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传奇一生之夫与子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13岁嫁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妃,30岁丈夫皇太极去世,儿子福临即位称顺治帝,教育、辅佐儿子;孝庄文皇后49岁时,儿子顺治帝福临去世,孙子玄烨即位,又培养辅佐年幼的儿孙。孝庄文皇后一生呕心沥血,朴素节俭,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历经三朝,是清初有名的女政治家,于1688年去世,享年75岁。

丈夫皇太极突然去世,生前未留下任何遗诏,在多尔衮与豪格皇位之争愈演愈烈的时候,皇太极年仅6岁的九子福临临危受命,脱颖而出,登上皇位,史称:顺治帝。顺治帝前期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行使权利进行辅政,在顺治帝13岁的时候,摄政王多尔衮外出狩猎意外坠马而死,13岁的顺治提前亲政,开启了自己短暂而具有戏剧性的皇帝生涯。

孝庄太后传奇一生之夫与子

孝庄太后与幼年康熙

一、水深火热的母子关系

顺治帝即位初期,多尔衮选定蒙古族女孩儿吴克善(孝庄文皇后的哥哥)女儿为顺治的皇后,这一门亲事,完全由多尔衮做主,顺治只是作为一个听天由命的执行者,皇帝的很多婚姻都具有政治色彩(为了联系处理好周边各国、各部落、朝中重臣的关系,稳定国家统一和朝局,往往采用联姻方式,促进彼此关系)。对于这位蒙古族妹妹,顺治打心底不喜欢,亲政之后数次想废后另立,孝庄以皇后并无失德数次阻拦,这成为个性独立,不愿受人摆布的顺治帝和母亲孝庄的冲突点;顺治十年孝庄拗不过年轻气盛的顺治,选择了妥协,同意了顺治帝的废黜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此举引起了朝臣的一致反对。福临批示:“朕纳后以来,缘意志不协,另居侧宫已经三载,从古废后遗议后世,朕所悉知。但势难容忍,故有此举。以此来反驳诸位大臣,形式不可改,诸臣被迫接受。之后于1654年,顺治帝迎娶另一位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女孩为后,可是顺治对这位蒙古族女孩也并未产生好感。但年幼夫妻的感情不和,不能作为废后理由,况且这第二位蒙古族皇后也并无大错,接二连三的无端废后势必引起蒙古部落的不满,而且这位皇后圆通处事,有太后呵护,没有被废掉。

相反,顺治对董鄂妃情有独钟,虽然目前对董鄂妃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她是满族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天资聪慧,好读史书,精通书法,有一种独特的风韵温柔且善解人意的娴静气质美,而且悟性极高。这些品质在当时的蒙古族女孩儿中与众不同,脱颖而出;这些特点使得她给予顺治不一样的感觉,格外受宠。自古皇帝专宠一人,必定引起后宫争宠,以及大臣不满,引起朝局动荡,所以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独宠引起太后孝庄和后宫佳丽,以及诸臣的反对之声。这也是孝庄太后与顺治母子第二次直接冲突。

历史记载,自从董鄂妃进宫之后,顺治皇帝独宠一人,数次破例卓升董鄂氏的后宫位次,在董鄂氏为顺治生下皇四子之后,顺治帝对她的恩宠无以复加。顺治帝对于董鄂妃的喜爱,爱屋及乌到小皇子身上。可惜老天不遂人愿,皇子未过百日早夭,董鄂妃深受打击,本来弱不禁风的身体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年仅22岁,这一年是顺治十七年。董鄂氏的去世,顺治帝福临甚至把这一切统统归集到太后身上,连太后病倒,也不去问候一声。在接连失去两位挚爱之人之后,本来好佛的顺治帝已无心专政,了却生前身后事,顺治十八年正月,像往常一样专研佛事的顺治帝回宫当晚染上天花,高烧不退,对于人世间的生无可恋,让这位年轻的君主没有了战神病魔的信心,他自知不久于人世,召集大臣,下诏传位于皇三子玄烨,毫无留恋的离开人世,去追求他一生中的挚爱去了,年仅24岁,这一年是顺治十八年,董鄂妃故去的第二年。

孝庄太后传奇一生之夫与子

顺治与董鄂妃

福临一生富有四海,胸怀大志、敢作敢为、突出冒进,这些性格特点也造成与母亲孝庄太后的关系不太融洽,孝庄太后对于顺治帝的数次劝阻都是基于政治和朝局角度,而年轻气盛的福临只想做自己的事;母子俩关系一度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其原因无非以下几个观点:

1、两位蒙古族女孩儿皇后之位的废立引起母子的冲突。

2、顺治帝福临专宠董鄂妃对于其他妃嫔的忽略,母子观点不同,福临也不愿意顺从母意。

3、外界及宫中流传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的关系流言,让顺治帝背负压力,却又无计可施。

归根结底,顺治帝福临与母亲孝庄的冲突点,是性格个性鲜明独立的福临与他一国之君身份所必须具备沉稳刚毅、韬光养晦特点的冲突;顺治帝福临想做自己的事,想爱喜欢的人,可是他的身份不允许,他的身份要求他必须按部就班,收敛锋芒,按照祖宗制度和家法去处理事情和活着,但他内心不愿意,要去反抗,反抗她的母亲、他的臣子,反抗这个制度和规矩,可他忘了他只是一个国家未定、边疆未稳的君主,他是一个没有自己核心力量和团体的独行者,他反抗,必定遍体鳞伤。

二、平淡的夫妻关系。

孝庄太后13岁嫁于皇太极,到30岁皇太极去世,在这17年的后宫生涯中,她不是最符合皇太极心意,最得宠的一个(孝庄的姐姐海兰珠生前最为得皇太极恩宠),她能够位于后宫五妃之位,或多或少是由于她背后强大的蒙古背景。

她不能身份尊贵,因为有她的姑姑哲哲占据皇后之位。她也不能让丈夫皇太极心系一生,因为她的姐姐海兰珠独享专宠,无人能比,海兰珠诞下皇八子,皇太极甚至为此事大赦天下,这些待遇是其他皇太极皇子从未有过的,松锦会战之紧要关头,皇太极听闻海兰珠身体有疾,彻夜驾马狂奔。这些待遇皇太极其他妃嫔没有,孝庄也没有。

历史记载皇太极在位时,后宫册封五妃,皇后哲哲居首位,东西宫大福晋有海兰珠和娜木钟占据,次东宫为淑妃:巴特玛·璪,次西宫为孝庄,居第五位。

皇太极对于孝庄的宠爱不算太多,对于孝庄,皇太极只是一个男人,一个丈夫的称呼,在她75年传奇的生命中,她的丈夫皇太极只占据了1/5的时间,她一生最重要的男人是她的儿子福临和孙子玄烨,也许儿子福临伤她太深,但孝庄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身份,一心教育辅导所以玄烨的学业、品德以及为君之道。孝庄晚年患病不起,孙子玄烨每次下朝亲自探望,玄烨对祖母的尊重和敬爱,弥补了晚年孝庄对儿子的思念和母子之间的隔阂。

孝庄太后传奇一生之夫与子

孝庄太后

孝庄与皇太极只是皇室家族之中普通的夫妻关系,两人因为政治联姻走到一起,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冠以夫妻的身份完成了各自妻与夫的政治使命。

公元1688年,七十五岁的高寿孝庄安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嘱咐孙子康熙(玄烨)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可以看得出,这个传奇的女人,到死都在思念着顺治与康熙这对父子,没有想着与皇太极的生则同床,死亦同穴。

孝庄一生呕心沥血,悉心培育两位帝王。在深宫之中,他秉承感情大于国家的原则,不以感情用事,处处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着想,专权却不弄权、不滥用权力,使清王朝实现了清初入关到康乾盛世的平稳过渡,无愧于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庄太后传奇一生之夫与子

顺治帝福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太后   蒙古族   太极   孙子   顺治   后宫   母子   皇后   儿子   身份   传奇一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