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前后,对徐向前有过四次任命考虑,每一次设想的职位都比较重要,但是最后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落实。于是网上就有人认为毛泽东不信任徐向前,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对徐向前的四次任用考虑

徐向前身上一直有旧伤,迁延不愈,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正在养病,毛泽东特地来看望他。

徐向前虽然身在病中,但是心中仍旧无比牵挂战场的情况,他向主席表达了自己非常想回到前线继续打仗的愿望。毛泽东就劝慰徐向前说,你还在养病,不要急,身体要养好,以后有你打仗的时候,国民党是不会让你闲着的。

主席这句话意味深长,果不其然,解放战争很快就拉开了大幕,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对徐向前的任命考虑。

1945年9月,当时日本刚刚投降,为了争取人民革命的成功,党中央认为,只要控制了东北以及热察两省,并且得到全国解放区和全国人民的配合,那么战争就可以得到胜利,全国解放指日可待,这也就是所谓的“向南防御,向北发展”大战略。

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东北就成为了全党的战略重地,相应的下一步计划自然是大举进军东北。所以,要想让这一战略成功实现,就必须要有一位无论是领导能力还是军事能力都十分过硬的人,去往东北区主持大局。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那么到底谁能够胜任呢?当时中央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谨慎而全面地考虑,得出了一个结论:为了加强东北地区的工作,中央提名了三个人前往东北,有陈毅、林,还有一个就是徐向前。

东北是获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点,同时也是中央的战略重心,所以这三位中的任何一位,都是独当一面,统帅全局的能力干将。尽管最后毛泽东确定了林去东北,但徐向前能够被考虑为候选人,也足以说明主席和中央军委很看重徐向前,认为他确实是一个有应对各种情况能力的创新人才。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第二次想要任命徐向前是在1946年的上半年

当时主席希望徐向前去中原局工作,但是这份工作紧张又繁忙,他又想到徐向前的身体问题,就去仔细了解了一下徐向前的健康状况。很可惜的是,徐向前的身体还在恢复中,远没有达到健康的状态,恐怕是不能承担起高负荷的工作,于是这个任命考虑不得不被搁置,最终不了了之。

1946年的9月初,中央第三次决定任用徐向前。

七月份时,山东野战军在泗县的战役失利,虽然最终歼灭了国民党桂军172师三千多人,但是我军伤亡也非常惨重,仅仅主力第一师就伤亡两千七百余人,其他纵队各有数百人伤亡,总数超过了四千。

同时,因为山东野战军没能继续南下增援华中野战军,造成了两淮保卫战的失利,陈毅也受到影响,遭到了批评。整个部队沉浸在低迷的状态中,战士们情绪低落。战局因此受到波动,陷入了被动局面,中央认为,敌人控制了陇海线之后,山东与华中的联系将被切断,态势会变得更加不利。本就重要的山东战略区更加成为中央关注的重中之重,于是九月初,中央准备把徐向前派往山东战场,来接替陈毅的指挥,前去山东负责鲁南前线的调动指挥。

然而由于徐向前的身体原因,他依旧没能赴任。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1949年4月底,毛泽东再次考虑任用徐向前。

徐向前在此前接连率兵攻打了临汾、晋中、太原几场战役,战争持续了一年多近两年的时间,徐向前本就恢复不完全的身体更加糟糕,病情也进一步加重。因为战争对于人身体及心理上都是一种巨大的损耗,他不仅要殚精竭虑地统帅指挥,还要应对随时会出现的一切紧急情况,几场战役下来,徐向前身体状况非常不好。

毛泽东给他拍了一份电报,要求他立马休养。不必担心工作,在他养病的期间,他所担任的18兵团工作,交给周士第代理,等到他病愈之后中央再为他改任其他工作。主席还问徐向前的意见,如果让他去西北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兼18兵团司令员可不可行。第一野战军副司令的职位并不低,司令员是彭德怀,如果徐向前同意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听到主席的安排后,徐向前立马询问了他的医疗小组意见,他想请专家们仔细了解他身体的具体情况,做一个评估,来判断自己到底能不能完成这份工作,避免任职后因自己身体不好的缘故而拖后腿。

在听取了专家意见后,徐向前明白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于是他马上向主席报告:“因为肋膜两次出水,胸背常痛,请即解除现职。”作为一名半生戎马的老将,徐向前深知部队工作的严谨与工作责任的重大,所以他还向主席提议,自己负责的18兵团工作,由周士第接任,王新亭担任副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就这样,因为徐向前的身体原因,虽然中央多次委派职位,但他并未能上任,算是“没被重用”。事实上,毛泽东是很看重徐向前的,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疑用”,相反,主席很关心徐向前。

1936年十月,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红军渡黄河,谁料后续跟进的部队却被敌军切断,徐向前带领的两万多人遭到了敌军的重重围困,无法脱身,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孤军奋战。11月8日,徐向前和陈昌浩接到中央命令,组建西路军,在河西创立根据地,并向外打通国际道路。

这是个难度巨大的任务,他们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了五个月,歼灭了敌人2.5万人,然而由于人数悬殊、处境被动,西路军损失则更加惨重,最终留下的战斗人员竟只有1000人。

很快,陈昌浩通知徐向前,军委会命令他们离队东返,残部分成三个游击队进行迂回作战。但徐向前不同意,他觉得部队打了败仗,就要大家共同承担,怎么能自己先走,留下战士们独自面对呢?要死也要死在一块儿啊。

陈昌浩向徐向前解释了原因:他留在这里目标太大,军委的命令,军人一定要服从。无奈之下,徐向前和陈昌浩离开了部队。最终,三个游击队只有李先念率领的支队边打游击边突围,终于打到新疆得到接应,同党中央汇合,两万人的西路军仅有四百人活了下来。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事后,徐向前懊悔不已,他始终觉得,如果自己留下来,起码能稳定军心,最后说不定也能多带些人来到新疆,他迁就了陈昌浩的意见,犯了终身抱憾的错误。

毛泽东一直很忧心西路军失散的指挥员,还令周恩来和国民党谈话,停止向西路军进攻。当得知徐向前成功回到援西军总部时,主席很高兴。同年五月,徐向前回到了延安,这时的他心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西路军的总指挥,西路军打了败仗,即使还有其他客观因素影响,责任不全在他,但是徐向前还是做好了心里准备,接受党组织的批评、处理。

毛泽东就接见了徐向前,徐向前见到主席,心中百感交集,又想到西路军的惨败,一时间情绪竟控制不住,热泪盈眶。毛泽东握住他的手,并没有任何苛责的意思,亲切地同他说:“向前,你受累了!辛苦了!祝贺你,能顺利归来!”

看着徐向前越发清瘦的面容,毛泽东问他:“身体怎么样了?听说你病得不轻。”徐向前回答说:“病了些天,牙齿又疼。”毛泽东接过话说道:“俗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啊。”主席幽默的话语让徐向前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他开始和主席讲述西路军西进的事情。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怕勾起徐向前痛苦的回忆,毛泽东并没有多问西路军一事,但是西路军西征失败的事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徐向前的心底,他有许多话想和主席说。他把自己的总结、认识全数告诉了毛泽东,在对战争最后时段的情况以及最终的失败进行深刻反思时,主席并没有让他多讲。

毛泽东认为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成为了一段历史,所以安慰徐向前说:“这些已经过去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难过,你能回来就好,有鸡才有蛋啊。”主席的话语处处是安慰,徐向前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动。

毛泽东还表示:“西路军条件艰苦,所有的干部和战士都是很英勇无畏的,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伤员没得救治,但他们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坚守阵地,靠着大刀和长矛也要和敌人拼命,这种精神永不能丢失,要永远流传下去!”这次谈话让徐向前铭记终生。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主席对徐向前有多次的任命考虑,并且拟派他的职务也都是要职,哪里的战略区需要统率就派去哪里,十分信任他。即使西路军指挥失利,也并未加以苛责,相反,毛泽东始终给予徐向前关心和照顾,在他生病时还去看望慰问。

1948年,徐向前领导解放太原战争,战争进行至中途的时候,他自觉身体状态不好,怕支撑不了倒下,同时他深知解放太原的重要性,于是他向刘少奇表达了想要人来接替自己指挥作战的想法,刘少奇点了点头,对他说:“你的情况中央很清楚,但是中央现在抽不出能够接替你的人,你先回石家庄住院,休养一下,坚持到太原解放再好好休息。”

9月13日,徐向前前往医院治疗,半个多月后,他实在忧心战局,抱病从石家庄出发回到了太原战场。一回到战场,他就连日连夜指挥作战,马上又病倒了,高烧不退。毛主席和军委十分担忧徐向前的病情,在电报中嘱咐卫生部仔细诊治,注意照护,不要让他再工作,静养休息。毛主席还特意加上了“徐病状望随时报告”“如病情严重,应来中央医院。”

后来彭德怀来到太原接替徐向前指挥,1949年4月24日的凌晨,我军在太原发起总攻,结束了阎锡山对太原地区长达三十八年的统治。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毛泽东一直没有忘记太原战役后前往青岛休养的徐向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他任命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他也成为我国建国后的第一任总长。毛泽东有着超常的用人之道与战略眼光,他了解徐向前的领导与军事才能,一直没有放弃给予他重用的机会。

毛泽东一直很欣赏徐向前,在他领导晋中大捷时鼓励褒奖他,让他分享战斗经验,同时,主席有一颗伟大的包容之心,不被革命中的失败禁锢,而是从中汲取教训,所以在徐向前领导失利时,明白他已经尽心尽力,所以从未苛责。

解放战争主席对徐向前有四次任命考虑,最终都没有落实,这是为何

而徐向前也一直极为拥护毛泽东的领导,对主席充满了崇敬的感情,当时长征的途中他是红四方面军的军事总指挥,当张国焘妄想分裂红军的阴谋暴露后,党中央连忙变更计划,率红一方面军北上,但徐向前十分坚定地说:“红军不能打红军,哪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道理!”这才避免了一场乱局。文化大革命中,主席对徐向前都是了维护之意。

所以,毛泽东是很信任徐向前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疑用”,多次任命他的职务份量都不轻,没能实现大多是因为徐向前的身体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解放战争   主席   野战军   太原   山东   四次   身体   战争   中央   战略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