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昨天,2022年1月3日,是农历的十二月初一(腊月),距离过年还有一个月。很多人趁此机会去恭城文庙烧香祈福,希望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庙作为恭城的著名景点,恭城人持身份证就可以进入。但是现在疫情期间,不可松懈,必须严格按照防疫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扫码进入。

关于恭城文庙,相信绝大多数恭城人都知道,甚至去过不止一两次了,基本上都是逢年过节去烧香,或者面临重大考试之前去烧香求福。但是,关于恭城文庙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你真的了解吗?

文庙始建于1477年,是为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而建的圣庙。整座庙宇气势恢宏,是迄今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式明代建筑。位于桂林市恭城县西山南麓,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庙、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资料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有人认为原庙室规模小,出不了状元,于是官府派遣王雁洲、莫励堂两位举人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庙,以曲阜孔庙为模式设计绘图,筹集巨款,并从广东、湖南等地请来工匠重建,历时两年余始告竣工,成为广西最大的孔庙。清咸丰四年(1854年)又毁于兵燹,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重新修复。以后曾修葺二十多次。196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并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庙坐北朝南,南偏东6 度,俯视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层布置,显得庄严肃穆。全庙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两边耳门出入,东向门叫礼门,西向门叫义路,门外立禁碑一块,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以示孔庙的庄严。正面是照壁,没有开大门,据说等有人中了状元,才在照壁中间开大门,称状元门,想从大门步入棂星门,唯状元莫属。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中国成立后,为方便群众游览,把状元门打开了。棂星门相传是汉高祖命祀棂星而移用于孔庙,以尊天者尊孔为本意。该门全部青石砌筑,上面刻有“棂星门”三个大字,还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浮雕。棂星门的六根大石柱顶端有六只小石狮互相窥视着。

过了棂星门便是泮池,又叫月池,料石砌就,周围以青石为栏,有石拱桥跨过池面,称状元桥,意为状元才能通过,桥面有一块刻有云纹浮雕的青石,为“青云直上”之意。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由棂星门步上两层平台,便是大成门。大成门由十一扇木门组成,木质结构,门扇上楼空的花鸟虫鱼雕刻,栩栩如生。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成门东面是名宦祠,西面是乡贤祠,是供奉历代先贤、先儒的地方,计有一百四十三个灵位。

大成门后面是天井,前有宽大的平台,叫杏坛,又叫露坛,传说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也是最多人烧香的地方,基本上走到这里,开始烧香。烧香结束后,从右边阶梯继续往上走。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露坛之上是大成殿,为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有砖柱十根,木柱十八根,大门十四扇,门窗、檐口均饰以木雕。屋面飞檐高翘,重檐歇山,脊施花饰,泥塑彩画,琉璃瓦盖,金碧辉煌。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成殿正中的神龛是供奉孔子灵牌的地方。大成殿之后是崇圣祠,是供奉孔子五代祖先的殿堂,崇圣祠与大成殿在建筑构造上很讲究,大小高低有分别。

历代每岁春仲月(农历二、八月),在大殿举行祭礼。祭期黎明,各官衣朝服,按序而立,齐集行礼,典仪极为隆重。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大成殿左边楼梯上去,到达二楼,可以看到很多独具特色和历史文化气息古建筑风格。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游千年圣庙,追寻历史印记—品味文庙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成门的屋脊、飞檐翘角、檐角的花卉装饰,各种细节都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

恭城文庙的建筑,气势恢弘、构思巧妙、神奇的地理环境和阴阳八卦结构展示着孔子的儒家文化(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显赫地位,而且以因地制宜的多变手法,瑶族和汉族文化相结合的多采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侧面。巧夺天工的布局艺术,精湛细致的雕刻艺术,出神入化的书法绘画艺术,美伦美奂的建筑艺术都在此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发挥。

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孔子学说中的“礼”作为强化其统治地位和巩固宗法制度的重要手段。既为了渲染真龙天子的君权受命于天,又约束在礼教规定的范围内,所以不惜重金建筑文庙,以树碑立传,百世流芳。

孔子的威望和地位以及历代皇帝对孔子的追封,把文庙提高到了皇权贵室一样的至高无上的地步,甚至只有帝王的宫殿和朝廷修建的寺庙才能与之相比。

历史长河不断推移,封建帝王时代早已不在。在社会主义时代的今天,孔子重“仁”“礼”主张尊师重教等优秀的思想依然值得传承和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文庙   曲阜   圣庙   大成   孔子   孔庙   广西   青石   印记   状元   历代   文化底蕴   千年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