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新十年,由AI创造

2014年,“尤金·古斯特曼”成为首个通过图灵测试的聊天机器人,标志着机器开始拥有足以混淆人类辨别能力的智能。

2016年,谷歌的“阿尔法狗”在围棋这一人类智力最后的“阵地”上,击败了世界冠军李世石,一战成名。

2017年,百度的“小度机器人”在《最强大脑》中战胜人类,成为“脑王”。

过去十年,一个个标志性事件,记录下了AI迅速成长的每一步。


文 悦兆

编辑 悠米


回顾2021,任何关心经济、关心社会的国人,应该都躲不过这两个“网红”关键词:

十四五,碳中和。

它们指向一个共同的技术关注点——人工智能(AI)。

例如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家就强调了要着重发展以新一代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做好AI相关的产业布局。

而如果你对“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所了解的话,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说想要降碳减排,技术创新尤其是AI技术的大量应用必不可少。

以上这些,并不是纸上谈兵。

AI技术在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从解锁手机的人脸识别,到出行导航的最佳路线,甚至是浩瀚宇宙的探测探索,都可以见到AI的身影。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AI已经开始逐步参与到城市的智慧管治当中。

是的,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很多行业热点和生活日常背后,都能找到AI的影子。


1

深度融合的AI新十年

上世纪50年代,图灵发表了著名的“图灵测试”,麦卡锡在达特茅斯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AI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引发科学界的关注。

在那之后六十多年里,学界对AI,经历了一段起起落落、十分曲折的“心路历程”。

他们既有过AI初生时的热火朝天,也曾遭遇到被计算机性能瓶颈打败的心灰意冷;在专家系统流行的时候,短暂地重燃起对AI的信心,又在PC崛起之后,陷入了“冬眠”;直到新世纪以后,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流行,AI才算正式踏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2014年,“尤金·古斯特曼”成为首个通过图灵测试的聊天机器人,标志着机器开始拥有足以混淆人类辨别能力的智能。

2016年,谷歌的“阿尔法狗”在围棋这一人类智力最后的“阵地”上,击败了世界冠军李世石,一战成名。

2017年,百度的“小度机器人”在《最强大脑》中战胜人类,成为“脑王”。

过去十年,一个个标志性事件,记录下了AI迅速成长的每一步。

学术界热情高涨,AI相关的论文数量急剧增加,AI相关的研讨会议遍地开花,进一步推动了相关学术研究的进一步交流。

国家层面,中国、欧盟和美国都在不甘人后、加大注码、积极布局,而这里面,又数我国的成长最明显。

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2021年度报告》,2020年,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期刊论文引用次数首次超过了美国。

这是继2017年在论文发表总数夺得世界第一之后,我国在AI研究上的一个新里程碑。说明我们不仅在论文数量上占优,在论文质量上也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根据国家的战略规划,我国的AI发展计划在2025年实现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到了2030年,在技术与应用方面我们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主要的AI创新中心。

届时,我国AI核心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美元。

在AI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的中国AI行业,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时期。

在基础AI技术搭建已经初见成效之后,未来AI走上融合创新之路,也将成为大趋势。

这一点,也得到了国家的确认。“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何谓深度融合,百度最近宣布的“与中国探月航天工程达成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强强联合,用AI技术助力中国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就是AI技术与航天产业的一次融合创新。

黄金新十年,由AI创造

而融合创新的目的,就是要突破“作坊式”闭门造车、重复造轮子的过程,在深度融合中打磨底层技术,实现AI的标准化、模块化、自动化,把AI打造成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标配基础技术。

只有向更加通用的“产业化”方向转型升级,AI产业才有可能实现更加全面的商业化落地。


2

深耕多年,百度结出AI硕果


对于我国AI技术在过去十年间的迅速崛起,创新工场的CEO李开复曾一针见血地点出原因:

“中国拥有海量人口、数据和人才,甚至所编写的代码数量之多,也成为了我们的优势。”

大国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我国AI研发实力和话语权的加强,离不开背后成千上万的从业者,以及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所换来的众多技术成果。

以昨天召开的“Create 2021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为例,各路行业大拿齐聚一堂,不仅拿出了自己在AI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也对中国AI的未来黄金十年来了一番畅所欲言。

像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机共生”的蓝图。

黄金新十年,由AI创造

在李彦宏的设想中,高度智能化的汽车机器人,会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我们城市的道路当中,与普通市民和普通车辆共存。

但车辆的增多,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造成拥堵。相反,在AI调度的加持下,车与车、车与人之间都会相互沟通互动,自主规划效益最高的行车路线。

人们的日常出行体验,将会是前所未有地顺畅。

如果说李彦宏的交通畅想还需假以时日,那么百度自主研发的“飞桨”,则已经开始以产业级的实力,惠及千万企业和开发者。

作为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飞桨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过去国内AI开发者大多只能依赖国外产品的局限,对于我国进一步培育自主可控的AI产业生态,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通过技术开源、降低开发门槛,飞桨还切实地加快了企业AI创新应用的落地速度。

目前,包括国家电网、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商银行、京东物流、网易云音乐等在内的企业机构,都在使用飞桨的能力搭建专门的AI应用,解决自身行业痛点,提升工作效率。

例如国家电网基于飞桨目标检测技术打造的电网智能巡检方案,就在山东获得了综合功耗降低30%、报警时间最短只需20秒的喜人功效。

截至目前,飞桨已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406万开发者,创建了47.6万个AI模型,累计服务15.7万企事业单位。权威数据调研机构IDC在2021年上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深度学习平台中,飞桨取得了最大的综合市场份额。

黄金新十年,由AI创造

从2016年开源,到如今综合市场份额国内第一,相比它的竞争对手,飞桨迅速起飞的秘密,就在于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无限下沉的使用门槛——从专业的AI开发者,到普通的业余AI爱好者,甚至是中小学生群体,都能够轻松上手!

“只要拥有一些最基本的电脑操作基础,有一定文字理解能力,哪怕对算法一无所知,也能通过飞桨来设计和生成AI模型,让硬件实现智能化。”李彦宏说。

但低门槛却依然有着高水平。百度全新发布的知识增强千亿大模型“鹏城-百度·文心”,就是基于飞桨深度学习框架训练出来的。

数据显示,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单体模型,鹏城-百度·文心已经在机器阅读理解、文本分类等六十多项任务中都取得最好效果,解决了超大模型训练的多个世界公认难题。

目前,百度文心已经广泛应用于百度的搜索引擎、信息流、智能音箱等几十个产品中,全面、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体验,让用户“搜你想搜、说你想说”。

同时,文心也通过飞桨和百度大脑AI开放平台面向开发者和企业进行开放赋能,这对于推动金融、通信、教育等各行各业的产业智能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十年,百度提前布局、深耕AI基础技术与产业生态,已经结出了一大批硕果。

作为AI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集大成,百度大脑的日调用量已经突破1万亿次,而其中的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昆仑芯片,以及语音、视觉、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AI技术和平台,已经成为助力各行各业的新型基础设施。

如今,百度正通过利用这些AI果实来反哺社会,给自己赢得新黄金十年的发展先机。


3

结语

根据《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了32.6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高达43.7%,其中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达到了84.4%。

而AI,正是推动产业数字化的一大核心驱动力。

权威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的百度,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都在15%以上,研发人员占比近六成,连续四年AI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排名第一。

百度正在用实际行动,成为这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坚定推动者。

从早期在“AI无人区”的摸黑探索,到后面反复的技术验证,再到如今的产业化创新应用,百度过去在技术上踩下的每一个脚印,如今都焕发出可贵的商业和社会价值。

如今在“十四五”和“双碳”唱主调的新十年中,已经提前拿到AI新十年“船票”的百度,又将用AI讲出怎样的故事?

或许,李彦宏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社会即将到来,对此,我一直抱有坚定的信心。”

(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人工智能   开发者   中国   机器人   深度   人类   我国   产业   国家   技术   黄金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