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从地球的表面看来,似乎很平静,所以一说到地震,人们总以为是罕见的事。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地震是经常都在发生的。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据科学家们用精确的仪器观测、地球上发生的地震,每年大约有500万次,平均1天就要发生1万多次。不过,这些地震绝大多数都是很小很小的,不用仪器观测、人们就不会感觉到,这样的小地震约占一年中地震总数的99%;人们能感觉到的,不过1%,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

为什么地球上会常常发生地震呢?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在运动中刚硬的岩石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形状的改变,有时发生破裂,这时就会产生地震。虽然对推动地壳发生运动的力量是从哪儿来的,目前对此还有争论,产生地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又有许多种推测,但发生地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发生了破裂是没有疑问的。绝大多数地震的发生是地下的岩石产生了新的断裂,或是原来就有的裂缝再次发生错动。许多强烈的地震都发生在地下存在着断裂的地方。当地下的岩石受力的作用接近于破裂时,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大气或水(水库)对地面的压力的变化,都可促成破裂的发生,对地震有触发的作用。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其次,地震又常常是火山爆发的伴侣,在地球上有许多火山,每次火山爆发时,大量炽热的岩浆从地下喷出,体积迅速膨胀,冲击地壳,因此也必然会引起地震。

既然地球上每年发生这样多的地震,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几次呢?

原来,地球上发生地震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有多有少,震动也有大有小,按照它们的大小,大致分为三类:微震、弱震和强震。弱震可使器皿叮当作响,使电灯、吊钟和壁上的挂图发生晃动。强震可以使墙壁开裂,房屋倒塌,山石崩落。一些很强烈的地震还能在几秒钟内破坏整个城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这样强烈的地震在地球上平均每年约发生10多次,但有些时候并不发生在像唐山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所以对人类造成的灾害也不会像唐山那样严重。弱震不会造成破坏微震就更没有多大影响了。大部分的地震是微震。

一次地震的发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才能感觉到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处叫“震源”。震动从这里以波动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出,叫“地震波”。地震波的能量在震源处最大,在传播过程中能量会逐渐消失,越传得远就越减弱,传到一定距离,就可以弱到人感觉不出来。如果我们住的地方在这次地震中人所能感觉得到的范围以外,我们就感觉不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地震波   发生   唐山   震源   地壳   岩石   火山   地下   作用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