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王思聪:成功的海归,却不是合格的接班人

12月9日,娃哈哈集团发布公告,宗馥莉出任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全权管理企业日常经营;

几乎同时,网上传出王思聪名下的“熊猫互娱”破产后,6000万的债权在网上公开拍卖,起拍价仅1000万,暂时无人应价。

宗馥莉、王思聪,中国富二代两位代表性人物。他们的父亲年龄越来越大了,宗庆后76岁,王健林67岁,接班的问题日趋紧迫。但他俩准备好了吗?

宗馥莉、王思聪:成功的海归,却不是合格的接班人

在众多接班人中,王思聪和宗馥莉尤为扎眼。前者的万达是全国最大的地产公司之一,后者的娃哈哈是本土最强的饮料品牌。

父辈把企业做到了行业第一,接班后向上的空间狭小,能维持住现状就不错了,一旦企业经营发生困难,会被人冠上“败家子”的帽子。

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选择儿女做接班人的企业,能活下来的不足30%,再传一代只剩10%,到了第三代就5%了。

钱对王思聪、宗馥莉不是问题,名才是关键。换句话说,“富二代”好做,企业家难当。

骄傲的海归

宗馥莉和王思聪在身份上有很多共同点:年龄相差不大都是80后,自家企业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万达、娃哈哈),父亲都做过首富。关键两人还都是海归,留学经历影响巨大,“国际范”深深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宗馥莉、王思聪:成功的海归,却不是合格的接班人

宗馥莉14岁时出国留学,年龄偏小,在国外待了整整8年,价值观更接近西方。22岁时,回国加入娃哈哈,她的管理理念与父亲宗庆后有着不小的差异。

对于无法按时完成计划的员工,宗馥莉用国外思维“一刀切”直接开除,而宗庆后主张留用:“把他们调到其他部门就是了,何必开除砸人饭碗呢?”

比如在代言人王力宏上,宗馥莉觉得王力宏已经不红了,想把他换了,找个流量小生重塑娃哈哈年轻的品牌形象。

一个品牌换代言人是很正常的事,念及旧情的宗庆后有点犯难:王力宏与娃哈哈已经合作了十几年,他最火的那几年也没涨过代言费,现在抛弃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某些场合,人情比钱管用。老一辈创业者深谙此道,企业想要做大,光有钱是不够的,还要打点方方面面的关系。

宗馥莉、王思聪:成功的海归,却不是合格的接班人

在西方,商业归商业,关系归关系,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于是,娃哈哈内部出现了“滑稽”的一幕:宗馥莉前脚开除一个人,宗庆后后脚把人请回来,留在自己身边工作。但父女间没有矛盾,仅理念不同。

同样的问题出在王思聪身上。按照王健林的话说:“他有种智商优越感。”王思聪自视甚高,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刚回国就揭汪小菲的老底,说他是假富二代——原来富二代圈子也有鄙视链。如此直接的脾气,比起宗馥莉有过之而无不及。

宗馥莉、王思聪:成功的海归,却不是合格的接班人

王思聪对于接班有着清晰的认识:万达的摊子不好接。第一,自己对房地产不甚了解,兴趣点不在房地产;

第二,干不好被媒体骂“败家子”;第三,西方企业大都采用经理人模式,人尽其才,自己以后当甩手掌柜即可。

王思聪智商高,看得明白,富二代接班人不好当,自己打着创业的旗号,问老爹要了5个亿远远地躲着万达。

从王思聪怼天怼地的言论中,不难看出,他确实有一种“智商优越感”,觉得其他人不如他看问题透彻。直率地表达方式和西方人思维相同,与王建立“老好人”的形象截然不同。

难以接班

比较下宗馥莉和王思聪在各自行业的发展情况。

宗馥莉中规中矩,从一线生产管理做起,到管理一家饮料厂,再到品牌战略、副董事长,15年的磨砺,拾阶而上,已有了接班的条件。

有人批评宗馥莉,说她主管娃哈哈期间,娃哈哈没有什么大发展,逐渐沦为平庸。

这种批评难免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之嫌。娃哈哈大发展是在上世纪90年代,物质匮乏时代,如今市场上有上万种饮料,娃哈哈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能维持住营收不掉队,已经不容易了。

宗馥莉、王思聪:成功的海归,却不是合格的接班人

就像阿里,如今阿里如日中天,是因为它站在了风口上,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20年后,阿里没赶上下一个风口,也会沦为平庸。打江山难还是守江山难?见仁见智。

王思聪带着5个亿去创业,起点比任何人都高。先后重金投了熊猫直播和香蕉计划两个和电竞相关的公司,结果熊猫破产,香蕉亏损。王思聪险些沦为“老赖”,限制高消费。

不禁想起,王思聪刚刚投资熊猫,香蕉之时,网上自媒体的“彩虹屁”,说他短短3年之内,把5个亿的资产滚成了50个亿,果然是商业天才。如果王思聪真有50个亿,为什么会还不上几千万的债务呢?

由此推测,王思聪的投资难言成功,至少没挣到大钱。网上有个笑话说,王健林给王思聪5个亿,3年变成50亿翻了10倍。

妈妈给我两块钱,我买了一副手套,去工地搬砖一天挣了200,翻了100倍。

从投资回报率来讲,搬砖人比王思聪强多了。表面上看是个笑话,仔细回味,不无道理。只不过,写这个段子的人没有区分“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的区别。

宗馥莉、王思聪:成功的海归,却不是合格的接班人

起点这么高的王思聪,干了这么多年,还没挣到钱,确实有点难堪。

家族企业更适合中国?

中国的民营企业请职业经理人来接班,有点让老一代企业家难以接受。曹德旺就说:“我的企业,我儿子干没了,天经地义。”不惧破产,也要把企业传给儿子。

另一位隐居的首富陈天桥说得更透彻:“我觉得家族企业没什么不好,亲戚之间没什么猜忌,干起活来效率高。当年软银的孙正义很赞赏我的这个观点。”

在中国缺乏诚信体系之下,老赖成风,贸然把企业托付给外人,情感上断难接受。不管儿女有没有能力,把企业托付给他,败也败在自己人手里,比败在外人手里要合情合理。

综合经验来看,把企业传承给儿女,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作者:江左佑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娃哈哈   江山   熊猫   阿里   接班人   中国   香蕉   海归   智商   儿女   合格   不好   企业   王思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