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评某想事件该画句号了?不能不了了之

从11月7日开始,我国著名的社会评论家、社会学者司马南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陆续更新了有关某想的节目,深刻解析某想的招股书和财务报表,还涉及到某想高管的天价薪资问题,资不抵债问题,资产流失问题,信息安全问题,股东利益侵权等诸多问题。

12月6日,国资委召开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会上表示,要加强对重要环节、重点领域监督,筑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堤坝。要突出重要环节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监督,突出对“三重一大”决策、工程招投标、改制重组、产权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侵吞挥霍国有资产、利益输送等违规违纪问题。要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加大对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靠企吃企、设租寻租、违规挂靠、影子股东、影子公司等问题的监督整治力度。要防止重大风险,对恶意收购、重大债务违约等特殊事项,各地国资委要牵头建立紧急干预机制。

这次会议的召开,明确表示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靠企吃企、设租寻租、违规挂靠、影子股东、影子公司等问题的监督整治力度。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近期网络焦点司马南评某想话题,话题中被批评的企业某想所涉嫌存在的问题,几乎与会议强调的重点不谋而合。加上此前《人民日报》和财政部先后发声, 《人民日报》发出了“弘扬企业家精神,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的点评 。紧接着,财政部也做出了对国家金融机构资产转让的有关事项的阐述,表示在国有独资等国有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转让时,应该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有评论员指出,12月6日国资委会议像是为某想事件量身打造的:老柳在某想改制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中科院的干部,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这是不是违规挂靠呢?他们把某想30%的股份拿出来分了,这是典型的靠企吃企;解聘对公司有特殊贡献且是某想产品核心技术产权的创始人倪光南,进而吞下倪院士的股份;还有某想关联的一群影子股东,影子公司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通过近期会议和党媒、财政部的发生,我们逐渐看明白一件事情,某想公司是某想公司,柳氏家族企业是柳氏家族企业,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不能混为一谈,许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拿老柳作为幌子典范教父,学靠企吃企,学抱美国大腿,学在国内攫取补贴国外市场的做法,都是市场和开放环境下的严重顽疾,到了必须要剔除的时候了。公司有错就要改,老板有罪就要抓,企业发展走错了路,就要及时调整。当然看待某想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处在一个法律的大框架内,正如张捷教授提及的追诉20年时效性问题,从2009年某想的“改制”正好在这个范围内,如果柳氏真的清白,就应当拿出证据来,不能就这么含糊的过去了,毕竟“符合流程”是一回事,有没有猫腻又是一回事。

现在广大媒体和吃瓜群众还在等待一个正式的结论。

(编辑撰写/中贺)


司马南评某想事件该画句号了?不能不了了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司马   财政部   人民日报   不了了之   民营企业   股东   环节   影子   资产   重点   事件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