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三度入狱,后任河北省委书记,为官清廉,女儿因没钱走上绝路

半生辗转、半世沧桑,他将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带着满腔热血投身革命,离开时是一身傲骨,两袖清风,留给后人的是他的战功和作品。作为一名荷戈老兵,他完成了自己立下的誓言,作为党的干部,他廉洁奉公、兢兢业业。他唯一的亏欠就是对于自己的女儿。

01

他就是李尔重。

李尔重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6岁就投身到了抗日事业,他两次受伤。曾经一次子弹打穿了他的小腿。解放战争时期,三进国民党监狱,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湖北、广东、河北任职“一把手”,他是一位德高望重老红军、老干部,也是博学的长者,更是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卓越。他曾经被毛主席称赞“我们的作家和才子”

他曾三度入狱,后任河北省委书记,为官清廉,女儿因没钱走上绝路

李尔重对自己很严格,对子女的管教更是严格。从小就教育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自己的梦自己去圆。这样的父亲对于女儿李晓丹来说,有些冷酷无情,她常常认为自己身居高位的父亲甚至不如平常百姓知道些人情世故。

李晓丹下岗后,并没有先来找父亲,因为她知道父亲的脾气,说了也没用,但是儿子每天的花销让她承受不了。由于父亲对自己的管教太严苛,当李晓丹做了母亲后,她想将一切好的东西都给儿子,长久下来,儿子被溺爱得不成样子。

02

最疼爱的女儿下了岗,老伴又生病住院,组织上知道李尔重家里情况后,想在生活上给予一点照顾,但是他们都是知道 李尔重的脾气,如果直接说一定会被 李尔重拒绝,说不定还会被骂一顿,于是按照规定给他配一个生活秘书,对于人选,组织上认为他的女儿李晓丹最合适。看着困顿的生活已经将女儿压得脱了相, 李尔重心疼啊,最终一咬牙为女儿破了例。但是看到胸前的党徽,李尔重的心里像被针刺了一样。

他曾三度入狱,后任河北省委书记,为官清廉,女儿因没钱走上绝路

虽然有个这份工作,但是对生活却没有很大改变,因为儿子就是个无底洞,晓丹曾经想让父亲的招个呼,将她这个副处级转正,结果李尔重断然拒绝,“你的这个职位都已经是破例,我不可能去打这个招呼”。

晓丹攒了一肚子的话,“人家省长的秘书起码都是正处,而且咱家这个日子过得哪里像一个省里“一把手”的家庭,在住的这个大院里,属您的官职最高,可也属咱在家最穷,母亲常年住院,您还要每月给老家寄钱回去。这每个月的生活费根本剩下不了多少。我的儿子,我知道我已经给他惯坏了,可是他的工作周围也都是些高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吃穿用度,我也不想自己儿子比他们的差,可是每个月就是这些死工资。”

她这一肚子话终究憋在肚子里,没有说出来。因为她知道,说出来只会惹父亲生气。但在这拮据的压力实在压得她无法呼吸,最终她还是选择走上绝路,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痛苦。

他曾三度入狱,后任河北省委书记,为官清廉,女儿因没钱走上绝路

女儿的离世给 李尔重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他特意写了长文怀念女儿,字里行间都是对女儿幼年成长的温馨回忆。

03

退休后,李尔重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他的文学创作之中,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戎马生涯使他对那段历史又更深刻更直观地感受, 李尔重花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480万字《新战争与和平》,并有李先念作序,他以全景的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争史,是一曲高扬爱国主义的颂歌。

他曾三度入狱,后任河北省委书记,为官清廉,女儿因没钱走上绝路

为了完成这部巨作,李尔重花了3年的时间去搜集了各种资料,有时候在档案馆一待就是一天,还会去找战友回忆当时的细节,就连去日本出访也不忘记去查询当年的《朝日新闻》。

他整理的笔记密密麻麻地写满的几十个本子。为了安心创作,他还在客厅贴出了“余已年逾古稀,身埋半土,任重道远,秒争寸阴,犹恐心愿未了,抱恨归眠。来访晤谈,应在晚间,额外之求,恕不从命,的告示。这一贴就是10年的告示也见证了李尔重创作的日日夜夜。而李尔重最终将他这本书的手稿无偿地捐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他曾三度入狱,后任河北省委书记,为官清廉,女儿因没钱走上绝路

一身正气,求真求实的求真理;两袖清风,为党为国为人民,李尔重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宣言,无怨无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李先念   解放战争   吃穿用度   寸阴   省委书记   女儿   两袖清风   后任   清廉   河北   绝路   告示   把手   儿子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