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票为例,告诉你什么是数字人民币体系

本文之前我发表在其他平台,转载过来大家看看。虽然已经过了两年,但数字货币的基础逻辑并没有改变,变的只是越来越大力度的推广和应用范围。

任何涉及到货币的政策都是影响非常广远的,央行的DC/EP(数字人民币体系)跟微信零钱,支付宝余额以及银行卡活期存款有本质区别,搞清楚这些区别非常重要,会知道到底谁在炒作,谁有前景。


以下是原文:

在1960,70年代生的人的记忆里,应该对“粮票”这种东西有点印象。粮票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必须品。只有人民币没有票买不了东西,反之亦然。粮有粮票,布有布票,肉有肉票,糖有糖票,油有油票。

不严格地说,“粮票+人民币”这个组合,就是现在发行的“数字人民币体系”,也就是常说的“数字货币”。在粮票这个例子里,人民币是计量单位,而粮票本质上是“合约”。比如500克的粮票,是指你拿着这个500克的合约,可以用人民币以市价在供销社换500克的大米。只有人民币没有合约,人家不会卖给你。只有合约没有人民币同样也不会。在那个年代,合约相对比人民币要更珍贵。我从网上找了一个粮票的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以粮票为例,告诉你什么是数字人民币体系

图一:粮票。

这个票是粮食部发行的,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通过这个组合,官方不仅实施发行货币的职能,而且定向指导了货币流通的途径。

数字货币也好,数字人民币也好,指的都是“数字人民币体系”,英文名字是DC/EP,DC是电子货币的意思,EP是电子支付的意思。这7个字才是官方对于这个新事物的官方名称。官方命名都是非常严谨和完善的,
央行要发行的其实是一整套包括电子货币和电子支付体系,所以这个的官方命名才是“数字人民币体系”而不是人民币数字化之类的东西。

现在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体系,就要让这个电子货币在支付流通环节更可控。DC/EP这个概念里,DC可以理解成第6套,第7套人民币,EP才是最重要的。目前人民币在流通和支付环节其实是失控的。这也是央行老是搞什么“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的原因。即使这样,他还是不能让钱向他想要的方向去流动。

通过这个通俗的例子,如果告诉大家,中国准备再重回粮票时代了,而不是告诉你要发行数字货币了,你还会认为这是一个小改变嘛?

再重温一下姚所长(姚所长是央行前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整个数字人民币体系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开发的)对数字人民币体系的定义,从这个目前最精准的定义,能发现“央行数字货币体系”的全部秘密:


央行数字货币从长远来看,从价值支撑角度来说,是信用问题。

从实现方式来说,很有可能是研究加密问题。

从操作要求上说,很可能是账本的问题。

从将来的应用前景来说,它应该是智能货币。

这个定义其实已经表述得非常完整了。现在每一句都解读一下。

第一句说明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无实物,是基于央行信用的数据块。这个数据块被央行直接点石成金,赋予了信用,然后就可以拿这个数据块在中国信用所及的范围内交换获得其他东西。就像纸币一样,也是被点石成金,所以成了钞票。货币的生产环节与任何其他企业都没有关系,因为他们都没有信用,唯一的标的就是人民银行。同时央行发行的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DC发行和EP流通两个环节,意味着如果央行愿意,是可以在发出去的DC联网的情况下,追踪记录到每一个DC流通全过程的

第二句说明了“央行数字货币”在发行和流通过程中的防伪问题。在现金付款场景中,我们有验钞机可以来区分真假。但是数据块呢,怎么来防伪?中心化的防伪验证我们都很熟悉了,比如在支付宝里付款输入密码,这些是与你设置在云上的密码匹配来验证的,是中心化的验证。但是设想到央行数字货币体系可以支持“离线”以及“匿名”收支,那就说明这是一个能互相证明的数据块,就是说当这两个数据块通过某种方式对接的时候,能一见钟情,一眼就认出对方是对的人,然后完成收支的过程,这对密码学家可能不是什么问题。所以你觉得A股有那些认证/安全/密码方面的上市公司能有这种技术,而且有资格参与这么大的项目呢?

第三句说明了“央行数字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收支记录和存储问题。也就是电子钱包。我们存放纸币或者硬币的经验丰富,但是我们怎么存储一个数据块?存放在手机里吗?还是用一个智能卡片?或者U盘?在收支过程中如何对接?蓝牙,WIFI还是NFC?传统的钱包是匿名的,里面的钱也是匿名的。比如你拣到了一个装着500块人民币纸币的钱包,那么这500块花了就是花了。但是如果拣到了一个存储着数字货币的卡片呢?能把这个手机里存储的数字货币也花掉嘛?但是如果电子钱包本身不是匿名的,就像支付宝这种,只是在云上的一个入口,那么匿名支付就是一个假象。

最大的可能性是这是一个真正的独立的物理存在的电子钱包,数字货币就存放在你本地的设备里,这个设备可以联网也可以没有联网。如果你的实物电子钱包丢了,那么大概率这些数字货币也就找不回来了。所以你觉得A股有那些电子钱包/智能卡片方面的上市公司能有这种技术呢?电子钱包应该是开放的,谁都可以做,就像只有央行能发行人民币,但我可以使用LV或者爱马仕的包来装一样。这个电子钱包是一定包括了收支功能的,因为货币只是一个数据块,钱包提供了这个接口。这是对现有支付体系的一种颠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对公DC的收支。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数字货币的记账方式。还有一个问题,如果DC是存放在本地,那么,能不能像取现金一样从ATM里取出来DC到本地呢?这涉及到了自动取款机的公司。

第四句说明了真正的数字货币体系是带合约的,是一个智能货币。也就是我们刚开始时说的粮票那个故事。央行可能会根据需求直接发行特定用途的DC出来,这就说明,在央行看来,数字货币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可编程的数据块,已经预留了很多接口。只要开放就能被支付宝,财付通这些公司玩出花来。另外还有一种应用就比如说现在的疫情,我们都知道像美国,日本都会给国民发现金,寄支票。但是现金到了国民手里到底是买了口罩还是买了游戏点卡又或者存起来根本就没有流通,还有可能去抄底股票,这就很难控制。假如我们现在已经推广了DC/EP这个体系,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给所有中国人发放带“消费合约”的DC。这样这个钱第一次或者前几次就只能在消费用途流通,之后才能解除限制。就像有的城市发放的电子消费券一样,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合约。但这个消费券只是一次性的。而DC是有央行信用,可以一直循环使用的。

综上,总结如下:


1。央行数字人民币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发行和流通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以某种能互相自主识别的数据块构成。这涉及到了
密码学供应商和信息安全供应商

2。为了实现离线和匿名收支,DC必须有一个物理储存的空间,也就是电子钱包。根据央行对于数字货币体系的规划和定义,这个数字钱包必须是独立的,带收支接口和功能的,以物理形式存在的钱包。发行的地位央行不可撼动,并且可以中心化的监控到他发行的任何一个DC。但这种监控在DC离线时不可做,即使是在联网流通过程中,整个过程也是对除了电子钱包和央行之外的其他账户匿名的,这是对现有移动支付体系的颠覆


#卫士通#

#宇信科技#

#拉卡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粮票   人民币   体系   数字   央行   收支   合约   货币   钱包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