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往往是这三种人,但是有一种很危险

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往往是这三种人,但是有一种很危险

图/源自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活一世,离不开和人打交道。

从前,信息传递滞后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多是直接面对面的交谈,或者采用书信的方式委婉表达。

如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个人的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他的名片,用来展示自己的同时,也给想要了解自己的人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

其中,大多数人的网络交流都离不开微信,朋友圈也随着成为了人们分享生活的平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热衷于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例如: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旅行过程中遇见的美景、生活中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商品与推广等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或许无法做到和朋友频繁的联系,不过在朋友圈中点赞、评论也不失为一种联络的方法。

然而,有一些人在朋友圈却非常安静,他们既不会发动态来刷屏推广,也不会吐露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从来不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些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往往是这三种,但有一种很危险,建议看清楚了再深交,以免被其利用和伤害。

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往往是这三种人,但是有一种很危险

01:专注力强的人

人的专注力有不同的程度,有些人能够保持几个小时的专注力,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有些人则会经常走神,生活节奏总是被各种琐事打断。

一个人专注力强的人,往往能够更好的把控自己人生的走向,因为他们懂得在正确的时间做相对应的事情,不会肆意挥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村上春树曾说过:“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专注力非常强的人,他们很少会发朋友圈来消磨时间,甚至不会去阅览朋友圈的动态。

因为他们早已找到了生活的重心,知道哪些事是值得做的,哪些事是不值得做的,与其花费时间在无用的社交上,倒不如专注于自身。

为此,与其花费时间跟一些不相关的人联络感情,或者花费时间在刷朋友圈上,他们更想默默地提升自己。

这样的人,往往是不能小看的人,一个人活得越是清醒,也就越是容易成功。

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往往是这三种人,但是有一种很危险

02:内心孤独的人

许多人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社会之中,内心会感到非常孤寂,融不进热闹的人群,也没有可以倾诉内心的朋友,所以逐渐成为了形单影只的孤独者。

村上春树所著的《挪威的森林》一书中有一句话:“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有些人并不是反感发朋友圈,而是他们每次发布的动态都无人问津,明明没有屏蔽任何一个好友,却得不到一丝的回应,久而久之,心中难免感到失望。

于是,他们不再主动发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许是认为自己感受不到外界的关注,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希望被人打扰。

这一类人的内心非常孤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主动得不到回应。

年轻时,我们渴望处在人群中,渴望得到关注,后来才发现,默默地独处,反倒更加自在。当你开始独来独往,说明你的内心成熟了。

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往往是这三种人,但是有一种很危险

03:心机深沉的人

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人与人交往应当真心相待,但有一种人却是别有所图,他们往往会隐藏自己的一切,来探听别人的一举一动,企图从中谋取自己的利益。

这一类人往往心机深沉,他们不会让别人察觉自己的生活状态,所以不喜欢发朋友圈来透露自己的私人生活。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职场中,有些人的朋友圈全部是对领导溜须拍马的动态,除了表现自己的工作敬业之外,从来不发自己的日常生活。

并且,他们发朋友圈还喜欢特殊对待,故意让领导看到自己爱岗敬业的一面,然后隐晦地打周遭同事的小报告,为自己谋取利益。

这一类人大多唯利是图,我们与之相交往要多一份警惕,以免被其利益算计。

不喜欢发朋友圈的,往往是这三种人,但是有一种很危险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就微妙,唯有懂得人际交往的分寸,学会筛选身边的人,才不会让自己被小人陷害落入困境,而是与优秀者共同成长。

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个通透豁达的人,能够明辨是非,专注自己的人生。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村上春树   朋友圈   心机   专注   内心   危险   利益   孤独   时间   人生   动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