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扁桃体肿大,是有“热”!中医有妙方

来源:许尤佳育儿

问:我的孩子是女宝,3岁8个月,身高99厘米,体重27斤。平常爱吃肉食,很容易积食,舌苔很少干净过。大便大多都是由一粒粒组成一团的形状。经常手长倒刺,有时会脱皮。晨起会连续打几个喷嚏,看到两边鼻腔内有个小肉肉,感冒时,鼻腔缝隙很小。不知道是否腺样体肥大?2岁多发现双侧喉咙有点肿大,但现在更严重了。睡觉打呼噜,嘴巴时闭时张开呼吸,隐约听到打呼声是从喉咙发出。上次看了一医生,他说太肿了,建议切除扁桃体。我觉得3岁多的年龄,不想手术。积食时,素食+四星汤喝了两天,感觉台苔干净了好多。接着喝了两天桃苓汤又感觉有点积食了。是不是桃苓汤不适合她?想知道日常该如何调理?有什么推拿手法适合她这种喉咙肿大的情况?


答:

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口腔舌后根双侧,性状类似“栗子肉”样的两块肉。扁桃体属于淋巴腺体,属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位于咽喉的门户位置,孩子脾常不足,抵抗力是很弱的,当病邪入侵人体最先碰到的就是扁桃体,继而出现扁桃体肿大、扁桃体发炎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伴随着扁桃体肿大而来的是扁桃体的反复发炎,并会出现感冒、咳嗽、发热、食欲下降、疲乏无力等症状。年纪小一点的宝宝还可能会因为高烧而呕吐、惊厥。而在治疗扁桃体发炎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抗菌抗炎药物,这类药物属于寒凉之物,会对孩子娇嫩的脾胃攻伐过猛,就算病愈了孩子也会很“虚”。在药物的攻伐过后,孩子的脾胃受损,后天之本根基不稳固,抵抗力变差,病痛就会反复发作,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影响生长发育。

孩子扁桃体肿大,是有“热”!中医有妙方

今天就借着这个案例,讲解一下关于扁桃体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肿大到底切不切?

扁桃体肿大的孩子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扁桃体肿大日常该如何调理?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案例中这个孩子的主要问题:

主要症状:扁桃体肿大。

大便:大便一粒粒,羊屎便。

睡眠:睡觉打呼噜。

舌象:舌偏红,苔白厚腻。

其他症状:晨起打喷嚏,怀疑鼻息肉,手指起倒刺、脱皮。


扁桃体肿大,大多都是由于脾胃积热导致的

临床上,扁桃体发炎在儿童群体中是非常多见的,而扁桃体反复发作的孩子容易演变成慢性扁桃体肿大,还可能出现咽炎、喉炎、鼻炎、慢性肾炎、腺样体面容等问题,因此,这个问题需要及时调理、不容小觑。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扁桃体会承担起一部分的免疫功能,特别是3 5岁时孩子,平时爱说话、爱吃东西,接触外界变应原的机会增多,此时的扁桃体肿大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孩子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是有鼻炎、鼻窦炎,鼻涕倒流反复刺激扁桃体,就会产生病理性的肿大,堵塞孩子气道,影响孩子睡眠时的呼吸,也就是打鼾。就如案例中的这个孩子一样,睡觉时出现打呼噜的症状。


孩子为什么会扁桃体肿大?中医把扁桃体肿大、发炎称为“乳蛾”,意思是扁桃体发炎后,形状像飞蛾的两只翅膀,还会明显凸起。这种情况下,孩子仰头长大嘴巴,家长能清晰地看到咽喉部的两个扁桃体,孩子会出现明显的咳嗽、喉咙痛、清嗓子等症状。而“乳蛾”多是由上焦郁热、中焦积滞所致的。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疲弱,哪怕是正常饮食三四天,也很容易发生积食。如果家长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过度喂养,吃进去的水谷精微停滞在脾胃就会变成积滞,积滞没有得到及时的消导,就会入里化热。邪热内蕴脾胃,上攻咽喉,就会导致孩子扁桃体肿大、发炎。

孩子扁桃体肿大,是有“热”!中医有妙方


羊屎便、倒刺、手指脱皮都是脾虚的表现

上面提到,扁桃体肿大都由于脾胃积热导致的,脾胃长期积热没有得到消导,就会导致脾虚。脾胃长期有积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脾虚,从家长提供的舌象图可以看到,孩子舌体偏胖,舌体中部脾胃区域有凹陷,是明显的脾虚表现。


另外,孩子脾胃有积热,这种“内热”不断地灼烧津液,孩子本来就脾虚,吃进去的食物无法被运化吸收,津液和气血得不到正常的运化,皮毛筋骨得不到滋养,皮肤就容易干燥、起皮、脱皮、手指上就会有倒刺。而体内的津液不足,肠道干涩失润,肠燥津亏就会导致大便干结、羊屎便。


家长要注意的是,这种“干燥”的情况在接下来的秋冬季节会更加严重,所以要及时地干预与调理。


过敏性鼻炎、扁桃体肿大是腺样体肥大的诱因

根据家长的反馈,孩子会出现晨起连续打喷嚏的症状,这大多都是过敏性鼻炎的表现。虽然目前症状还不严重,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孩子之后再有上呼吸道感染,就容易导致鼻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我经常强调,过敏性鼻炎是本虚标实证,这些孩子大多都是肺脾气虚的。小儿脾常不足,脾为肺之母,母病及子导致肺卫不固,孩子抵抗力差、无法抵御外邪入侵,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在秋冬季节尤为明显。


更值得家长注意的是,过敏性鼻炎的反复发作、扁桃体肿大都是引起腺样体肥大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有过敏性鼻炎、扁桃体肿大的孩子大概率会有腺样体肥大,但确诊需要到正规的三甲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单凭肉眼是无法确认的。


扁桃体肿大,不建议盲目做手术

案例中的这位家长提到,扁桃体肿大是否考虑手术的问题,但考虑到孩子目前年纪尚小,我不建议盲目进行手术切除:一方面,手术使用的麻醉药对脾胃有一定的损害,孩子脾阳受损,会让体质更虚弱;另一方面,如果术后调理不好,会更加损害孩子的体质。因此,目前可以考虑先通过饮食调理、食疗、控制上呼吸道疾病缓解孩子的症状。


孩子扁桃体肿大,是有“热”!中医有妙方

怎么判断扁桃体肿大是否需要手术切除?

第一,孩子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已经有慢性扁桃体炎的趋势:

1年内至少发作7次;

或:连续2年,每年至少5次;

或:连续3年,每年至少发作3次;

且发病伴发热,温度>38.3 。


第二,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

扁桃体过大,甚至两侧挨近抵触;

白天呼吸有响声,晚上打鼾甚至有窒息感;

吃饭时吞咽困难,进食速度很慢。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咨询医生后进行扁桃体单侧或双侧切除手术。如果没有上面的症状,或症状没有那么严重,我还是建议家长多重视孩子生病时的调理和病愈后的养护。


综合来看,这个孩子的情况属于先天禀赋不足、肺脾气虚,所以出现过敏性鼻炎、扁桃体肿大,这属于本虚的一面;同时又存在积食、湿气重的情况,这属于标实的一面,所以总体属于虚中夹实。


调理扁桃体肿大,关键是调理脾胃

调理扁桃体肿大的问题,防大于治很关键。我上面也提到,扁桃体肿大与脾胃是否有积热,脾胃是否强健,是高度关联的。因此,家长调理的重点就是要顾护好孩子的脾胃,孩子的脾胃强健起来,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好转。


1、控制消化


调理扁桃体肿大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消化,减少积食。家长每天花10秒检查孩子的消化状况,看舌苔、口气、大便、睡眠是否正常。一旦发现积食就要积极消导,案例中的这个孩子长期都有羊屎便的问题,建议用新三星汤配合素食,连续用2~3天。


2、调整饮食结构


根据家长的描述,孩子日常比较爱肉食,这也是导致频繁积食的原因。小儿脾常不足,如果日常大量地吃肉,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孩子脾胃虚弱无法运化这么多的肉食,就会容易反复积食。所以,家长需要及时地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一日三餐都要荤素搭配,以七分饱为佳,保证肉类摄入的同时也要搭配蔬菜瓜果,这样也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改善孩子羊屎便的问题。只要大便通畅,如此一来孩子扁桃体肿大的情况就会缓解。


另外,也要注意以下两类食物不要吃:第一,不要吃过量燥热、煎炸、辛辣食物,容易伤津液,特别是对小宝宝而言,体内津液很少,几片薯片进入身体,就消耗了津液,导致孩子便秘、上火;第二,不要喝过量的冷饮,把热邪困在体内,寒主收,孩子喝冷饮不但会损伤脾阳,还会让气血运行会变慢,毛孔也容易关上,这样就把热困在体内,形成寒热夹杂的复杂状态,这些郁热潜伏在体内,很容易上炎。


3、内调治标,健脾养肺


积极控制消化,减少积食的目的就是为健脾争取最佳的时机和时间。“四季脾旺不受邪”,只有孩子的脾胃强健,脾气强健了,肺气也会随之充沛,抵抗力也能够得到加强,才能保护卫表,少生病、少过敏,孩子自然就不容易生病。


所以,在孩子消化好、无病痛的情况下就要积极地健脾。案例中的这个孩子是肺脾气虚的,日常健脾的食疗建议用理脾补肺方,每周用1~2次。

孩子扁桃体肿大,是有“热”!中医有妙方


理脾补肺方

材料:布渣叶、土茯苓、陈皮、佛手、五指毛桃、芒果核、麦冬、甘草

功效:理脾补肺。

宜忌:

3 岁以上辨证服用。

蚕豆病可以用。


4外治配合小儿推拿


最后,家长还可以用小儿推拿的方法调理,这里有两个预防鼻炎、增强免疫力的推拿手法,可以记一下,平时给孩子做一做。


预防鼻炎:开天门200~300次、推坎宫200次、迎香穴按揉200次、太阳穴100次、清肺经200次、补脾经2~3分钟、退六腑、清天河水各3分钟。


增强免疫力:推脊2~3分钟、捏脊2~3分钟、补脾经2~3分钟、清肺平肝各200次、清大肠经200次、按揉板门穴2~3分钟、按揉足三里200下、运内八卦200次。


关注@陈海主任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三星   扁桃体   倒刺   孩子   津液   脾胃   妙方   鼻炎   大便   症状   中医   家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