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看看这本书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看看这本书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杨绛


竖条纹牛皮纸的封面,拿到手里,就像是捧着厚厚旧时光的家书,里面可能是唠叨的家常,可能是温情的过往,可能是浓浓的思念。总之,一定是值得思念、回忆的岁月。


我读书一向心急,这本《我们仨》,是为数不多,读几页就要放下缓一缓,重重的喘上几口气,干些旁的不相干的事,才敢拿起来继续阅读的书。因为阅读时,书中的痛被温暖和柔情包裹着,它不会直击你的心,但却慢慢地、慢慢地渗透给读者,读着读着,我自己就变成了杨绛,一个被被思念重重压住,又要自己坚强地站起来的母亲、妻子。很沉、很沉、很沉。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


文集用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拉开序幕。在梦中,杨绛每日坐着小船,穿过古栈道,探望客栈中的丈夫钱锺书。在这古驿道上,杨绛将钱锺书送了一程又一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船远去。该离开的最终会离开,该留下的最终会留下。


梦境中烟雾迷蒙、杨柳成行、野草滋蔓,不舍、留恋与无力感贯穿在第一篇章中。迷离的梦境最后,只变成了一片黄叶。

杨绛先生把悲情寄托在了梦境中,将沉重化作梦中的杨柳依依,深沉内敛。让读者一起走进梦中,一起陷入迷雾中。


第二篇章,我认为是杨绛先生最难以落笔的部分,她开始用笔,触碰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先后离去的过程。阅读时,我心有不忍。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看看这本书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看看这本书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看看这本书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看看这本书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看看这本书

第三篇章,我开始跟随杨绛先生,与爱人一起在英国留学,然后我们有了爱女瑗瑗,锺书说女儿像他,他俩是哥们儿。后来我们在三里河寓所,终于有了家,锺书和我相互理发,我能用电推子,他会用剪刀。

在文字中,我成为了杨绛,走进了他们的小家,一起重新经历他们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经历这个学者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


在女儿、伴侣相继离去4年后,杨绛依旧用简洁的语言、轻松的语气,回忆几十年快乐的日子。他们的艰难坎坷被爱磨平,却又因爱更加沉重。

92岁高龄的杨绛记录63年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是一段一家三口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


而我们的日子也难免有不如意,有时还觉得真是过不下去了,推荐集美们,翻几页《我们仨》,就会发现,人生旅途,有他陪伴,挺好。


爱情、婚姻、家庭,希望大家到最后,只有一句:“和你,我还没过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推子   梦中   篇章   坎坷   梦境   沉重   丈夫   思念   温暖   女儿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