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杨尚昆

前言

解放战争时期,杨尚昆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等要职,协助周恩来处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其实在杨尚昆接手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之前,这个职位一直是由李富春兼任的。而在中央的命令下,李富春匆忙赴热河开展工作之后,并没有什么正式的手续,因此,杨尚昆接任办公厅主任的时间,是没有档案记载的。

口头交代杨尚昆

其实在杨尚昆接手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很健全的机构。

虽然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成立,但直到1941年,中共党内始终没有办公厅这个机构建制。

1923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的提议下,中共“三大”决定在中央设立秘书一职最终,通过选举,毛泽东担任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中央的日常工作。

就这样,毛泽东就成为了中共中央的第一任、也是唯一的一任秘书

然而,中共中央的秘书并不是寻常的秘书,他也是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人之一,管理着机构的日常工作,也需要处理工作和文件资料等保管的工作。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毛主席

1925年,中共四届一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央秘书部,随后,在中共四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成立中央秘书处,由中央秘书长管理中央秘书处,而第一任的秘书长就是王若飞。

在1933年,中央核心从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随后再去到了陕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央秘书处就不存在了,直到1935年才恢复。

1941年8月,任弼时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任副秘书长,在他们的努力之下,这才初步建立了中央办公厅和行政管理机关和各项规章制度,中央机关、军事机关和边区党政军三大系统的行政工作这才开始规范了起来。

1941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确定了中央秘书处为中央书记处的工作机关。

9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正式确定由任弼时任职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王首道为中央秘书处的处长,随后组建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整个办公厅机关都进入了杨家岭新盖的办公楼,开始处理书记处的日常工作。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1941年6月30日,中央书记处发布的文章

就这样,在任弼时和李富春的努力和调整之下,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的雏形开始搭建了起来。

尽管当时的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机构不健全,制度也不是很完善,再加上工作繁杂,而且这样的工作事情太多,牵涉较多,因此,李富春想要找一个称职的接替他的人并不容易。

在中央决定任命李富春为冀热辽中央局书记赶往热河开展工作之后,分管书记处办公厅的任弼时提议由杨尚昆接任李富春的职位。

很明显,任弼时推荐杨尚昆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和了解,在多年的工作接触中,任弼时也清楚地知道杨尚昆不管是在工作能力方面还是个人品质和政治水平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也得到了任弼时的认可。

而在李富春离开延安之后,他就将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的工作对杨尚昆进行了口头交代。他还对杨尚昆说:“我这里做什么你都清楚,就是这些人、这些事,全都交给你吧。”

他还半开玩笑地说道:“我早就想找个替身,现在总算找到你了。”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李富春

由于李富春走之前比较匆忙,因此除了向杨尚昆做了口头交代之外,并没有时间进行什么正式的手续,所以,杨尚昆在做出接任办公厅主任的时候,并没有档案记载。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

杨尚昆刚刚接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两个月,当时任职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就作为中央代表来到北平和国民党代表、美国代表一起,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

由于叶剑英和杨尚昆的关系不错,因此在他离开延安之前,叶剑英就专门去到毛主席那里,为杨尚昆讨要了一张中央军委秘书长的委任状。

当时的杨尚昆任职中央军委秘书长后,也并没有住到王家坪中央军委的院子中,叶剑英以为杨尚昆有什么想法,于是便二话不说向毛主席讨要委任状。

在杨尚昆的回忆中,还曾提到过这件事。

那天,叶剑英拿着委任状郑重其事地说道:“你看,毛主席都已经签字委任你了,你赶快搬过来吧!”

杨尚昆清楚地记得,这份委任状很是特别,是用8开大的白纸手工做成的,上面写着毛主席的亲笔签名,而这样的委任状,能够说得上是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绝无仅有的。

这份委任状是杨尚昆首次得到,也非常珍惜,但从延安撤退的时候,却不慎丢失,如果现在还在,应该算是一份珍贵的文物了。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杨尚昆和毛主席

1945年党的“七大”后,中央正式任命杨尚昆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在这之后,杨尚昆这才搬到了中央军委所在的王家坪居住。

1948年6月,杨尚昆到中央前委汇报工作,当时的毛主席正准备去苏联会见斯大林,而就在这时,毛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派杨尚昆将这封信送到靖边县的彭德怀驻地。

于是,他便立即带着11个人,骑着马走了5天,终于到了目的地,将毛主席的亲笔信送到了彭德怀的手上。

彭德怀看到毛主席的信之后,告诉杨尚昆毛主席信中的内容,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把西北的军事交给彭德怀,后方的工作包括联防军、地方工作和后勤都归贺总管。

杨尚昆听到彭德怀的一番话之后,感觉到这封信不比寻常,这也算是毛主席在去苏联之前的嘱托。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彭德怀和毛主席

而彭德怀也深知毛主席的用意,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非常重用韩信和萧何,一个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个负责后方,而毛主席的用意正在于此,彭德怀就是韩信,贺总就是萧何,如此看来毛主席的用意之深。

这一次是杨尚昆第一次为毛主席送信,而在后来,杨尚昆又曾多次受毛主席的委派为其充当信使

然而,斯大林在得到毛主席要去苏联的消息后,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情况,如果毛主席离开岗位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他认为毛主席访苏的行程可以再推一推,因此,在斯大林的建议之下,毛主席就没有启程苏联。

周恩来对杨尚昆说:你仍然殿后

在任职中央办公厅时期,杨尚昆也曾回忆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听汇报、看电报,也批阅相关的文件,偶尔也会处理党内的一切公务。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杨尚昆

由于当时的党政军领导机关都集中在西柏坡附近,周恩来负责决定党政军所有的大事。为了更好地进行工作,周恩来经常会把各部门的负责人召集起来,开联席会议来处理各种事务,而这样的形势在后来也被称作“大办公”。

这样的办公方式通常会从晚饭之后就开始,一般也会开到深夜。

“大办公”实行不久之后,周恩来就规定了两条行政方面的事务,从那以后所有的电报都必须由杨尚昆批发,叶子龙经办。那些日常文件的处理,由政策研究室来完成。

作为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都会参加每次的“大办公”,由于当时所有事务的文件和电报都需要杨尚昆起草之后再由周恩来审批,因此,在那个时候,杨尚昆确实是周恩来最得力的助手。

当时的“大办公”是每周一次,但这样的办公方式在周恩来看来并没有什么效率,每次集中那么多人,最后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后来,周恩来改变了这样的办公方式将其改成了“小办公”方式。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周恩来

这样的小型会议,一般只有杨尚昆、杨立三和薛暮桥,每天晚上就在周恩来的办公室召开一次。

这样的办公方式相比之前确实提升了工作效率,杨尚昆还回忆这样的办事当时甚至要比解放之后的中南海时期还要快。

每次会议过后,都是由周恩来定夺,如果能够当场定下来,杨尚昆就会立即起草电报,等到毛主席起床之后立即送去,经主席同意之后才能够发出。

在三大战役期间,是他们第三个最忙的时候,小办公会议不能正常继续,所以经常是周恩来叫到谁就谁先去。

在杨尚昆的回忆录中,也曾专门提到了由他组织领导的三次大搬迁,第一次是从延安撤退到晋西北,第二次就是从晋西北东进到西柏坡,而这第三次搬迁就是从西柏坡到北平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1930年代的北平

这一次的搬迁,相比前几次性质上是不一样的,同时对于中央的意义也是深远的。而杨尚昆深感自己肩负的重任,所以他决定这一次要提前准备。

1949年1月,杨尚昆深知形势发展的迅速,因此要积极地提前做准备。于是,就在1月19日,杨尚昆就派中共中央直属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去北平察看中央的驻地。

27日晚上,杨尚昆就来到周恩来的住处,一同商议“大搬迁”的事宜,周恩来说道,中央已经有了大致的意向,而搬迁的时间大约时候定在下月中旬,政协筹备会同时也会召开。

随后,周恩来向杨尚昆说明了中央的意见,那就是让李克农先去北平布置,而杨尚昆则负责殿后。所谓的“殿后”工作,相当于中央所有的搬家工作都交由杨尚昆来掌管。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央搬迁的事宜,中央特地成立了“转移委员会”,开始紧锣密鼓地忙碌起了“大搬迁”的准备工作。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从西柏坡到北平中共中央大搬迁

一月底,叶剑英从北平来报,要杨尚昆一起去北平筹划大搬迁,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周恩来指示他,现在他是抽不开身的,因为现在一些“客人”就要来到西柏坡。

而这个“客人”就是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他赶到了西柏坡与中共一起探讨中国的时局,并且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所以,那个时候接待客人也都是由杨尚昆负责接待。

当时的杨尚昆一边忙于中央搬迁一边还要接待客人,关于搬家的事宜,虽然也都是由周恩来定夺,但还是需要杨尚昆来落实。

当时,杨尚昆还专门打电话给林彪和罗荣桓,派出一百辆卡车来协助这一次搬家。当然,这也是经过周恩来同意的。

对于这一次的搬家,虽然有周恩来和杨尚昆在,毛主席本来是不应该操心的,但毛主席还是很重视。

他说:党中央进北平,这是一桩大事,政治意义十分重大,是党和军队胜利的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事情,一定要计划和组织好。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1949年7月,华北大学工学院跟随党中央迁址北平

进入二月份,“大搬家”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此时在杨尚昆的脑海中却思考着这三次搬家的问题,从撤退到转移,再到现在的胜利进城,标志着中国革命一步步的胜利。

在撤退延安的时候,人们害怕东西丢不掉,但现在大家却什么都想带着,以为领导人就连一张木板床都想带着,还说到了北平之后不一定会有这样的床。

由于当时任弼时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党中央还需要着手进行大量重要的事务,所以中央书记处决定由朱德来分管中央办公厅的工作。

朱德上任之后,便对杨尚昆说:“你们放手工作,我愿意为你们撑腰。”

3月17日晚上,中央书记处决定,中共领袖和中央机关将会在23日启程北平。北平方面将这个消息报告给毛主席之后,毛主席认为要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

入城仪式要搞,但不能兴师动众,中共中央书记处到北平的消息应该公开,应该检阅驻平部队,同时也要会见各民主人士和无党派爱国人士。

毛主席启程动身

22日,叶剑英和李克农从北平发来电报,报告北平以及相关的搬迁沿途的事情已经布置就绪,党中央可以出发。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叶剑英

周恩来接到电报之后,复电给叶剑英,他们决定在24日晚上去涿州,希望他们能够派一位干部到涿州等候。

这一切看起来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就在毛主席和中共领袖动身之时,却出现了意外。

在搬迁之前,杨尚昆就向林彪借了一百辆大卡车,然而直到23日凌晨,才仅仅到了20辆小吉普车,大卡车也才到了一部分。

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原本要和吉普车一起动身的机关和人员无法按时上车,一些物资也不能按时装车。

作为第三次搬迁的总负责人,杨尚昆急得焦头烂额,他一边在催促预计的车辆,另一边将情况如实报告给了周恩来。

最终,经周恩来和杨尚昆研究,决定先用小吉普车将书记处先行送去,原定于第一批人员等到大车来了之后再决定。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毛主席和周恩来

3月23日上午,毛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乘汽车启程北平,就在出发时,毛主席对周恩来幽默地说了一句:“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周恩来笑着回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再退回来。毛主席回道,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对不当李自成,同时我们也都希望能够考个好成绩。

面对这一次的意外情况,杨尚昆已经对于人员和组织进行了有序地安排,原本要提前出发的杨尚昆直到午饭时间还没有看到运送的大卡车。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毛主席和周恩来

他想到自己不能再继续呆在这里了,他必须要赶在毛主席到达北平之前查看情况,于是,他将这一切交给了相关的工作人员之后,就离开了西柏坡赶往了北平。

为了赶在中央部队之前,杨尚昆只能抄近路,从灵寿再去到定县。经过一路奔波,他终于赶在了毛主席之前来到了涿州,按照计划,主席和中共领袖是要在这里休息一晚的。

晚上,他们继续乘车赶路,在黄昏时分进入了北平,来到了香山的山脚下休息。25日凌晨,毛主席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北平西郊的清华园车站,来到了预先安排好的颐和园益寿堂休息。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颐和园益寿堂

但领袖们在这里落脚之后,却发现房间里没有床铺也没有沙发,他们只得用木凳搭成铺位,凑合着休息。而就在这时,杨尚昆还不知道中央社会部已经将园内的人清理了出去。

领袖们来到这里没水没饭,下午还要会见民主人士和爱国人士的活动,为此,毛主席发了火,训斥了一顿中央社会部的人

当天下午,毛主席就检阅了驻平部队,雄壮威武的军队和各种各样的火炮装备使得主席心情大好,中午的不愉快顿时烟消云散。

杨尚昆接手中央办公厅,毛泽东亲笔签名,托叶剑英转交特别委任状

1949年中央迁至北平毛主席在阅兵

毛主席等中共领袖到达北平之后,中央的各个机关陆续进驻北平。

那段时间,是最让杨尚昆劳心的时期,他不仅要忙于房子车子的问题,还要接待到北平的领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许多旧日的同志都看到了,手也握痛了。”

虽然这一次搬迁的过程很是艰辛,但却不能阻挡杨尚昆欢快的心情,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革命终于迎来了曙光。

4月底,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约一万多人全部顺利搬迁到了北平。7月底到8月初,毛主席等中共高层领导人开始入住中南海,杨尚昆也随之住进了中南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中央办公厅   中央书记处   西柏坡   中央军委   北平   周恩来   委任状   办公厅   中共   中央   工作   毛泽东   叶剑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