质的奖牌。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


2020年4月27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公开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外观设计方案,接收方案时间截止至当年6月30日。刚得知这一消息时,杭海较2008年心态淡定了许多。“2008年是一心想赢,现在是重在参与。”


2020年5月,杭海和产品设计专业李文龙、首饰专业刘骁三位老师以及十余位中央美院学生共同组建了奖牌设计小组。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同心”奖牌设计团队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右二)与团队成员林帆、刘骁、高艺桐、杭海、李文龙(从左至右)。摄影 秦斌/人民画报


在进行奖牌设计前,杭海就明确了基本思路:一是延续北京2008年奥运会“金镶玉”奖牌的玉文化概念,体现“双奥之城”的历史脉络;二是对奖牌形态进行创新设计,尝试多种形态的可能性。


在诸多方案中,杭海发现有两个学生成员的想法极具潜质,且有异曲同工之妙:个是博士研究生林帆受双环玉璧启发构思的两环同心奖牌草案一个是硕士研究生高艺桐受古代铜镜上同心圆启发设计的三环同心圆环奖牌基于这些构想,两人继续大量阅读文献,不断完善方案。就这样,杭海和设计团队反复研讨,“五环同心”系列方案终于被确定下来。


此后又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设计与打样,2020年6月底,他们共提交给北京冬奥组委八套奖牌设计方案。两个多月后,设计小组得到通知,“五环同心”方案入围候选。


“同心”诞生背后的难点

在杭海看来,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比,此次冬奥会奖牌的难点在于概念与框架初步形成后,各种细节的推敲


首先,调整纹样设计。设计小组将奖牌正面四种纹样简化成两种,一种是祥云纹,另一种是冰雪纹。其中,冰雪纹呈现冬奥会特征,祥云纹传达吉祥寓意,且与2008年奥运会相呼应,此外,圆环做取意传统弦纹玉璧的打凹处理这些细节,为奖牌增加了几分中国式的典雅,让奖牌更具立体质感。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典雅的“中国式”细节让奖牌更具立体质感


奖牌背面圆环上,刻有取意古代天文图的24颗星星及运动轨迹,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第24届冬奥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挥写精彩篇章。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奖牌背面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


其次,增加细节的质感。在设计奖牌时需要从多个方面重视细节,如考虑奖牌表面色泽等问题时,不仅要看当前的状态,也要考虑在奥运会颁奖典礼上的灯光下和镜头前的呈现等各种因素。


而奖牌的成功打造,更是历经了反复地沟通和修改。据设计团队回忆,在设计后期打样阶段时,由于时间紧,从上海造币厂拿回来的实物需要当天或者过一晚就返回修改,他们经常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挤在车里就着汽车昏暗的灯光,对奖牌设计细节进行激烈讨论……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2021年7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确认了奖牌的最终设计制作。


疫情下的思考

回想奖牌方案从构想到入围的那几个月时间,中国乃至全球正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对杭海和设计团队来说,疫情带给他们最直接的影响是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大都变成了线上交流。


而疫情使越来越多人重新发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极其渺小的,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这引发了我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在设计中自然而然传达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杭海说,“古代玉璧的同心圆环,就是古代中国人描述的一种日行轨迹,实际上表达的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天文与人文关系,或人跟自然关系的思考。”


杭海用“简朴、大方”来形容“同心”奖牌。“同心”,不仅延续了2008年北京奥运奖牌“以玉比德”的理念,也传递出全世界人民在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之下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分享冬奥的快乐,相互理解,共存共融。


古老的中华文明

又一次在全人类的盛典上

绽放荣光。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冬奥奖牌已就位!又见“中国式浪漫”

内容来源 | 2021年12期《人民画报》

未署名图片来源 | 北京冬奥组委、新华社

撰文 | 龚海莹

编辑 王伊奕

校对 袁梦

值班审校 | 黄丽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奖牌   奥林匹克   圆环   冬奥会   疫情   北京   奥运会   细节   团队   方案   浪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