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评级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毛主席想起他的贡献:享三级待遇

1955年对于我国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我军不仅进行了全军的第一次授衔,而且还对每一位革命功臣的待遇,进行了评选。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授予元帅军衔的,是享受三级待遇,大将是四级待遇,上将是五级待遇,以此类推,在所有革命功臣中,有这么一位特殊的人,他当时虽然没有任何职务,但是毛主席考虑到革命时期他的贡献大,因而就特批他享受了副总理待遇,也就是三级待遇。

此人叫郑位三。

1955年评级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毛主席想起他的贡献:享三级待遇

提到郑位三这个名字,许多年轻人并不太了解,老一辈人也许听说过,特别是中原地区一带的,因为在抗战时期胜利时,郑位三曾是中原局的一把手。

郑位三是湖北黄安人,黄安是我国有名的将军县,从这里,走出了223位共和国的将军,后来,黄安改名为“红安”,我们所熟知的上将陈锡联,韩先楚等人,都是黄安人。

1902年,郑位三出生于黄安紫云区马鞍山村的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早些年间,他读过私塾,16岁时,考入了湖北省甲种工业学校,五四运动期间,郑位三接触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从此走上了救国道路。

1922年,郑位三毕业后回到家里,以教员身份掩护传播马克思主义,1925年,在戴克敏等人的介绍下,他正式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大革命失败,党组织决定武装起义,郑位三首先在黄安领导了秋收暴动,这是后来黄麻起义的序幕。

大革命失败的黄安,形势非常险恶,有许多人离开了革命队伍,8月,郑位三决定重新组成黄安县委,他担任代理书记,越到关键时刻,越能看到一个人的能力。

1955年评级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毛主席想起他的贡献:享三级待遇

郑位三走马上任后,立刻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为了发展根据地,郑位三呕心沥血,他号令广泛的发动群众,同时建立农民义勇军,除此之外,郑位三还带人走进了柴山保地区,对这里的百姓进行联络,宣传,到了1929年初,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已经形成。

随后,郑位三又带人扩大革命根据地,直到1930年,郑位三顶住上级巨大压力,终于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领导成型,当然了,鄂豫皖根据地也不能说是郑位三一个人一手创立的,在这其中,他是贡献巨大。

鄂豫皖苏区正式成立后,郑位三历任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等职,他为鄂豫皖苏区的土地革命,经济建设,群众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2年,由于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的失利,红四方面军不得不离开苏区,郑位三留了下来,担任鄂东北道委书记兼游击总司令,带领部队在鄂北与敌人进行游击战。

1955年评级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毛主席想起他的贡献:享三级待遇

在他的领导下,鄂东北地区很快组建了6个游击师,人数达5000余人,除此之外,他还向省委书记沈泽民提议重建25军,红25军成立后,郑位三多次将游击队的人员,以及枪支弹药补充到部队里。

1933年,是郑位三在鄂东北领导游击战最为困难,最苦的一年,在敌人的疯狂“清剿”下,许多地方变成了无人区,这一年,郑位三的父亲在跟随他在山里打游击时,病死山中,而他的母亲为饥饿所迫,吃了野菜中毒而死。

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郑位三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带着同志们进行游击战,保障了大别山地区的红旗不倒,1934年,党中央派程子华来到鄂豫皖苏区,随即,郑位三接到周恩来的命令,要他随25军长征,不再留在鄂豫皖苏区。

红25军的战士们对郑位三都非常的尊敬,虽然这一年郑位三才33岁,大家都是亲切的称呼他为“位老”

1935年,红25军西征甘肃、北上陕北,郑位三被在陕南地区领导游击战,郑位三不辞辛苦,按照上级的命令,带着红74师忽东忽西,神出鬼没的与敌人进行游击战。

1955年评级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毛主席想起他的贡献:享三级待遇

在陕南地区,郑位三领导了2年的游击战,将部队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了2000多人,抗战全面爆发后,这2000多人被调回延安,整编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卫四团。

贺龙对郑位三在这段时期领导的陕南游击战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红七十四师能在陕南坚持近两年的游击战争,位三同志的正确领导起了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郑位三历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新四军第四支队政委等职,1945年,郑位三来到中原军区,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代理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成为了我党在中原地区的一把手。

解放战争时期,郑位三与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指挥了中原突围,这场战役被毛主席高度评价,1948年,由于疾病原因,郑位三开始长期的休养。

建国后,党中央,毛主席考虑到郑位三的身体需要休养,因而就没有委任他任何职务,但是许多人都知道和承认,郑位三不愧为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家。

1955年评级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毛主席想起他的贡献:享三级待遇

1955年,我军进行评级时,郑位三虽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是却被毛主席特批享受了副总理待遇,对此,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

1975年,郑位三因病去世,享年73岁,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里,郑位三的葬礼规格本限制,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很恼火说:“追悼会由我支持,李先念致悼词。”

邓小平的强硬态度,提高了郑位三的葬礼规格,称他“几十年来,积极工作,艰苦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1994年,在郑位三逝世19年后,党组织批准,将郑位三的骨灰安葬到了故乡,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中,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亲自为他题写了墓碑。

1955年评级时,他没有任何职务,毛主席想起他的贡献:享三级待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郑位三身上,我们似乎能够更清楚的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李先念   陕南   抗战时期   中原地区   鄂豫皖   待遇   苏区   中原   游击战   职务   贡献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