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在大中国辽宁省义县前杨乡八塔子村八塔山上,矗立不为一般世人所知的八座辽代建筑的砖塔,在酷似飞腾的龙形山上的八个凸起的山峰上展现雄伟的身姿,其蕴含的深遂的历史意义,以及令人叫绝的、杰出的建筑艺术,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八塔,现已经列为辽宁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是不是可以凸显出其极其重要的历史身份地位?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远眺八塔山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一、八塔的建筑年代及重要历史意义

八塔建筑年代,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县大奉国寺建造年代一致,属辽代建筑。是屡败世界经济强国大宋军订立“澶渊之盟”而致宋、辽百年无战事,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作曲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史称“辽朝盛主”、辽朝第六位皇帝、圣宗耶律隆绪为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而建,是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建筑群。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二、八塔建筑风格

八塔山南临沟壑,北靠季节河,西连群山,

八个青砖小塔分别建在八个水成岩山峰之巅。塔高在3.45至1.91米之间不等;八塔虽构造简单又无雕饰,但形形制大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别具风格。八塔建筑造型有所创新,为塔建特有形式,样式新颖多变,有正方形、五角形、八角形与十面形等,座座形体朴素,挺拔秀丽,浑厚大方,风格特点实属世上稀有。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八塔山四至六塔南侧山坡上曾建有娘娘殿三间、药王殿一间、僧舍三间,并置石碑二通、铸铁钟一口。七塔东南曾有望海寺三间,内供释迦牟尼像。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庙会,车辆如流,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场景恢宏,热闹非凡。惜解放战争时期寺僧逃遁,解放后又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而长时间无人管理,惨遭自然、主要是人为的毁损,寺庙建筑和碑、钟等历史文物多数毁坏丢失,令人痛心不已。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三、八塔各自的纪念意义

(一)一号塔

一号塔塔铭:净饭王宫生处塔。

净饭王宫即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时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宫,净饭王即迦毗罗卫国王,乃佛祖释迦牟尼之父。此塔铭明确指出释迦牟尼生于迦毗罗卫国王宫,是净饭王的王储,是这一古老国家的王位继承人。但是,这位王储在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竟然舍弃了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几近周折,经六年苦行,终于在菩提迦耶城的菩提树下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记诸理,随之而“成道”。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二)二号塔

二号塔塔铭:菩提树下成佛塔。

二号塔铭的由来源于菩提迦耶城,因其城被传为释迦牟尼成道之地,所以北宋前期游印度的中国僧人在此立碑,共有汉文碑刻五方,其中最早者立于公元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晚一方立于宋明道二年(1033年)。由于佛道故事讲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道”,因而是做为原生于印度这一树种的名字“菩提”二字也便成了佛教的专用名词,有了“觉、智、道”的意义,以指豁然开悟、如人睡醒、旭日开朗的彻悟境界还可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三)三号塔

三号塔塔铭:鹿野苑中塔。

此塔是纪念释迦牟尼在鹿野苑中开始传教,为“苦、集、灭、道”“四谛”,以及“八正道”,佛经称为“初转”。关于鹿野苑,唐代高僧玄装(既唐僧)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中载言曰:“双林八水,味道列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佛经载鹿野苑右天竺波罗奈国。佛教神话说,佛之前身为波罗昵斯国王,有林地养鹿,每日以一鹿供王充膳。有孕鹿垂产,鹿王菩萨告王愿以身代。王感菩萨仁慈,悉放群鹿,因名施鹿林,故有鹿野苑之称。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四)四号塔

四号塔塔铭:给孤园中名称塔。

“给孤园”,即“给孤独园”的简称,也称为“祗树给孤独园”或“祗园”,乃佛家园林名,为古中印度侨萨罗国舍卫城长者给孤独所购置,为佛说法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园。”初为释迦牟尼去舍卫国说法时与僧徒等停居之处,后业演化成僧寺的泛称。据传,造塔同时,并于四号塔南坡中间平台上造有佛寺,今已荡然无存。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五)五号塔

五号塔塔铭:曲女城边宝积塔。

此塔铭佛典中释迦摩尼佛生忉利天为母说法天梯降凡圣地处,佛教中所以将曲女城也列为释迦牟尼一生中的一个阶段。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六)六号塔

六号塔塔铭:耆堵崛山般若塔。

“耆堵崛山”,乃梵文音译山名。其中“耆堵”义译为鹫,“崛”为头,以同顶形如鹫而名。其山又名鹫峰山或灵鹫山,相传为释迦牟尼说法处,在印度阿耨达王舍城东北,省称为耆山或耆堵。铭中之“般若”,乃梵语“智慧”一词,佛教用此,意为脱离妄想,归于清净。筑塔记佛祖八段之一,是言佛法无所不在。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七)七号塔

七号塔塔铭:庵罗卫林维摩塔。

“庵罗卫林”即庵罗园,其园在古天竺毗耶离,佛教传说为佛说《佛摩诘经》处。铭中之“维摩”是指维摩诘,乃释迦同时人,也作毗摩罗诘,意译作“无垢”或“净名”。其人曾向佛弟子舍利弗、弥勒、文殊师利等讲说大乘教义。其人与舍利弗等问答大乘教理之辞记录成典后称为《维摩经》;筑塔以此为佛之一段,是言传佛法者之广。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八)八号塔

八号塔塔铭:婆罗林中圆寂塔。

佛祖释迦牟尼,于鹿野苑中完成“初转”之后的45年间,在印度各地游行教化,获信众多,人们尊其为佛佗。于80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婆罗双树下涅槃。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八塔——中国唯一纪念佛祖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塔林   义县   佛祖   释迦   大乘   释迦牟尼   波罗   佛教   印度   王宫   中国   阶段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