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的宝葫芦——我与杜鹏程同志的战友深情之五


原创 卢德义 郑世骥


背上的宝葫芦——我与杜鹏程同志的战友深情之五

杜鹏程


鹏程同志在独四旅(四师)期间,与各级干部交情都很深,师团首长对这位新华社随军记者也都十分关心,只要看到或听说他有什么困难,都想方设法给予解决。有一次,独四旅政委杨秀山看到他的笔用线绳缠着凑合着用,便让真是雪中送炭,体现了部队首长的关怀,倾注着官兵对他的厚望。


鹏程同志在跟随部队行军打仗期间,身上总背个小包袱,从未离过身。四师杨秀山师长看他奔波劳累,十分辛苦,就让机关专门为他配备一匹马,但他却很少骑,不是让给伤员骑,就是为同志们驮背包。有一次,杨师长见他身上背着个包袱在牵着马走,笑着对他说:“老杜啊,,你真是个属马的。有马不骑,,还替马驮东西。”鹏程笑着回答:“我背的可是个‘宝葫芦’,这个秘密不能告诉你。”其实,他这个小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在我们一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里面装的全是他的笔记本。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这些笔记本都是他用粗糙的纸张自己装订的,大大小小,参差不齐,大多如手掌般大小。


从此,他无论是坐汽车还是乘飞机,这个箱子便代替了那个包袱,依然形影不离地跟着他,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这些笔记本里记录的,全都是解放战争开始后,西北野战军总部和二纵特别是独四旅南征北战的第一手资料。他把这些笔记本看作是自己的命根子,在紧张激烈的战场上,即使危急关头他把被子、衣服全都扔掉了,但这个包袱却始终形影不离地跟着他,白天行军打仗背在身上,晚上睡觉就把它当枕头。即使偶尔骑一次马,他依然牢牢地把这个小包袱绑在身上,生怕万一马匹受惊跑掉,把他的这些宝贝给带走弄丢。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部队就曾多次发生过行军打仗时,马匹遇到敌人炮弹爆炸受惊狂奔,将驮载物资遗落丢失的情况。


从此,他无论是坐汽车还是乘飞机,这个箱子便代替了那个包袱,依然形影不离地跟着他,走到哪里带到哪里


鹏程同志跟随王震司令员乘飞机刚刚抵达迪化(即今乌鲁木齐),一兵团政治部便任命他为军代表,前往接管新疆日报社。在新疆和平解放之初,广泛宣传党的政策,扩大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迅速稳定新疆局势,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组织上把这个重担交给他,可见对他的信任。他在报社有了一间房子,和张文彬在这里结了婚。婚后第二天,他俩奉命又赶往喀什,在寒风刺骨的大卡车上颠簸了7天,赶上了徒步进军的四师部队,看到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欢迎解放军的盛况。他作为新华社第一野战军第二支社社长,迅速向全国报道了我人民解放军将五星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的喜讯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他写下了数十万字的新闻报道和战地通讯,有的还受到彭德怀副总司令的表扬。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鹏程   新华社   野战军   马匹   新疆   形影不离   战友   包袱   葫芦   部队   深情   身上   同志   笔记本   杜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