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景气,企业为什么不降薪共渡时艰,而是采取裁员方式呢

做企业,其实和带兵打仗是差不多的。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个人层面的仁义道德并不会产生更大的力量,反而可能导致全盘崩溃。

如果你是古代的一个将军,带兵团与敌国陷于相持战中。遇到粮饷供给不畅,你贸然把士兵的饷银调低一半。这时候,你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对方的将领,而是你手下哗变的士兵。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那些牛人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置的。我也把自己在互联网公司的亲身经历写到后面。

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新疆军务,准备西征收复新疆。

互联网不景气,企业为什么不降薪共渡时艰,而是采取裁员方式呢

而收复新疆最大的难题就是物资供应。

朝中一些官员,仍然反对收复新疆。他们在饷银和粮食方面故意克扣,清政府拨款的820万两,到了左宗棠手中,已经变成160万两。导致大军尚未开动,粮草已经供给不上。

左宗棠来到甘肃后,对西征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减,从12万人裁减到5万人。结果,西征军的战斗力不降反升,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

互联网不景气,企业为什么不降薪共渡时艰,而是采取裁员方式呢


互联网不景气,企业为什么不降薪共渡时艰,而是采取裁员方式呢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选择了正确的策略,新疆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才重新收复。

十年前,我在一个互联网企业升任开发中心的总经理,全面负责开发中心的工作。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开发中心有50多名员工,上年度亏损一百多万。公司给了我最大的权限,只要能自负盈亏就可以。

这个时候整个中心的士气已经萎靡不振。一些业绩优秀的技术人员在抱怨为什么项目高质量完成了,绩效工资却迟迟没有发放?另外一部分老油条继续在摸鱼。

如果大家都降薪一半,不裁员,按照当年的营收和成本支出,是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的。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真的那么做,先不说是否违反劳动法,只要降薪一半,那些优秀的开发人员会很快流失,运行良好的项目马上会停顿下来,预期的回款会变得遥遥无期。

你以为把共度时艰的机会给了摸鱼老油条,他们并不会认同你的做法,反而去人事部闹,去劳动部门闹。最后无法收场,下台的就是你这个老大。

我当时一上任,首先是把优秀的技术人员绩效工资足额发放了,并对他们许诺,只要今年完成营收目标,不但年终有丰厚的奖金,每年还有一到两次的加薪机会,稳住了这部分人的人心。

其次马上进行人员的精简,把员工裁减到二十人以内。同意劝退的给了一个月时间找工作,不愿意离职的按法规裁员。同时招聘了一批实习生,形成开发梯队,在内部培养人才,而不是从外面高薪聘请人才。

除了强化内部管理,我还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公司销售部一起做客户的项目营销,不仅仅是去争取项目,更多是做好方案推动项目立项。那几年出差自驾的行驶路程很快就超过了十万公里,但赢得了很多客户的订单。

我接手开发中心当年就实现了盈利,后来被一家公司收购并融合上市。

在其位,谋其职。企业其实也是一个法人,成功的都是少数,在竞争中失败,也会被淘汰掉的。

一个从象牙塔出来的大学生,应该早点认识到这个社会残酷的现实。

真正的勇敢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伊犁   时艰   老油条   企业   新疆   不景气   绩效   优秀   方式   时间   项目   中心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