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藏高原来到西安

  黄昏,当拉萨还是阳光灿烂的时候,西安就进入了黑夜;当拉萨的一天还很漫长,西安一天就快过完了。

  我从拉萨的白天出发,不小心就“掉”进了西安的夜晚。

  短暂的拉萨之夏

  夏天从内地到拉萨,对于很多内地人来说,是一件痛苦并快乐的事,他们会因为高寒缺氧而痛苦,也因为大美西藏而快乐。夏天从拉萨到内地,对于很多西藏人来说,也是一件快乐并痛苦的事,因为内地繁华,所以长见识,对很多事物感到新奇,也因为内地的夏天实在难熬,高温酷暑,蚊虫甚多,所以很痛苦。

从青藏高原来到西安

  西藏人在高海拔地区待久了,早适应了高原的环境。如同西藏的牦牛,高寒缺氧于它们不是什么恶劣的气候,让它们到低海拔地区,反而遭罪,甚至生存都成问题。也由此,像陕西这样的低海拔地带,西藏人并不因为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而欣喜,但炎热的天气却让他们难以忍受。西藏人也如牦牛一般,似乎披了一层厚厚的毛皮,耐寒,却不耐热。

  若是在夏天到内地,西藏人会更加思念故乡。西藏的晚上很冷,全年要盖被子;那里的夏天比较凉爽,只是白天稍热,整个夏季显得很短暂。西藏人只要不在炎热的午后出门,就基本感受不到什么热气。夏天,于西藏人,躲得起。

  但在陕西却不行,白天,烈日抬头不见低头见;晚上,太阳早把一天的热气烧开,专等着人们钻进蒸笼似的屋里。

  大宾小馆

  在大城市旅行,可以多住住小旅馆。西藏距内地较远,西藏人少有机会前往内地游历,从西藏来到陕西这样的地方,从拉萨来到西安这样的城市,不能只看这里的建筑,更应该和这里的人多接触,看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做生意,如何和面、做大饼,如何闲聊,如何展示“陕西八大怪”。而这些,住在大宾馆都很难看到。

  只有到了陕西人家里,才能感知陕西的里里外外,才更容易走进陕西人的内心。西安的这些小旅馆,很多是夫妻或是一家人开的,老板一家生产、工作和生活集于一地,住在他们的旅馆,就是住在他们家里,也能多少了解一些他们的私下生活。陕西文化不仅有秦砖汉瓦,更有向往美好生活的老百姓,陕西人的喜、怒、哀、愁,和西藏人有相同,也有不同。

  宾馆当然也有它的好处,只是说,住了大宾馆,还可以住住小旅馆。

  酥油香和麻油香

  那散发着面香、芝麻香、油盐香的烙饼,香在青藏高原东南边几千里的秦川,烙饼的故乡原来在陕西,但它偶尔也出现在拉萨的餐桌上。

  在拉萨林林总总的主食中,川菜、湘菜、东北饺子等琳琅满目,而烙饼的香,却经常被淹没在酥油香、奶茶香中。拉萨的风一吹,烙饼的香就跑了。所以在拉萨居住多年,只是见过烙饼,极少闻过烙饼香,至少记忆中的餐馆里很少出现烙饼,烙饼仿佛只是用来观赏,却从来没有勾起过我的食欲。

  从西藏来到陕西,走进西安,真的,大街小巷换了一种味道,竟是烙饼香,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渐渐地也就习惯了,还觉得挺好闻。毕竟,那是一种多么诱人的香呀!

  我想起了在西藏建设的陕西人,他们一定每天都在馋烙饼,而对烙饼的家乡,也一定充满了想念。

  我想起了来陕西经商、求学的西藏人,他们一定也每天都在馋酥油茶、糌粑,而对酥油茶、糌粑的家乡,也同样思念。

  任何一种香,其实都是美好的,相逢时除了最初的不适应,渐渐的,彼此也就解味了、读懂了、熟悉了、习惯了,就不拒绝了、笑纳了也离不开了。

  走出西藏吃辣

  西安是一个很干燥的城市,春夏之交晾衣服一个晚上就可以干透了。这样干燥的地方,人们吃辣却一点儿不输湖南、四川。陕西人不仅吃辣,陕西还产辣椒。陕西产的辣椒不仅供应给几百里秦川,还供给南方。湖南是吃辣大省,一年中的辣椒难自给,要靠外省调运,陕西一直以来以辣椒“救济”湖南。陕西人也在西藏开了好多小吃店,什么岐山臊子、陕北风味,顺带着让辣椒也在西藏打开了新市场。当然,这两地有一个共同点,青藏高原之上同样干燥,吃辣也同样不输陕西。

  在西安,你要在小摊吃米线,老板会问你要麻辣、微辣,还是三鲜。其实即便这三鲜,也是加胡椒的小辣。在西安,吃一顿刚下炉灶、热气腾腾的砂锅米线,约莫需要二三十分钟。整个过程,嘴巴和喉咙,还有胃里充斥着一股股热烈的辣,或者微微的辣,或者浅浅的辣,让人很惬意,很开怀。

  或许是因为吃辣的时候需要饱吸一口大气,而在青藏高原不允许这样贪婪地呼吸,所以在西藏要好好地体会辣,体会出辣得甜,辣得过瘾,还真不容易。在陕西,辣给人的感觉就是畅快刺激。你呼呼地唆气,嘴里大口大口地冒着热气,以至汗流浃背,就会觉得畅快淋漓,甚至热泪盈眶。

  在西安小摊吃着辣米线,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繁华旧时梦

  西安,千年以前曾是中国的中心。直到千百年后,我们还是念念不忘西安,想去看一看那曾经的汉唐繁华。

  但如今,西安除了城墙、鼓楼钟楼,很难让人意识到它曾经是长安,华丽的宫殿早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残存的遗迹。被朱雀门和小南门夹在中间的太阳庙门,当年的“门”已不复存在,只有一块现代的石碑,缩在一棵树下,曾经树要靠庙门彰显,如今门却要靠老树收留。

  从长安往西,是青藏高原,那里也曾建立过显赫一时的吐蕃国,再往前看,还曾留下过象雄、古格、悉补野等部落国的足迹。如今,无论是普兰、古格、撒伽、拉萨还是山南,各个城市,都在热闹之中渐渐沉寂,喧嚣之后复归平静。

  一个地方,或者甚至一个人,不管现在如何,有历史其实已足够。没有历史,再创造一段历史,也有希望。

  排队“回”汉唐

  曾经的繁华已然远去,但历史会留下无法抹去的印记。要了解华夏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必须去的。博物馆的建筑与西安城里的现代建筑迥异,远远一看,群楼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宛如当年大唐大汉宫阙模样。

  走近一看,一个个院落在眼前排开,远古、秦朝、汉朝、唐朝,十三个封建王朝就“藏”在这里;自蛮荒始,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就藏在此处。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不知铺陈了多少院落,铺就了多少历史画卷。

  游人们在院外排队购票,等待进入,几乎只要再跨越一步,就可以重回千年前的汉唐,再奏角徵宫商。这片土地如何塑造我们的性格,我们到底从何而来,我们曾经拥有过什么,现在又失去了什么,我们身上的很多谜团就要在眼前解开。

  “人间圣地”胜似天堂,“天上西藏”人人神往,雪域高原如画的美景让人心醉。而距青藏高原千里之外的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秦砖汉瓦,钟鼓雁塔,是她永远的符号。从拉萨到西安,赏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品的是悠悠的历史与千年的华夏文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周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青藏高原   西安   拉萨   烙饼   西藏   陕西   汉唐   辣椒   夏天   内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