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37年了……致敬南极科考路上的先行者

1984年11月20日,中国南极科考队首赴南极。37年间,中国劈波斩浪、破冰前行,在极地科考上留下许多耀眼的成绩,而这些都离不开最初的开拓者。

已经37年了……致敬南极科考路上的先行者

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搭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奔赴南极。(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首赴南极
“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

1820年1月16日,俄国别林斯高晋首先发现南极大陆。直到1980年,当时几个世界大国都已登上南极大陆,并建立了自己的科考站,而对中国而言,南极完全是一个空白。

1980年1月上旬,中国两名科学家就被派往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国际考察。他们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实习员董兆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青松。

“1979年12月,我在青岛,刚参加了青藏考察,几天后接到加急电报,说‘火速归京,有出国任务’。业务处处长告诉我,要到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考察访问两个月。从接受任务到出发只剩两周,具体任务也不清楚。”冰雪、企鹅、极光……这是张青松接到考察任务时,对南极仅有的认识。

后来知道是到澳大利亚政府希望邀请两名中国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站考察访问,他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南极科考的先行者之一,张青松觉得幸运,“作为一个侦察兵,到南极去考察,是中国科学家几代人的夙愿。那时隐约知道去南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比如风很大,很多飞机失事”。

于是,在出发前,张青松在给党支部的信里写下了这段话:“此次南极之行,我一定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顺利归来。万一我回不来,请不要把我的遗体运回,就让我永远留在那里,作为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考察南极的标记。”

这次南极的“破冰”之旅,打开了中国科学家向极地求索的闸门。张青松说,南极是科考的宝地,甚至会让科学工作者上瘾。作为在南极大陆越冬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张青松采了十几箱标本,邀请了朋友一起合作,写出了18篇文章,也是中国的首批南极研究成果。

与张青松同行的另一位中国南极科考的先行者董兆乾是这次南极考察小组的组长,出发前,他也做好了相同的准备。当时,董兆乾的妻子在澳方的要求下,签下“生死状”:若考察途中发生意外,董兆乾的遗体将不运回国内,就地埋葬。

在极地大陆,每走一步,甚至说一句话都充满艰险:如果在室外随便开腔,牙齿的釉层会伤,牙齿会被冻裂。

董兆乾碰到第一场极地暴风雪时,躲在澳大利亚考察站内,听外面暴风呼啸,风速达每秒50米,卷起大陆的巨型石块,打在建筑外墙,像在开机关枪,房子摇摇欲坠,“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董兆乾仍仔细记录下了各国在南极的建筑物、考察队的现场运行、队员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运回几百公斤的样品,提交了5万多字的综合报告,为我国组织南极考察,建立南极考察站打下了基础。

再赴南极
乔治王岛筑起了新“长城”,中国拥有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一两位中国科学家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并不等于我国极地考察水平的国际化。1981年中国申请参加了南极条约和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但被告知只是成员国,不是协商国,没有表决权。想在南极条约里有地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必须要有自己的南极科学考察站;要有独立的南极科学研究计划。

1984年11月20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组织领导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赴南极建站和科学考察。董兆乾和张青松以中国南极考察队副队长的身份再次前往南极腹地。

他们打算在南极建起中国自己的科学考察站。张青松说:“当时我国没有破冰船,南极半岛周边冰情比较严重,所以临时改到乔治王岛。”

已经37年了……致敬南极科考路上的先行者

1985年2月20日上午,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

需要考虑到的是,南极的“夏天”只有11月到翌年3月短暂的4个月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1985年2月底以前完成建站并撤离南极,否则不抗冰,也不能破冰的船就要被冻住,无法离开。

在边卸货边建站的前16天,没有暖气,缺乏机械,大部分工作全凭人力,队员们争分夺秒,每天劳动17个小时左右。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1985年2月20日,乔治王岛筑起了新的“长城”,中国拥有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从此,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科考的国际俱乐部。

当时,国家为南极科考站建设划拨的资金是2000万元。在最初的资金预算中,有中央领导批示,能用2000万元建起一个无人站就算成功。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钱建起了一座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长年科考站。

37年后的今天
“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长城站建成后的37年里,我国又相继建成中国南极中山站(1989年2月26日建成)、中国南极昆仑站(2009年1月27日建成)和中国南极泰山站(2014年2月8日建成)。第5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预计在2022年建成。2021年5月,“雪龙2”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也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圆满完成。

当前,我国在南极的考察、支撑和科研能力,从原来的南极半岛到东南极,再到现在能够到达只有少数国家能进入的最困难的冰原最高点地区,几乎覆盖整个南极。这些骄人的创举,都离不开两位科学家走向南极的第一步。

董兆乾自豪地说:“研究南极,对于中国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升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青松也感慨道:“中国南极考察将近40年,这40年发展很快、进步很大。以前没有破冰船,现在我国自己造的第二条破冰船,明后年就可以下水了。没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步健康发展,这是不可想象的。”

来源:综合自央广网、央视网、长江日报、中国数字科技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南极   科考   乔治   考察队   科学考察   澳大利亚   长城   先行者   极地   中国   路上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