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2021年11月16日中美举行了会谈,各路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双方都谈了什么呢?

拜登表示,美中关系需要一些常识性的“护栏”,防止“竞争”转为“冲突”。在我们有分歧的地方开诚布公,在我们有共同利益的地方一道共事,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等至关重要的全球问题上。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中方则表示,推动中美各自发展,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包括有效应对气变、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并要美国“停止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不要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

本次的中美会谈并没有对与当前的中美矛盾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但对于中美来说能够坐下来谈已经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要知道大国之间的谈判往往都要拉锯很长时间,不会一蹴而就,像这样的会谈相信后续还会有很多。

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

这次拜登的表述中有句话“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其实早在11月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采访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就有过类似的表述,“我认为,(美国)以前对华方针的一个错误是,认为通过美国政策的实施,我们将达到对中国体制的根本转变。这并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标。”沙利文同时表明,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创造条件,“两个大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在国际体系内工作”,并且“我们希望这种共存的条件有利于推进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

美国现在说改变对华的方针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那么就意味着美国之前的对华方针是在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了。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为何有这种对外方针?这种对华方针是如何形成的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聊冷战时期美国所采用的遏制战略的前因后果。

一、遏制战略之父乔治·凯南

二战之后整个世界成了一片废墟,除了美国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外,其他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就全球范围内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结果德国的柏林被一分为二,在欧洲形成了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欧两股势力。要知道世界秩序一般都是由大国主导的,一些小国只能陪跑跟着被迫站队,有时候站错队了容易挨顿揍弄个鼻青脸肿,就比如现在的乌克兰。

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雅尔塔会议英美苏三巨头

这时候的美国还是比较理想主义的,作为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就主张大国外交,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联合国)来协调大国关系,划分势力范围,以实现长久的世界和平。大国之间要是打起来很可能造成群殴,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呢各家有各家的算盘,联合国并没有什么卵用。

就在美国还在迷茫的时候,有个牛人出现了。

1904年一个名叫乔治.凯南的男孩,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出生,21岁的他便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在1929年至1931年间又跑到了德国柏林大学学习。由于他掌握多门外语再加上又有欧洲留学经历,凯南便进入了美国外交部工作,做着美国驻外使馆的初级外交官工作。在凯南奔波于德国、捷克、葡萄牙和苏联各欧洲国家时期,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乔治.凯南

1946年的一封“长电报”从此改变了凯南的命运。

1946年2月22日美国的财政部给驻苏联的外交官发了一封电报,内容是询问为什么苏联人不想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这时的驻苏联大使正在办理离任手续,凯南作为副手临时顶替大使来处理华盛顿发来的电报,按照正常操作凯南随便应付几句就算完成任务,本来华盛顿那边也没指望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像这样的电报往来大多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而当时的凯南竟夹带“私货”,给美国国务院回了一封8000字的电报,是美国建国以来驻外使领馆发给国务院的外交电文中最长的一篇(没有之一)。后来这封电报称为“凯南长电”

美国的国务院收到电报后,当时的国务卿伯恩斯看后拍案叫绝,立即要求在国务院内部传阅。不久之后,电报传到了白宫,凯南因此一举成名。半年后,新上任的国务卿马歇尔在国务院成立了一个“政策规划办公室”,专门负责美国长期外交政策的制定,由凯南担任第一办公室主任,就在国务卿办公室隔壁。现如今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在奥巴马任期内就在这个办公室就职,所以说凯南对于美国的对外遏制政策影响至今。

二、凯南的遏制战略到底是什么呢

在这封电报中,凯南的核心观点可以简单概括成两部分:苏联做事的逻辑根源;美国人应该怎么办。

苏联人对于世界事务神经质的认知的根源在于俄罗斯传统的、本能的不安全感。面对二战中军事强大的德国人,苏联人这种不安全感达到了顶峰。他们一向惧怕来自外部的渗透,惧怕与西方世界直接接触,从没考虑与对手建立契约和妥协。多年之后,苏联的历史证实了乔治凯南的判断,苏联果然走上了对外自我隔离,对内严格管控的道路。

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凯南认为罗斯福推行的“大国外交”战略根本就实施不了。因为苏联领导层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只有选择持续对外扩张。所以美国想要与苏联划定“势力范围”也就成了徒劳。美国应该采用各种方式逐步软化苏联,最终迫使苏联政权垮台。

凯南的遏制战略分为三步:

1.重新恢复势力均衡,二战后很多地区处于“地缘政治真空”。美国必须尽快恢复这些地区的势力均衡,以免被苏联乘虚而入。首先要恢复均势的就是欧洲,其次是东亚。美国必须确保“英国、德国(西德)、日本”不被苏联染指。在援助方式上,凯南认为经济援助优于军事援助。

2.弱化苏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弱化苏联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怎么做呢?就是挑拨离间。苏联领导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地傲慢专横,残酷严厉,那么分歧和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后来的历史发展确实如此。中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接连与苏联关系恶化。后来中美在1978年建交其实也是美国为遏制苏联的外交策略。

3.迫使苏联接受以谈判解决外部冲突的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凯南提出:“威慑”和“诱导”相配合的方式。“威慑”就是先对某事展示出足够强的报复能力,比如说核威慑。“诱导”就是美国要给莫斯科留一条出路,而这条路其实是美国早就预设好的,同时让苏联意识到走这条路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马歇尔计划

接着美国就在1947年启动了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发展经济,4年内西欧各国获得了美国各种援助合计130亿美元。正是靠着“马歇尔计划”,西欧各国经济得以在4年内快速恢复到战前水平。

三、美国NSC-68 号文件出台遏制全面升级

1949年8月苏联原子弹研制成功,这下给美国给吓坏了。美国本来以为10年之后苏联才能搞出原子弹,没想到苏联核武器发展竟然如此神速。

接着在1950年NSC-68的文件就被提出来了,这份文件认为美国实施的遏制策略是合理的,但执行得不好,应该把军事手段放到首要位置。美国要捍卫西半球及重要盟友地区并发展其战争能力。建立一支足以战胜苏联的的进攻力量。建立可以摧毁苏联军事设施的能力。接着美国就搞了许多军事同盟,比如北约组织便在1949年诞生了。

中美会谈 美国放弃改变中国 这背后有哪些历史你不得不知

北约组织在1949年成立

NSC-68号文件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冷战升级的重要因素,代表着美国外交政策完全转变为全面遏制战略,后来大家都知道的美苏进入了冷战时期,核武器军备竞赛接连升级。

而凯南的观点是反对军事对抗的,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凯南逐渐开始在美国政坛边缘化,后来虽然先后曾经担任苏联和南斯拉夫大使,最后回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教书,直到2005年活到了101岁。

四、结束语

当年英国还是日不落帝国时,就在欧洲搞平衡术,即大陆均势政策。主要内容就是反对大国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而采取的一种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使得欧洲大陆大国之间彼此牵制,目的当然是维护英国的本土安全。

现在美国在亚洲搞的“再平衡战略”,也称为“重返亚太战略”其实和英国的欧洲平衡术是一回事。中国的崛起以及亚太地区其他战略力量的增长,让美国认为亚太地区原来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了,因此美国需要将战略重点聚焦在亚太地区进行“再平衡”。

美国一直以来在别国使用的战争、军事打击、经济封锁和中情局(CIA)策动等手段均是为了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现如今美国外忧内患之下,其自身领导力和军事力量均有所衰退。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也是美国未能有效遏制中国背景之下接受现实、承认现状的一种做法。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中美   美国   中国   苏联   马歇尔   欧洲   电报   大国   势力   战略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