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


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


在陨石的坠落地点似乎总是位于人迹罕至的区域,比如2021年7月25日凌晨一点有陨石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以西六十公里的郊区林间坠落,还有前不久河南陨石的降落地在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的山区。

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


看上去就像它们有意地避开了人类一样,那么问题就来了,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是谁在保护人类吗?还是有别的原因?

陨石的构成

绝大多数陨石是微陨石,直径最大300毫米左右,掉地上都看不见,这种小体量的微陨石在坠落的时候很快就会因为大气阻力难以持续加速,因此坠落的时候比较缓和,就算撞在人身上或者坠落房顶,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察觉。

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微陨石”其实在地球表面很常见,不管是荒郊野外,还是人类的城市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只不过由于它们实在太过微小,我们人类根本就察觉不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我们才能看到“微陨石”的样子。

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

(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微陨石”)


大气层的保护

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以及流星体)在冲入地球的大气层,由于它们与地球的相对速度普遍都很快(一般都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十公里),因此在它们进入浓密的大气层之后,就会剧烈压缩其前方的空气,这样就会就会造成两种后果:1、表面产生高温;2、内部形成高压。

由此可见,这些小天体想要坠落在地球表面,就必须要先通过高温高压的考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小天体都无法顺利地通过这种考验,它们要么会在高温中烧蚀殆尽,要么会因为内部压强过高而在大气层中爆炸解体,然后其产生的碎片继续被高温烧蚀,即使它们的部分“残渣”能够到达地球表面,绝大多数也会成为“微陨石”。

陨石的稀少与人类的分布

地球是全方位无死角,各个位置都有微陨石坠落,然而1年总共才5000多吨,就连一米厚的地球大气也不止这个重量了。实际上,只有极少的数的小天体能够突破地球大气层的“防御”,然后坠落在地球表面,进而形成人类可以察觉得到的陨石。统计数据表明,平均每一年,能够掉在地球表面上的质量较大的陨石(超过5公斤),其数量只有8颗左右。微陨石十分分散,而地球71%的面积是海洋,微陨石坠落海洋的几率比坠落陆地的几率高很多。

地球很大,但是人类分布比较集中,地球面积中29%是陆地,然而其中不到14%适合人类居住。相当于地球总面积的大约4%,而在这4%之中,人类城市的面积所占的比例又远远低于乡村。虽然人类居住比较集中,但是相对而言人们还是分散的,即便是人口密度最大的摩纳哥,人口密度也才每平方公里18,533人,人的分散导致被砸中的几率很低很低。

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


总体上来讲,那些能够坠落在地球表面的陨石,其坠落地点都是随机分布的,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本来就数量极少,并且只有大约4%的可能性会掉在人类聚集的区域,而掉在人类城市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因此可以说,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陨石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其实只是因为陨石掉在人类聚集区域的概率太低。当然了,一种事件概率低,并不代表它就不会发生。2001年,俄罗斯城市车里雅宾斯克上空发生剧烈爆炸,是通古斯事件以来最大的小行星事件,据观测小行星初始直径19米左右,事件共造成当地多所房屋受影响,共有1500多人在事件中受伤;2017年,我国云南的香格里拉遭遇了小行星袭击,小行星空中爆炸,空爆高度37公里,爆炸当量相当于540吨TNT。

陨石为什么总是掉在荒郊野外,而不是城市?

地球并不是绝对的安全,所以人类在发展观测技术,监测着很多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即便直到撞击时人类还无力阻挡,也大概可以计算坠落地点,然后做好撤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荒郊野外   陨石   城市   小行星   大气层   天体   高温   地球   人类   地球表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