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古蜀文明之路|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三星堆考古发掘持续上新,不断吸引公众目光的同时,金沙遗址发现20年纪念活动,又引来国内外权威专家学术争鸣:神秘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在古蜀文明之路上如何交集与传承?高山古城遗址、宝墩遗址、三星堆遗址、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商业街船棺葬……这些星落棋布在成都平原的史前古迹,构成了怎样一幅璀璨的古蜀文明画面?

红星新闻文化频道联合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别策划推出“重走古蜀文明之路”系列报道,邀请考古发掘亲历者、文博专家,重新走近这些遗址,解读灿烂古蜀文明在成都平原的发展,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作出的贡献。

第六站:商业街船棺葬

精准定位:成都市商业街

墓葬年代: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早期

商业街船棺葬:船棺葬是古代先民的一种埋葬习俗,简而言之,就是以船形棺作为葬具的一种墓葬。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是一座大型多棺合葬墓,根据考古研究,该墓葬极有可能就是战国早期,古蜀国开明王朝王族甚或蜀王家族墓地。

特邀专家:陈云洪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我国船棺葬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种埋葬习俗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如福建、江西、广西、云南、四川、湖南等省都有发现,就其形制而言,有土坑墓、崖洞墓等。但在这些船棺葬中,以四川地区(包括重庆地区)船棺葬最具地域特色。

2000年7月29日深夜,四川省委办公厅在商业街58号修建机关食堂地下室,挖到4米深时,偶然发现几段大型乌木,这些木头中间被挖空,里边放了一些东西,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初步判断,断定这是一处大型墓葬遗址,而这些木头就是船棺。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发掘现场

数量之多 体量之大

出土了罕见战国漆器精品

回忆起发掘时的场景,陈云洪仍旧历历在目。

“当时我们到了发掘现场,只露出了4具船棺,无法得知这4具船棺是否属于一座墓还是四座墓?尽管通过考古探方发掘,依旧未找到墓坑的边缘。”陈云洪回忆道,最初进场时,整个工地因修建地下室,已开挖至距地表约4米深处,基本已到达墓葬顶部,4具棺木也已露头。由于开始没有意识到该墓葬是一个多棺合葬墓,所以当初只是根据露出的4具木棺进行布方发掘。随着发掘的逐步进行,考古队员们的疑问逐渐增多:每个探方发掘下去,在船棺周围均未找到较清楚的墓坑边,这是为什么?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发掘现场

当时有考古队员推测这或许是一个大型的墓葬。按照这一思路,考古人员在经历半个月的发掘后,终于发现了墓坑的一个边缘。顺着这一边缘继续发掘,最后得到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吃惊的信息:商业街船棺墓坑长约30.5米、宽约20.3米、残深约2.5米、面积约620平方米。陈云洪说,“这是晚期蜀文化中最大规模的船棺合葬墓。”

一个月后,考古工作人员逐步理清了商业街船棺葬的分布规律——

“整个墓葬规模宏大,下为墓坑,上有地面建筑,结构极为讲究。”陈云洪说,在约600余平方米的大坑内,并列陈放众多船棺、独木棺葬具,且葬具下铺垫横木的丧葬方式,尤其是在其墓坑上发现的与古代寝庙制度——“前朝(庙)后寝”有关的建筑形式,在国内考古材料中更是少见。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出土船棺

同时,长超10米、最大直径1.7米,用整木凿成的船棺、独木棺葬具,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堪称全国之最。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出土纹饰精美的漆器

此外,从大型船棺中出土的大件精美漆器色彩亮丽,纹饰斑斓,更是我国战国漆器中罕见之精品。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编磬漆架座

在两具大型船棺内出土了大型编钟和编磬漆架座,以及多具殉葬棺木。陈云洪翻开考古发掘时的照片说,“这一方面显示了墓主在开明蜀国作为上层统治人物的崇高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开明时期古蜀国的宗教礼仪制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漆木床、梳子、印章……

古蜀人的生活太讲究

据了解,商业街船棺葬中共出土葬具17具,其树种经过鉴定均是桢楠,都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组成。陈云洪表示,随棺墓出土的随葬器物相当丰富,种类有陶、铜、漆、竹木器等。铜器则相对较少,有矛、戈、斤、削刀以及印章等,有的铜器上发现有刻划符号。

如果你想亲眼看看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的文物,可以走进成都博物馆,那里展览着一张造型精美,做工考究的漆木床。“那时的漆木器制作技艺相当发达。”陈云洪说,随葬器物中有大量精美的漆木器,如耳杯、盘、盒、簋、案、梳子等,“可见那时人们的生活很讲究。”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出土陶瓮

考古人员在发掘船棺内部时还发现了很多陶瓮,里面留存了与生活有关的物品和食物,如植物的种子、果核、鹿肉等。陈云洪进一步解释道,里面的水果为桃子的果核,鹿肉的出现,与金沙遗址内发现的鹿群生活遗迹契合,“这些能充分反映出古蜀人在稻作耕种、食物索取方面的生活状态。”

汉代最远销往朝鲜半岛

成都漆器的时代提早了近二、三百年

“经过考古学研究,商业街船葬所提供的实物资料,为研究古蜀早期古代社会制度、重大历史事件等提供了佐证。”陈云洪说,比如其墓葬所在位置,为了解战国时期成都城的具体方位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同时,墓葬中所出的丰富材料为同时期诸多遗址所罕见,陈云洪边翻看照片边说道,“你看,它独特的墓葬形制、布局规整、随葬器物、漆器、以及器物上的彩绘或符号,都给我们四川古代巴蜀文化的研究增添了许多崭新的内容。”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发掘现场

此外,根据考古研究,汉代四川的漆器制造业已达鼎盛时期,成都的产品也源源不断地大量销往外地,甚至远销东北的朝鲜半岛。

不仅如此,出土的大量精美漆器,数量多,保存好,其在种类的多变,器形的精美上均表明,最迟在战国早期,蜀人的漆器制作工艺已臻成熟发达,甚至可以和同时期楚国出土的漆器相媲美,“这就意味着,成都市商业街船棺墓葬中随葬漆器的发现,把成都漆器工艺的发达时间提早了近二、三百年。”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曾琦

编辑 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重走古蜀文明之路 第6站 商业街船棺葬:或为蜀王家族墓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商业街   开明   金沙   红星   墓葬   漆器   器物   成都   墓地   遗址   战国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