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体积超越月球的小行星,正面撞击地球,我们还能存活吗?

就在12号,俄罗斯公布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队长都准备好不还花呗了,但让我们汗颜的是,实际上11号的时候,这颗小行星就已经掠过了地球,这说明小行星的撞击是无法预测精准的。那么,如果有体积更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怎么办?答案很显然:毁灭吧。今天队长就带你们感受一下,如果地球被撞击,我们可能会遇到的灾难情景,以及我们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撞击事件。

如果体积超越月球的小行星,正面撞击地球,我们还能存活吗?

撞地球

说起小行星撞击事件,大家伙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恐龙小行星撞击说的猜测。那么什么是小行星?其实就是指,质量和体积比行星小很多的,非彗星天体,目前最大的小行星叫做谷神星,接近1000千米。最小的小行星可能只有1米大小。仅在太阳系中就大约有2500万颗小行星。直径两三米大小的小行星,大约每年进入我们大气层一两次,只不过它们一进入到大气层就开始燃烧,很少能达到地球表面。如果是一个足够引起地球毁灭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发生什么?请给队长点点关注点点赞,前方高能!

小行星的威力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前一个月,我们抬头就能以肉眼看到它的轮廓,我们也许能猜测灾难即将来临。

撞击前三周,我们观察到它的形状比月球还要大,假设我们仍没有办法阻止,只能眼看着它越来越近。

撞击前一周,它大概会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飞向地球。

撞击前三天,它已进入月球轨道,地球上的潮汐会发生改变,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会毫无征兆地发生。

撞击前一天,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小行星的移动会明显加快,全球开始陆续爆发猛烈的地震。

撞击前一小时,小行星已经进入到地球的大气层,世间生物会看到此生最为壮观的景象。

撞击前一分钟,小行星的下降速度飞快,变身巨大火球,并在一瞬间爆发耀眼的光芒,这是人类眼睛能看到的最强光,瞬间使人致盲。

如果体积超越月球的小行星,正面撞击地球,我们还能存活吗?

行星撞地球

撞击瞬间,小行星会瞬间气化掉,但是仍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近10公里深的地壳被炸穿,全球都会感受到震动,触发地球上所有的地震断层,然后以撞击点为中心,强大的冲击波将以光速向外扩散,冲击波的威力比原子弹威力还要大上数亿倍,随着撞击的进行,超高的温度导致岩石变成了类似玻璃质地的波陨石,数以万计的波陨石飞溅到空中,随后以抛物线的轨迹再次降落到地面上,炙热的波陨石像雨点一样把一切点燃,宛如死神降临。

撞击发生三分钟后,在地下,没有一个地下掩体是安全的,在地表,巨大的火浪会逐渐吞噬地球,熊熊大火铺天盖地,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湖泊、河流百千米深度会化为蒸汽。

撞击五分钟后,没有一块土地可以幸免,我们的地球就会变成一个“火球”。

撞击24小时后,所有高于地平面的物体都被抹平,人类高大的建筑也消失殆尽。火山喷发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再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雨。

如果体积超越月球的小行星,正面撞击地球,我们还能存活吗?

小行星

撞击一星期后,此时的地球可能再也找不到人类存在过的痕迹了。

撞击一年后,火山灰遮天蔽日,阻挡了太阳的光合作用,地球进入漫长的冬季。万物生灵皆凋零······哪怕在这瞬间死亡的动植物达到90%,剩下的10%也会在撞击后一系列连锁反应中灭绝。

大概几万年以后,地球上的温度逐渐稳定下来。所有的水蒸汽又开始变成雨水,形成海洋和河流,或许新的生命正在悄然形成。

其实这种模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附近,有个宽度是193公里,深度达到48公里的环形结构,该地也是全世界有名的潜水圣地,科学家们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水洞在地图上标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圆圈,后来经过不断的探寻我们基本敲定了希克苏鲁伯是曾经发生过小行星撞击的撞击点。2001年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分析了撞击点留下的沉积物中的和氦同位素之后,得出结论这次撞击影响了地球气候长达1万年,也许这能证实恐龙的灭绝。

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事件就是就是1994年7月17号SL9彗星与木星相撞的报道,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处于太阳系中的天体撞击事件,虽然后来证实这个小行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进入了木星轨道,谁也没想到它突然发难,更没想到因为受到强大潮汐力分裂成21块的它,还能在木星表面砸出了四个数万公里的坑,仅一个最大的碎片造成的威力就相当于六万亿吨TNT炸药。至此,我们也知道了木星可能是太阳系的“扫地机”,不过,这个“扫地机”也是一把双刃剑,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20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就这个体积所产生的引力,极有可能吸收数以万计的小行星,起到稳定作用,也有可能被运行极快的小行星,利用了“引力助推”进行加速,

产生不确定因素,你看《流浪地球》里就讲述了关于木星引力的利用和反噬。

最后,队长友情赠送两个小知识点:

一个是:小行星或者彗星进入到大气层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以前大家都认为这是与大气层摩擦导致的高温,其实不然,是因为小行星的速度太快了,迅速压缩了下方的空气,就好比打气筒一个道理,压缩空气的温度会快速升高,这样一个进入到大气层的小行星或者彗星温度可以达到6000K,相当于太阳表面的10倍,

第二个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一瞬间其实是安静的,一种诡异的安静,因为冲击波推进的速度远超过声速。

大家也看出来了,队长不得已用了大量关于“瞬间”的词汇,实在是不知如何形容这样的一瞬间,小行星的运动轨迹也会在不确定因素下,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创生和毁灭,其实无时不刻的在宇宙中上演着,我们的地球也没什么不同,不过在宇宙的浩瀚中,虽然几亿年的安逸可能是沧海一粟,不过对于短短几十年的人类来说足以。所以明天还得上班,月底还得还花呗。

好了,今天就到这了,生活很美好,感谢有你们,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小行星   地球   大气层   木星   威力   彗星   引力   月球   体积   队长   温度   瞬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