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6岁的孩子近视了,我选择了和医生相反的建议

2021年3月29日,老师把幼儿园体检结果发给了我,很不幸,她成了班里视力最差的孩子,裸眼视力各0.6。说实话,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为最多是假性近视。

2021年4月5日,去北京天坛医院检查,开了散瞳的药。因为是慢散,所以3天后再去医院检查。4月8日,检查结果真性近视,分别为100,125。

不到6岁的孩子近视了,我选择了和医生相反的建议

首次验光图

医生的建议只有一条,配镜!这话一出我就觉得头嗡的一声,只记得大概说配眼镜一个2980还是3980什么的(离焦镜片什么品牌的当时没记住),还有特意交待我不要走弯路,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了,是最专业的,千万不要去做什么按摩恢复视力之类的,白花钱。。。。。。

做为近视这么多年的我(中度近视),真的不希望孩子这么小就戴上小眼镜。于是找了一个朋友求助,朋友的妻子是一个私立医院的眼科主任,很多明星也去那里看眼睛,在这个领域算得上是专家了。当晚收到了这个眼科主任的电话,而我对这个领域的术语和OK镜品牌都不太懂,记不清楚细节了,但听懂了她给我的最优建议:角膜塑形镜(OK镜)。她说:“如果你狠得下心来,那就戴OK镜吧”!而我一直在强调“孩子才将近6岁呀!这么早就戴这个,我接受不了”她说:“正常8岁才可以佩戴OK镜,但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讲,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还是会选这个。我家孩子8岁时近视了,现在也一直佩戴OK镜”。我知道如果不是朋友的关系,她不会这么说,正常情况医院是不会给这么小的孩子这种建议的,因为真出问题,那医院就要吃官司了。

当晚在孩子睡觉后,心态彻底崩了,我放声痛哭,一直责怪自己没帮孩子把控好,不应该让她天天抱着手机。但天下没有后悔药啊!发泄后还要面对现实。挣扎了几天突然想起在宝妈群,一个妈妈说过她的孩子当时是远视储备没了,在一个视力机构做了一段时间,恢复了远视储备。我家孩子恢复是不可能了,至少要控制住,不能让她继续发展下去。专家给的建议基本就那三条:

1. 角膜塑形镜(OK镜);2. 低浓度阿托品;3. 配镜(离焦镜片)。

可这三个我都不想选,于是找到那个宝妈的微信聊了起来。然后和那个机构约了周末去体验。最后我确定了自己的选择----在视力控制机构做眼部经络梳理,首先去医院对孩子的眼睛做了检查,因为不是所有眼睛都适合这种方法的,另外也是为了方便参考数据,以后每三个月做一次检查,看效果。眼部手法调理一个月后,买了哺光仪,每天做两次,对眼轴进行控制,要等一个月是因为当时检查视力做了慢散,不能当时就用哺当仪。

就这样我家娃开启了按摩+控轴之路。也许有人要说,这个风险太大,哺光仪目前也就有五年左右的数据,它的危害还是未知。我要觉得至少这五年是相对安全的,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放弃这个我认为控制近视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算两害相较取其轻吧。正像那个眼科主任说我的:“你非要去做我不建议你的,那可能你心里上会好受些吧,你觉得你为了孩子尝试了各种办法,可能过几年,你还是要选角膜塑形镜”。也许吧!只有这样和时间赛跑了,毕竟这几年是孩子长身体最快的时候,不想让孩子受罪,可又要控制近视的发展。从家长角度讲就当花钱买心安,毕竟一年的手法调理套餐一万多(除了眼部按摩,还有一些仪器的训练,比如训练眼睛的调节能力,每次孩子做时我也不能进去看,只能玻璃门外看一下,孩子也说不太明白,反正有不少仪器,我只认识一个好像叫直线机),加上哺光仪的一万左右(具体价格不说了,怕有人会觉得我是给哺光仪做广告的,有医疗器械许可证的就那几家,我一说大家就知道哪个品牌了),加上买的叶黄素各种辅助产品,这第一年我就花了近三万,应该说不比OK镜便宜。

经过了半年多的控制,初见成效。暂时算是控制住了,没有大发展。用哺光仪是为了控制眼轴,手法和视力训练是为了提升裸眼视力。以下为每三个月的眼轴数据:

第一次是做哺光仪前测的,2021年5月15日:

不到6岁的孩子近视了,我选择了和医生相反的建议

1

第二次是2021年8月:

不到6岁的孩子近视了,我选择了和医生相反的建议

2

第三次是2021年11月:

不到6岁的孩子近视了,我选择了和医生相反的建议

3

整理成表格如下:

不到6岁的孩子近视了,我选择了和医生相反的建议

半年数据统计

每三个月会测一次数据,检查数据持续更新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近视   建议   孩子   角膜   眼科   眼部   视力   眼睛   医生   医院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