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他看起来温文尔雅,毕业于香港大学,又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硕士,年纪轻轻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可以说前途已是一片光明。上个世纪的和平年代,在国家领土争端上,他作为知识分子,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冲在最前线,始终把“保钓运动”作为他的头等大事。

尽管结果非常惨烈,但他唤起了祖国一批又一批爱国人士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他就是号称“中国保钓第一人”的陈毓祥。

1996年7月14日,居心叵测的日本右翼团体某些成员登上钓鱼岛,明目张胆地又一次建立了新的灯塔,企图通过这种卑劣的手段窃占岛屿。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陈毓祥

顿时引起了海峡两岸及全球华人剧烈的反抗,尽管中国外交部多次警告,表示“严重关切”,无奈于海警和海军实力并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才让日本右翼势力嚣张跋扈,全国上下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抗议,保钓风潮如同星火燎原。

9月15日,香港约有1万两千多人参加了“保钓大游行”,加拿大约有5千多人声援了这场大游行,他们异口同声喊的就是《明报》的热点社论——勿忘九一八,保卫钓鱼台!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陈毓祥就是其中的积极分子之一,甚至成为了“全球保钓联盟”的领袖人物,在记者会议上,他说:“日本执意不顾中国人的意愿,占领土地的强盗行为和当年列强侵华有何区别?”

随后他宣布将会义不容辞地发挥带头作用,也得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保钓者”斥巨资得到了一艘2800吨,名为“保钓号”的货轮,也希望记者能够报道此事,唤醒公众对爱国运动的热情。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1996年9月22号,一切准备就绪向着钓鱼岛出发,一共17人,他们此行的目的简单明了:带着所有爱国人士的决心,务必摧毁日本右翼在不属于他们的领土上留下的灯塔,并且插上五星红旗以示主权。

听着简单而且理所当然的任务实际上危机重重,甚至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带头人陈毓祥丝毫不怕,他把这当做一次“光荣的行动”。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在货轮即将出港的时候,成百上千的香港人怀着殷切的期待,不但是祈祷保钓任务的顺利完成,也是在祝愿英雄们安全凯旋,此情此景,陈毓祥更加坚定心中的信念:一定要挫伤日本的锐气,扬我国威!

此次事件在日本岛内也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尽管有许多良知尚在,明事理的日本人表示应该尊重历史,但是在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背景下,一切都显得徒劳无功。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他们不敢直接向陈毓祥等人开火,但也派出了比较先进的舰艇和战机围追堵截,威胁和压制手无寸铁的陈毓祥等人,咄咄逼人的姿态令人愤恨。

其中有三艘原本打算在钓鱼岛集合的渔船被16艘日本军舰围得水泄不通,只好被迫折返,唯独陈毓祥的“保钓号”冲出重围继续行驶,大家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人祸可以想办法克服,毕竟日本也不敢开第一枪,但是天时地利他们也没有占到便宜,海上的天气本来就变化莫测,再加上日本战机在空中时而呼啸而过,时而盘旋带来的空气波动,使得海水被搅动形成漩涡。

陈毓祥深知,经过四天的长途跋涉,现在离钓鱼岛距离仅仅只有1.5海里,但如果再继续行驶,很有可能会被漩涡吞没,经过十几个人商议,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当初商议好的橡皮艇抢滩登陆,找到最安全的航线,避开漩涡,然后穿上救生服游过去,也宣誓着这是中国人的领土,所以我们有权在这做任何事情。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随后,作为行动总指挥的陈毓祥带头将绳索绑在身上,穿上救生服就往海里跳去,后面四个紧随其后,在冰冷的海水里,他们的行动更加不方便,但还是努力向钓鱼岛游去。

意外还是提前一步发生了,不通水性的陈毓祥被身上的绳索缠住了双脚,他想奋力挣脱,无论怎么用力都无济于事,头部还撞上了坚硬的船体,陈毓祥陷入昏迷四肢瘫软,海浪随即将他无情地吞没,在船上的同伴试过很多方法试图拯救,都没能抵过大自然的力量。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等到海浪停下时,陈毓祥已经没有了呼吸,同伴们能做的只有将五星红旗盖在他冰冷的尸体上。

在世人眼里,他确实做到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但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的家中有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和需要人照顾的母亲,他的死无疑让家中的顶梁柱崩塌,妻子只能每天抱着陈毓祥在“保钓号”出征的最后一张照片失声痛哭,以泪洗面。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陈毓祥,一个看似文弱却充满浩然正气的香港知识分子,直到牺牲才真正走进国人的视野,他1950年出生于广东潮阳,从小就在学习方面天赋异禀,因为成绩突出很顺利地考取了有“东方小剑桥”的名校英皇学院。

1975到1980年这五年时间,他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学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学位,以及英国大学的多个文凭,在组织能力方面,他也不遑多让。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参与了多个“认识祖国,关心社会”的活动,还尽心尽力组织“中国周”等大型活动,让在校的香港学生,台湾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到大陆的文化传统,为弘扬中国主权发挥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这位人文科学天才已是前程似锦,毕业后的他爱情事业双丰收,顺利成为电台时事评论员,也担任过主持人,编导,监制得等等,在工作岗位邂逅了心爱的刘舜卿,并有了一双儿女。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虽然生活一直都美满幸福,但陈毓祥的忧患意识一直没有失去,他清醒的头脑告诉自己,日本对中国的窥伺是永远不会结束,尤其是对于钓鱼岛的觊觎之心已经由来已久,在他读大学期间,就担任了香港学联保钓运动中的中学生组长,不断号召有志之士加入早期活动。

众所周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直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古代史书典籍都有记载的,所以说领土权一直在中国,但总有用心险恶的国家在制造事端。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钓鱼岛

1972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中处于劣势,美国不得不撤离琉球,同时埋下了一个隐患巨大的“地雷”,厚颜无耻地将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混合交给了日本政府,钓鱼岛争议由此爆发。

几十年以来,日本也不敢明目张胆,只会玩小动作,但在1996年七月,冷战结束的第五年,日本政府突然向全世界宣布要在日本岛周围划分了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圈,在自己的领海设立经济圈无可厚非。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但他居然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纳入了计划,政治敏感性不言而喻,全世界的舆论都被点燃了,他们都在等着中国的反应,日本傲慢的态度当然罪不可赦,外交部发言谴责,也促使了陈毓祥展开新一轮的行动。

虽然结局是惨烈的,但他的目的达到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实现了自己一生都在贯彻的理想,也让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重新被点燃,后面的保钓者热情丝毫没有被磨灭,只会一波接一波前赴后继。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陈毓祥死后的一个星期后,香港立法局议员曾健成发起了新一轮保钓行动,集合了一百多名爱国人士继续登岛,日军虽然也派来了军舰,但是没有完全阻拦,两岸的旗帜终于插上了钓鱼岛。

10月9号,保钓行动委员会成员更是在日本驻港总领事馆外高唱中国国歌,这些都成为九十年代保钓行动的里程碑。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2003年12月26号,由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爱国人士组建的“全国华人保钓论坛”上,各界人士经过讨论后通过了《保钓宣言》。

声明中特地提到了当年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而英勇献身的陈毓祥,“特尊陈先生为我中华保钓事业之烈士”,并且宣誓一定要完成陈先生的遗嘱:爱国不分地域,保钓不分肤色。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2013年海警局成立,全体要在两年内超过日本海上保安厅,彼时中国海警的总吨位只是日本的一半,当时有日本媒体嘲笑我们太自大。

到了2015年,中国海警的总吨位已经超过日本的两倍,很多海军舰艇拆了导弹刷个白漆直接加入海警序列,“巡洋舰”级别的海警船就同时下水两艘。到了2016年,海警局组织了三千条船去钓鱼岛(包括海上民兵的渔船),日本人就被生生挤了出去。

“保钓第一人”陈毓祥:不顾日本战机盘旋,誓要将国旗插在钓鱼岛

如今距离陈毓祥先生逝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他高尚的灵魂永存,在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能有更多人学着陈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揭秘“老保钓”幕后故事:保钓船曾被日军舰撞沉 》

《香港约四百市民悼念保钓烈士陈毓祥逝世十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钓鱼岛   日本   灯塔   爱国人士   爱国   右翼   香港   领土   战机   国旗   中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