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事件”持续发酵!如此弄虚作假,从法律角度该怎么看待?

“双十一”刚刚落幕,有一个品牌就频频冲上了热搜,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舆论的中心就是巴黎欧莱雅,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


事情要从10月底说起,10月20日,一年一度的“双十一”预售通道开启,欧莱雅与李佳琦、薇娅等主播达成合作,宣称“全年最大力度”,并在他们的直播间宣传售卖一款面膜产品,50片面膜售价为429元,众多消费者基于这样的销售承诺支付了价款。

“欧莱雅事件”持续发酵!如此弄虚作假,从法律角度该怎么看待?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11月初,在欧莱雅自家的直播间中,同款面膜同样的数量居然售价只要257.5元。此事一出,舆论哗然,提前购买的消费者更是怒火冲天,黑猫(天猫投诉平台)一夜之间收到了2万余名的消费者投诉。


在这样的压力下,欧莱雅才终于就此事做出了具体回应,表示部分消费者在预售后以较低价格拍下商品,是因为叠加使用了多种平台及店铺的优惠,并提供两张满499减100元的优惠券以补偿消费者。对于这样似是而非、缺少诚意的回应,消费者显然并不买账。

“欧莱雅事件”持续发酵!如此弄虚作假,从法律角度该怎么看待?

那么对于欧莱雅这样的行为,情理上固然要强烈谴责,在法律上,消费者又可以怎样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首先,从行为性质上来说,欧莱雅以“全年最大力度”宣传售卖面膜的行为可能涉及虚假宣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欧莱雅事件”持续发酵!如此弄虚作假,从法律角度该怎么看待?

根据《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欧莱雅对外宣传李佳琦、薇娅直播间价格最低,却又后续降低产品价格的行为,显然是误导消费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对于消费者来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对于欧莱雅这样的行为,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请求消费者协会组织调解,或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或提起仲裁、诉讼程序以维护自身权益。

“欧莱雅事件”持续发酵!如此弄虚作假,从法律角度该怎么看待?

“双十一”已经落幕,但是商家的生意还要继续,像欧莱雅这样的“失信”商家,又能走多远?经营者丢弃了“诚”,也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经商之计,诚信第一,每一次失信经营的背后都是对品牌形象的消耗,多一些真诚,少一点套路,才能换得消费者的真心。


在这样出事之后用这样消极的态度进行回应更是对消费者感情的又一次伤害。建立一座商业大厦千辛万苦,而毁掉只需要一根火柴,从欧莱雅出发,也希望广大商家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商业信誉,诚信经营才能换来消费者的真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公平交易   弄虚作假   经营者   面膜   消费者权益   误解   此事   虚假   售价   角度   消费者   商家   事件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