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英特尔CEO怎么说美国芯片制造,急的不光是我们

看看英特尔CEO怎么说美国芯片制造,急的不光是我们

CNN刊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关于联邦政府资助美国芯片制造的呼吁,看看怎么说。

近一年来,美国面临芯片短缺,而美国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几十年来,美国芯片生产能力一直在下降。经济安全取决于可靠的半导体供应,因此需要投资,这就是国会必须资助《美国芯片法案》的原因。该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带来520亿美元的投资,将为制造业和研发提供数十亿拨款,建立专注于先进微电子发展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并确保供应链的安全。

尽管该法案在参议院获得了两党的大力支持,但众议院必须投票赞成拨款,才能将其提交给总统。该法案将促使公私投资双管齐下,将极大地扩大芯片生产,为建筑,制造和研发领域带来数千个工作岗位,比如英特尔的每一工作岗位估计将带来13个其它的工作岗位。一个大型半导体制造基地就像一座小城市,带动一系列的支持服务和供应配给。

但要想成功,投资就必须具有竞争力。如今在美国生产半导体,许多公司在财务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可能面临超过30%的成本劣势。这导致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业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37%下降到2020年的12%,与此同时欧洲的份额更是从44%降至9%。如果政府不出手,美国就无法实现全球硅产能平衡和弹性供应链的最终目标。

9月份欧盟推出了《欧洲芯片法》,进行了欧洲研究和生产能力的投资规划。美国和欧盟有机会重新平衡全球硅产能,但联邦投资对于美国芯片制造商和美国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多年来,其他国家一直在积极投资本土芯片制造,使得亚洲占据了世界半导体制造业总产能的75%,仅中国在未来几年就将在半导体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

联邦政府的支持可能不会消除美国目前的芯片短缺,但这将是未来避免芯片短缺的根本。鉴于半导体和技术产业供应链的大部分位于亚洲,未来的风险远大于今日的短缺。时间不在美国这边。建造最先进的设施至少需要三年,供应链运行至少需要五到十年时间。国会现在必须采取行动,否则就会进一步落后。

以上就是英特尔CEO的呼吁,姿态放得很低,话也很重。造成美国芯片制造,乃至整个美国制造困局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就是因为其它地方制造更便宜更经济,所以导致美国制造外流,越来越依赖外部。以前似乎有这样的观点,占据了研发和设计高端就掌握了主动权,所以脱离低端走向高端总是发展的方向。现在看来,低端要么不出事,一旦出事后果更严重。

制造问题不是解决了技术就行了,不是能造出来就行了,而是造出来能卖得出去才算OK。美国不是拿不出制造技术,而是成本压不下来。表面上成本是经济问题,但实际是社会问题。同样的工资待遇在别的地方就行,在这里就不行。看似只牵扯到本人,但实际是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社会状态或问题都会反映出来,而这超出了企业或商家的责任和能力范围,必须得在政治层面上有个交代,因此政府不作为就无解。

当初新冠疫情爆发时口罩奇缺,德国政府似乎看到了受制于人的严重性,准备实施口罩生产本土化,但一碰到现实就傻眼了。生产没问题,但卖给谁?谁会买?因为同样的产品价格别人可以低几倍,十倍。卖不出去就意味着得往里赔,就是包袱。要卸下这个包袱,就得降低工资待遇,但这触及到了社会问题,这就不是单单口罩的事儿了,是要调整系统,伤筋动骨的。最后德国政府放弃了生产,改为大量储备。

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制造问题绝不是你想的只是技术上的事儿。美国现在感到了半导体制造的危机,但这个危机的根源并不在半导体自身,而是美国的体制造成的。当然技术优势能抵消别的压力,但当大家都在技术上投入时,要想实现碾压式的优势何其难,这又得要多大的投入,牵扯到多少方面,早就超越了技术范畴。因此说到底,就是拼你自身体系的能力。

由此说来,制造问题是自身体系造成的,而要解决问题还得靠自身体系的调整,甚至改造。美国制造的问题已积重难返,不是靠一个法案或投资就能解决的。中国制造能壮大是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结果,是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结果。美国能做到吗?美国制造的问题,就是美国体制的问题。就是因为体制的问题,才出现了各种现象,美国制造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英特尔   美国   芯片   欧洲   法案   口罩   短缺   产能   半导体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