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1975年,毛主席去世的前一年,

当时的他已经82岁,

身边的护士要去剪头发,

离开之前去询问了毛主席的建议:

"主席,我和张姐想去理个发,您看理什么样的好?"

毛主席非常认真地回答她:

"剪个短发好,前面有刘海,后面齐齐的,那种样子好看。"

短发,正是杨开慧的象征,

她是开风气之先者。

而毛主席用了一生,

都没有忘记她少女时的模样。

残阳如血,映照出天际一抹赤红,往事无法如烟散去,只留下记忆里故人的音容笑貌,和回忆中独有的一抹余香。每当这些依稀在眼前浮现时,便会惊觉,伊人已逝,韶华渐远,残梦难追......

这世间的“爱”字,究竟该用怎样的字眼去描述,其实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千百年来,无论是文人墨客,王侯将相,还是寻常百姓,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是无论在哪个年代,能在战火纷飞中生死与共的感情,时光都将会为之加冕,它将永远在岁月里熠熠生辉......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虞美人 枕上》1921

她此生都无法忘怀那次初见。

当父亲杨昌济先生将这位身材高大,留着长发,相貌英俊的湖南少年带回家中寓居时,她就被他深深吸引住。平日里见他带领着学生队伍,走在最前方,少年意气,挥斥方遒,他总是那么神情坚定,总是那么一呼百应。听他和父亲谈及国事,一聊就是许久,思维开阔,甚是有才华。

少女心动是仲夏夜荒原,割不完,烧不尽,长风一吹,野草就连了天。

她在日记中写: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 得到了一个爱人! 我是十分的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的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

这位叫润之的少年,比她年长七岁。他是她的兄长,是她的良师,更是她不可与旁人言说的少女心事。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更是心意相通。彼时的她,也是一名受到先进思想启蒙的少女,他们相逢于这乱世之中,自是有一番救国救民的少年心气。

1920年冬,这年的冬天与往年不同,处处透着一股暖意。也许是因为两个相爱的年轻人终于结成眷侣,这般的美好姻缘,使上苍动容,令寒冬的风霜都一一消散。在他们的婚礼上没有八抬大轿,没有凤冠霞帔,没有风光大宴。她才不想作俗人之举,于是,提着一个小箱子,搬进他的宿舍,这便算是结婚了。

之后,夫妻俩将家安在了长沙清水塘。在这里,毛主席主持成立了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并出任第一任书记。

次年,大地回春。他外出考察,此时的他们,就像天底下所有新婚不久的夫妻一样,依依不舍,浓情蜜意。28岁的润之,提笔写下一首《虞美人 枕上》送给她。这首诗,也是毛主席后来一生之中,唯一一首纯粹的爱情诗。

那个时候,一切都像诗,

像歌一般的美好动人。

天空海阔,山高水长,万事万物,

皆因有了爱情,于是焕然出另一番神色。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贺新郎 别友》1923.

是否命运一早便已暗中注定了一切,这段感情终是聚少离多。

国破山河在,革命尚未成功,理想抱负尚未实现,必将继续奔赴为苍生请命之战场。1923年年底,毛主席准备参加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此时,她刚刚生下次子毛岸青。

拂晓时分,清水塘送别。他们在黎明将到来前,深深相拥

迅疾而过的风,扬起沉夜里不可阻挡的熹微,正如初日终会降临。汹涌的晨光流泻在用黑色勾出的绝美的身影里,铸成滚烫的护身符。她的不舍,她的依恋,都将随着他远行。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句是毛主席对杨开慧情深意切的安慰和崇高的评价。在那段白色恐怖艰险的岁月,是她一直全身心地支持着他。

此间深情厚谊,他一天都未曾忘怀。

但谁知,这首诗,是她短暂的一生中收到的最后一首来自爱人的赠诗。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白色恐怖愈发严重,她亲眼目睹了堂弟杨开明的牺牲、朱德妻子伍若兰的牺牲,便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心头。她只能将对丈夫的牵挂全部藏在心底,实在无法忍受时,便提笔一篇篇记录下来。而这些她最孤单时写下的文字,直到百年后他去世,都未曾看到过一眼.....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他……家人烧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

"我想假使是他死了,我的情丝也将永远缚在他的尸体上,不会放松,可惜他还不知道我这番情景......"

她早预知到的那一天,终是到来了。

在敌人的狱中,酷刑加身,百般折磨,都没让她有半分动摇。

敌人说,只要她宣布从此后与他脱离关系,便让她活下去。

而她没有丝毫犹豫,

说:要想让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敌人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拿杨开慧毫无办法,恼羞成怒,她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对前来探望的亲友说:

我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在她心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信仰,

定是要用终生去捍卫的,至死不渝。

月光如水,在监狱里她抱着长子毛岸英,亲吻着他的额头,轻声对他说:

“孩子,我没有别的话要说了。如果你将来见到爸爸,就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说我非常想念他......我不能帮助他了,请他多多保重。”

穿越百年岁月,

这段话至今读来,仍觉肝肠寸断。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1930年11月14日。此时距离她过完29岁的生日刚刚过了8天。

识字岭刑场啊,埋葬了无数冤魂。

大大小小诸多坟包,战乱年代,饿死的,冻死的,被折磨死的穷苦人家何其之多,他们都草草掩埋在这里。

她缓缓走上了刑场,走到 一处较高的坟包上,没有恐惧,只是静静等待着枪声的到来。刽子手对着她的后背开了两枪,她应声倒在了地上。

下午,敌人听闻她还没有死,便来补枪。只见她一声不吭地匍匐在草地上,四周都是血迹,她的嘴里满是泥沙,由于太过疼痛,两手深深地抠进泥土里......

此时,她是否会忆起那日拂晓送别,他的赠诗中所言:“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让你我像昆仑山的峭壁倒塌,台风扫荡寰宇一样,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 答李淑一》1957

一个月后,他从敌人的报纸上,得知她被杀害的噩耗,顿时,泪如雨下。

于国于民,于天下苍生,他都无愧于心。唯有对她,他始终是抱憾终生。

他们的婚姻是短暂的,但是却是他在腥风血雨中唯一的港湾,也是在那个哀鸿遍野的世界中,心之所向的唯一美好。那个女孩,生前甚至从来没向自己索取过任何,即使到了牺牲那一刻,留给他的,也仅仅是祝福,从无索求。

他夜不能寐,寝不能安。脑海之中时时浮现最后一次与她依依惜别之时的情景,她此生还未来得及与他留下合影一张,但他却时常忆起她的样子。齐耳的短发,浅蓝色的学生装,青色的布鞋,总是对他温柔的笑着。

他写下一封信,给她的哥哥,上面写着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其情至深,其悲至切,

其愧疚之浓烈,其仇恨之深重。

后来,他终是成为了一代伟人,光辉而伟大的思想,光照千秋。他所毕生追求的革命迎来了伟大胜利,他终是带领着千万劳苦百姓,争得了一个崭新的黎明。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之时,她的模样,也仿佛出现在云端,浅笑莞尔,一如年少模样。

1957年,毛主席收到她的同窗好友李淑一为纪念丈夫柳直荀烈士所作的词,便当即写了一首回赠给李淑一。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二位烈士的英魂,在天上有知革命取得了胜利,也一定会激动泪流,天地有感,大雨倾盆......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七律 答友人》1961

1961年,当年的少年已经老了。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了,走路也需要工作人员搀扶着。而杨开慧,在他心中依然是少女的模样。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他晚年所作的《七律 答友人》,将年少时杨开慧的模样与天上的神女合二为一,天上人间,难以区分。斑竹上凝结了万千晶亮的泪珠,而红霞片片是仙女的衣裙,也象征及比喻为杨开慧的英灵。他也在诗中借“斑竹一枝千滴泪”寄托他对杨开慧的绵绵哀思,对年轻时的爱侣刻骨铭心的相思,正形象地通过斑竹露珠般的泪花渐渐浸透出来。

但她的牺牲是美好的,是绚丽的,

她已幻化为万千红霞,

飘荡在祖国万里河山之上......

只是可惜啊,直到毛主席去世,

他都没能亲眼目睹她藏在墙缝中的那些书信。

如若他能看到,他肯定能心领神会,在那些孤独痛苦的岁月里,杨开慧没有怨过他半分,她的所思所想,和他一直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国家独立,民族复兴,革命成功!

如若他能看到,他便能明白,她并不希望他为了自己如此悲痛,她若能看到新中国成立那日,也一定和他一样振奋,一样欣慰。

如若他能看到,如若他能看到......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今天,在种满了香樟和松柏的板仓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开慧的雕像依然是少女时的模样。她蓄着纯真的齐耳短发,穿着五四时期女学生们都流行穿的衣服,睿智的双眼眺望着北方。

因为,在北方,

有她日日夜夜思念着的人......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杨开慧曾问毛主席说:

“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理想实现,奋斗还有意义吗?”

毛主席回答说: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庭,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并持续为理想而奋斗。”

后来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不断地问追问自己的内心,先辈们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而我们当代人,又能为后辈们做什么?

人人都曾有过青春年少,我感叹于先辈们在年少的日子里,没有去选择浑浑噩噩,没有选择“躺平”,更没有在各种考验面前退缩半步——

他们选择坚持理想,他们选择为信念而战,所有他们努力过的峥嵘岁月,都是为了今朝这盛世中的我们!

她被害91年了!毛主席一生中曾为她四次落泪......

11月14日,是杨开慧烈士牺牲91年纪念日,

身既死兮神以灵,

魂魄毅兮为鬼雄!

伟大的毛主席永垂不朽!

伟大的杨开慧烈士永垂不朽!

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辈们永垂不朽!!!

来源:千古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永垂不朽   先辈   寰宇   四次   烈士   短发   模样   牺牲   理想   少年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