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大家还记得去年12月我国“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发现的那个“月球小屋”吗?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神秘的“月球小屋”


当时正在月球开展工作的“玉兔二号”拍摄到了80多米开外的一个神秘物体,由于从远处看去那个物体有着和地球上的建筑物类似的外形,于是众多网友纷纷猜测那个物体也许就是“广寒宫”、是吴刚丢弃的斧头等等,有脑洞大开的网友甚至说那是外星人在月球的基地、星际之门、UFO残骸等等。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想象的星际之门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想象中的月球外星人基地

可是令大家遗憾的是,“玉兔二号”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在登陆月球后的第38个月昼来到了这个神秘物体的跟前,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神秘物体的真面目----一块形似兔子的岩石。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类似兔子的月球岩石


仔细看,不仅这块岩石的形状和兔子十分类似,这块岩石的前面还有一个类似胡萝卜的小岩石,仿佛是这只兔子正准备上去大快朵颐呢!!十分的可爱生动。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放大后的月球“兔子”岩石


虽然真相和大家所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是我们的“玉兔二号”和这块类似兔子的岩石以这样的方式在月球上相遇,也可以说是----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了,顿时有一股浪漫的气息油然而生了!

话是这样说,但是说真的,为什么大家之前都对“月亮小屋”充满了期待,那也是因为月球给我们的神秘感实在太多了,特别是上世纪以来在月球探索过程中又发现了一系列的难解之谜和未知现象,更是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

其实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对月亮充满了好奇和猜测,各国神话对月球的记载也时常有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描述。比如:在我国唐朝时代,有一位叫段成式的人写过一本叫做《酉阳杂俎》的书,上面就有一段关于月球的离奇记载,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是怎么描述的: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今本《酉阳杂俎》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

将暮,不知所之。

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

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

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

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

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

其人笑(一曰言)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

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

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

言已不见。

这段记载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

在唐朝文宗大和年间,郑本仁的表弟(段成式也不知道这个表弟的名字),有一天他和一个姓王的秀才一起到嵩山去游玩。

因为嵩山的风景实在太优美了,他们跨越了山和溪涧,却不知不觉迷了路,直到太阳快要下山还没有找到回去的路。

正在他们两人不知道所措时,听到旁边的草丛中传来一阵打鼾的声音。于是他们拨开草丛看过去,发现了一个穿着一身白衣的人枕着头巾在那里睡觉,看那个样子正睡得很沉。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神秘的白衣人

表弟和王秀才没管那么多,就向白衣人问到:“兄弟,我们不小心迷路走到了这里,你可知道怎么样才能找到下山的管路吗?”

那白衣人懒洋洋地抬起头,半开眼看了表弟和王秀才一眼,也不回答,又继续睡过去了。

表弟和王秀才那个着急啊,再不下山天就黑了。那时候生态很好,山里的野兽应该也不少啊。于是他们又叫了那白衣人三次,他才起身坐了起来。

白衣人起来后把表弟和王秀才叫到了他旁边,表弟和王秀才来到白衣人旁边后,居然忘记了问路的事,就问那白衣人,where are you come from?你来自哪里?(这不是应该问路才对吗?)

白衣人笑了一下(有点诡异哈),对他们说:“你们知道月亮是由七种宝石合成的吗?月亮不是你们认为的圆盘,而是一个球形的,表面是坑坑洼洼的。它之所以会亮,是因为太阳光照到月亮表面凸起的地方反光造成的。你们问我来自哪里的,我就是从月亮上面来的,吓不吓人?告诉你们吧,月亮上还有八万二千多户人呢,都是在上面干工程的,主要就是对月亮进行修修补补,保养保养一下。”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月球表面坑坑洼洼

说完这些,白衣人打开他随身带的包袱给表弟和王秀才看,原来里面装着的是斧头、凿子(可能还有扳手和夹钳吧),还有两坨“玉屑饭”(我解释不了这种食物是什么,有知道的朋友评论区告诉我)。

白衣人把这两坨“玉屑饭”给了表弟和王秀才,说到:“你们把这两坨东西分了吃吧,虽然这里面的功效不能让你们长生不老,但也可以你们一生无病”。(我也想吃)

最后,白衣人扶着表弟和王秀才站了起来,指着一条小路对他们说:“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可以找到下山的管路了,去吧!”

说完白衣人就消失不见了。

我翻译得不好,大家见笑了,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但是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发现:这个神秘出现的白衣人自称是来自月球的,月亮是球状的,而且上面是凹凸不平的,关键是月球上不仅有人,居然还有8万多户人,这些人在月球上的工作就是维修月球。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想象的月球生活基地


咋一看确实觉得有点扯,要知道这是1000多年前的记载,而我们第一次观测到月球表面还是在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之后的事,那时已经是17世纪初了,比这段记载晚了600多年。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望远镜月亮实拍图

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原来早在9世纪的唐朝,我们就有人知道了月球的实际情况了!

以白衣人的所说为依据,我们知道他描述的月球形状和表面的状况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月球一模一样,甚至白衣人说的月球是由七种宝石合成的,在现代人类对从月球带回来的月壤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月球岩石的成分中包含了氧、硅、镁、铁、铜、铝、钛,不多不少,刚好七种,和白衣人所说的一模一样。只是白衣人所说的八万二千多户居住在月球上的“维修工”至今没有找到。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对月壤标本进行研究分析


是不是他们把月球修好之后就离开月球了呢?还是他们是居住在月球内部,所以我们没有发现呢?

月球出现了什么问题需要那么多“维修工”进行维修呢?

月球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以至于不得不维修呢?

那些“维修工”来自哪里?他们是怎么到达月球的?他们在月球上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的交通工具是怎么样的呢?........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想象的月球人交通工具


看完这段记载,我有太多的疑惑了。结合现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我们还发现了很多的不解之谜(之前我介绍过“血月”之谜,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去看看),甚至月球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至今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玉兔二号”这次近距离为我们解开了“月球小屋”的谜团,只是我更愿意希望,这块月球上的“兔子”岩石,是唐朝时那批月球“维修工”遗留下来的“兔子”手办,大家觉得呢?

最后,希望“玉兔二号”今后继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发现,祝愿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更进一步。

两只“兔子”跨越38万公里的会面,以及唐朝人对月球的认知

玉兔二号月球探测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月球   嵩山   兔子   维修工   玉兔   月亮   表弟   唐朝   岩石   物体   认知   神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