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寒冬已至,且待春归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今日,我们迎来

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

——冬至

在北风呼啸、白雪皑皑中,

万物期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循环。

冬至 寒冬已至,且待春归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结

蚯蚓蜷缩着身体,等待温度慢慢回升,继续耕耘土地。

二候糜角解

雄麋鹿的脱落旧角,长出新的犄,去旧换新,生出明日希望。

三候水泉动

水在冰下悄然流动,等待冰雪消融,万物苏醒。

冬至 寒冬已至,且待春归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有吃粽子的习俗,而到了冬至这一天,北方人有吃饺子的习俗,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 寒冬已至,且待春归

在南方,“汤圆”才是冬至美食。汤圆外表圆润,口感软糯清甜,被视作“团圆”的象征。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 寒冬已至,且待春归

冬已渐深,春光始近;

万物复苏,周而复始。

愿所有的美好都如期而至!

冬至 寒冬已至,且待春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冬至   白河   南阳   医圣   节气   蚯蚓   汤圆   寒冬   习俗   万物   耳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