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那家“河南烩面”

文:颍河东流

————————

前天下午,与跑网约车的老乡闲聊,我说想吃烩面了,问他可有空,明天放假了一起去吃烩面,有一家“河南烩面”很地道。遗憾得是,老乡假日要出车,没时间一起去品尝。

记得两个月前,在上海期间,一次步行去共青国家森林公园游玩,大约七、八公里的样子,去得时候很轻松,在公园里转了一大圈,回来时步行有点吃力了,双腿像灌了铅,走得特慢。眼看临近中午,有点饿了,当走到佳木斯路时,鼻子闻到一股烩面的香味儿。


想吃那家“河南烩面”

一个人吃惯了家乡的味道,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闻到久违的香味,亲切又温馨,一下子就能勾起你的食欲。

一扭头,路南一家悬挂“河南烩面”招牌的小饭店,店面不大,算是一大间两小间门面,此刻已是中午12点多,店里人头攒动,看样子生意不错。

毫不犹豫,踏进店门,右侧墙壁旁摆着一行菜柜,上面是一些熟悉的小菜,像花生米、豆腐皮、凉拌木耳等之类的下酒菜。迎面是一个小吧台,摆着收款机,一位三十多岁的小媳妇在张罗着食客。这位小媳妇挺俊俏,收拾得干净利落,薄薄的淡妆,披肩的小长发,也是小店一道靓丽的风景。只是一搭腔,心中的好感荡然无存了。我随便问了一句,是真正的河南烩面吗?那小媳妇冲了一句啥忘了,只是改口用河南腔回了我一句。心里想,俊俏的外表遮盖不了内在的情商低,明知道我是老乡,会说话的一句话能让人倍感温暖。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这位老板娘,让我感觉不到一点的亲切感,只有冷冰冰的不屑。


想吃那家“河南烩面”

在上海,我真是体会不到老乡之间的亲切,特别是一些出来早一点的,小有成就的老乡,更是看不起老乡,别说帮忙了,其实还不如一个外地人能帮忙。

前几天,网上报道一位河南周口郸城人,在张家港打工,驾车回老家从沈丘高速路口下去,因为不遵守防疫规定,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说什么“河南那么穷,还屁事多”等等,虽然该男子受到行政处罚,但该男人的言行真是可恶。才出去打工几天,就看不起家乡了。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一个人,什么时候也不能忘本,没有一个穷家,咋会有你这个有本事的儿。真有能耐了,立志回乡改变家乡的穷面貌,那才叫牛,不能出去打工挣了点钱脸就变,瞧不起家乡了,若是这样,真的没什么意思。


想吃那家“河南烩面”

当然,这只是说点题外话,品尝了那家“河南烩面”,感觉还是很地道的,面筋道,有嚼劲,不像有的面吃到嘴里软乎乎的,这家面活得功夫到了,才能吃出这口感。只是汤稍显不彰,太油腻,估计熬汤的食材不实,用油腻替代口感了。因为烩面就要吃面喝汤,一碗地道的烩面,面吃完汤喝净,才是食客喜欢的好烩面。遗憾得是,来上海这么久了,也没碰到一家正宗的烩面,还数这家“河南烩面”好吃点。

想好了,不管老板娘亲切与否,咱吃咱的面,不说话罢了,今天中午,步行三公里,去吃那家“河南烩面”,一饱口福。

想吃那家“河南烩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河南   沈丘   小媳妇   俊俏   食客   老乡   地道   亲切   家乡   中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