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1982年,冯洪志回国的消息,如旋风般刮过大江南北,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热议,人们之所以议论纷纷,是因为他是冯玉祥之子,在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冯玉祥不仅是西北军阀首领,更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

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会见了冯洪志,在谈话期间,邓小平问他:“有没有什么愿望想要实现?”

冯洪志说道:“我想回国定居。”邓小平听后思索了许久,在冯洪志期待的眼光下,他摇了摇头,并未表示同意。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冯洪志

这件事被传出去后,不少人都想不明白,邓小平为何要拒绝冯洪志回国定居?

而这个答案,直到5年后才被揭晓,当时不理解邓小平的人,也都纷纷夸赞起了邓小平的高明。

那么,5年后发生了什么?邓小平的这个决定,到底有何高明之处?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冯玉祥

受父亲影响,对祖国热爱深切

在抗日战争年代,冯玉祥作为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经常组织各种救国运动,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的冯洪志经常跟着父亲参加各种运动,他看着冯玉祥一次次发表爱国演说,号召着民众共同出力出钱,救亡国家。

在筹集完资金后,冯玉祥往往会将钱分为两半,一半交由国民政府,一半交由重庆的周恩来,那时的冯洪志还不明白父亲这样做的用意。

在他的追问下,父亲告诉他,虽然他是国民党官员,但在民族危难下,他会一视同仁,帮助共产党一起完成抗日大业。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到尾声阶段,此时,蒋介石的心思已经不放在抗日上了,他开始命人大肆进攻解放区,企图抢占八路军革命胜利的果实,这一幕,令冯玉祥父子对国民党心寒不已。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不久后,冯洪志踏上了出国学习的旅程,而他的父亲冯玉祥为了逃避内战,也找了个“考察水利”的借口来到了美国。

来到美国后,冯玉祥和冯洪志时时刻刻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在得知学生爱国游行活动被镇压时,冯玉祥感到气愤不已,他当即便在旧金山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并在文章中大肆批判蒋介石的行为。

冯洪志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问,父亲不是和蒋介石是拜把子兄弟么,这是要决裂了么?冯玉祥回复,蒋介石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我和人民站在一端,道不同不相为谋。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次年,冯玉祥再次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为什么与蒋介石决裂》的文章,该文章一经发表,举世哗然,蒋介石看过该文后,更是气的面色铁青,责令秘书立即通知冯玉祥回国,冯玉祥收到蒋介石命令后,立即发表声明予以抵制,拒绝了回国。

但令人无比惋惜的是,这样的一位爱国将领,竟在1948年乘船前往苏联,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筹备会议时,不幸遇难逝世了。

得知父亲遇难的冯洪志伤心不已,他脑海中回想起父亲的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立志要跟父亲一样,做一个爱国的有志青年。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坚决不加入美国国籍

1949年10月,当远在大洋彼岸的冯洪志,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高兴不已,他无比渴望回到祖国,为新中国效力,无奈的是,美国当局的阻挠与敌视,使他屡次的回国都失败了。

此时的冯洪志,获得了纽约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按理说,凭借着这份学历,可以为他在美国求得一份不错的职业,但由于他拒绝加入美国国籍,找工作却频频受阻,只得在加州的一个机械厂当普通的车工。

当时,许多朋友都曾劝过冯洪志,让他加入美国国籍,好在美国生存,面对朋友的劝诫,冯洪志毫不犹豫地给拒绝了,他说:“我是中国人,身上流着炎黄子孙的血,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改变中国国籍,加入到美国国籍中。”

面对固执的冯洪志,身边的许多美国人都曾嘲笑他不识好歹,纷纷等着看他的笑话,但很快他们便被打脸了,冯洪志虽然只找到了普通车工工作,却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技术与渊博的学识,赢得了领导的赏识,步步高升。

在后来几十年里,冯洪志换了数份工作,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渐渐在美国打出了名气,并受邀参与了美国核电站、核潜艇设计工作,成了高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人才。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1972尼克松访华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中美之间的关系隐隐有了破冰的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冯洪志到处在社会上活动,以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

在各界爱国人士以及中美两国的努力下,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使中美关系终于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自此,中美关系正式迈入正常化关系,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敌对状态。

当冯洪志在报纸上看到《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时,不由得在家中欢呼了起来,他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自己终于有希望回国了。

在这之后的一年里,中美双方为了促进交流合作,纷纷在首都地区设立了联络处

中方联络处主任黄镇,在得知冯洪志未加入美国国籍的消息时,大感惊讶,因为此前许多留洋学习的学生,为了行事方便,都纷纷加入了他国国籍,像冯洪志这样坚持不改国籍的人,着实少见,为了见一见这位爱国志士,黄镇亲自对冯洪志发出了会晤邀请。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黄镇(左)

1973年春,冯洪志收到了黄镇的邀请后,彻夜未眠,他兴奋地告诉妻子,中国联络处派人联系他了,他明天一定要好好表现。

次日,冯洪志将中山装熨了好几遍才穿上身,来到黄镇办公室后,他亲切的走上前与黄镇握手:“黄主任。”

黄镇激动的说道:“在冯玉祥先生逝世后,我们到处打探你的消息,现在可算是找到你了。”

冯洪志听到这话后,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他说:“我也一直在等你们啊!”

说完这句话后,黄镇将冯洪志迎入了室内,两人坐下后,黄镇感慨的说道:“冯先生,你是我在这里见到的第一个未曾加入美国国籍的中国侨民,你跟你父亲一样,是爱国的有志人士,这些年,苦了你了。”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冯洪志听后摇了摇头说道:“我父亲教导我,中国人要有自己的骨气,在美国这么多年,我从未向任何人妥协过,更何况我本身就是中国人,不加入美国国籍本就是天经地义。”

黄镇听完冯洪志说的话,更是热血澎湃,他点点头说:“我平生最欣赏的便是像冯先生这样的人,对了,冯先生可曾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

冯洪志稍一思索,诚恳地看着黄镇:“我唯一的一个愿望,便是希望能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

这次对话后不久,冯洪志便收到了中国签发的护照,在收到护照的当天,他拿着护照看了又看,良久后,他如释重负的叹了口气:“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冯洪志想要回国定居,邓小平摇头

1982年9月,冯洪志收到了民革中央的邀请,到北京参加“纪念父亲冯玉祥诞辰100周年活动”,参加活动的除了政要人士,还有在国内生活多年的兄弟姐妹,冯洪志在活动现场洋溢着轻松又亲切的笑容,他看着冯家大团聚的场景,心生了回国定居的心思。

这场活动结束后,冯洪志又参加了多场民革会议,某日,刚参加完会议的他,被民革副主席吴茂荪告知,邓小平要会见他。

听到这个消息后,冯洪志既兴奋又激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要见我?这真是太令人意想不到了。”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邓小平

9月14日下午,冯洪志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此时的邓小平早已在会客厅内等候了,在看到冯洪志步入房门的那一刻,邓小平忙站起身迎接,这一刻,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邓小平笑意盈盈的说道:“欢迎冯洪志同志。”

一行人落座后,邓小平环顾了一下四周,并主动问起了冯洪志兄弟姐妹的状况,在得知大姐夫能去世后,邓小平陷入到了回忆中,他说,当时,弗能、蒋经国和自己同在苏联中山大学留学,就数弗能和蒋经国年龄小......

邓小平的述说,勾起了冯洪志的年少时的记忆,他回想起一家人生活的场景,回想起父亲冯玉祥的抗日爱国行径,更回想起出国学本事立志报效祖国的决心。

想到这里,冯洪志主动告诉邓小平:“中国有句古话,叫故土难离,叶落归根,我期盼着回国定居,想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尽一点心力。”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邓小平思索了一会儿后,摇了摇头,他告诉冯洪志:“我知道冯先生有着拳拳爱国心,也理解你归乡心切的心情,但我还是建议你不要那么着急回国,毕竟你在国外生活了这么多年,在国外也累积了一定的人脉,你在国外可以起到国内起不到的作用。”

听到这里,冯洪志立马便得知了邓小平的用意,他点点头道:“还是邓主席考虑的周到。”

邓小平见冯洪志理解自己的意思后,开心一笑:“在国外也同样可以为‘促进祖国统一’和‘四化’建设做贡献。”

冯洪志认真道:“您老人家交代的任务,我一定会完成。”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完成邓小平交代的任务

回到美国后的冯洪志,时刻不忘邓小平交代的任务,他联合各界爱国人士,创立了“和平统一促进会”,在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华侨同胞加入到组织中,他们通过发表报刊文章等多种方式,来呼吁两岸的统一,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此之外,冯洪志还用冯家与蒋家特殊的关系,来做对台的工作

在他小的时候,家父冯玉祥和蒋介石是拜把子兄弟,他常常去蒋介石家拜访,至今都留有蒋介石给的亲笔题字,再加上他德国留学时期的同窗,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所以,冯洪志打算用亲朋故友的身份,打入蒋家内部,以此做两岸统一工作。

在这之后的数年时间,冯洪志经常给蒋经国写信,以动摇蒋经国的心。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1987年,冯洪志使出了“杀手锏”,他在回国探亲的途中,取道奉化,来到了蒋经国的故乡溪口,并在他生母毛氏的墓前捧了三杯土。

之后,冯洪志将三杯土和墓地的照片,装入到锦盒中,并附信一封给蒋经国:

吾兄明智,倘能顺应人心,当机立断,毅然与大陆当局对话,亲手实现和平统一,则不仅两岸同胞额手称快,妻离子散者得以团聚......何乐而不为哉!

蒋经国收到这封信后,遣散了办公室的所有人,他手捧着黄土,将照片一一地翻过,此时的他眼中早已含满了泪花,他不由自主的喃喃着“母亲,儿子对不住你啊”,话落后,他又仔细阅读完了整封信,读完后,他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中。

值得一提的是,冯洪志的这封信于8月份寄出,在收到信后的短短一月时间,蒋经国便改变了两岸探亲的态度,于9月初成立五人工作小组,着手研究大陆探亲问题。

经过数天的研究后,台湾当局终于松动了自己的态度,并于10月14日通过了赴大陆探亲方案,在这之后,台湾人民纷纷前往大陆,掀起了认亲的热潮,而两岸人民也在不断的磋商与交流中,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冯玉祥之子想回国定居,邓小平摇了摇头:在国外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后来,人们回顾起这段历史往事时,都不得不赞叹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在面对冯洪志回国的请求时,邓小平用一番话点醒了他,使冯洪志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开展了对台工作。

在冯洪志的努力下,台湾逐渐开放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多年的对峙,为两岸关系的友好往来,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之子   中美   爱国   美国   国籍   护照   蒋介石   两岸   祖国   说道   蒋经国   父亲   冯玉祥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